教育從小地方做起 筆耕小書店
教育從小地方做起 筆耕小書店
記者 蔡翔宇 報導 2019/01/31
教育從小地方做起 筆耕小書店
筆耕小書店位於光復路旁的小巷子中,對比喧囂繁忙的大條馬路,筆耕小書店仿佛與世隔絕般安靜地坐落在另一個世界。這樣的地理環境讓一般人實在很難察覺這邊有一間書店,附近只有一間補習班和一棟住戶大樓相伴,平時筆耕小書店雖然不比大型連鎖書店的熱絡人潮,不過也讓知道這裡的熟客們得以享受城市中難得的靜謐與悠閒。

▲筆耕小書店位於難以察覺的巷子內。「攝影/蔡翔宇」
一進到筆耕小書店會發現其實店面空間相比一般的書店小上許多,但無論是擺放書籍的順序、溫馨可愛的裝飾或是閱讀空間的安排,都能感受到創辦人蔡文力與其夥伴在筆耕小書店裝進了滿滿的理想。

▲筆耕小書店雖然空間不大,卻充滿溫暖舒適的感覺。「攝影/蔡翔宇」
教育的起點 從筆耕開始
筆耕小書店的成立與創辦人蔡文力現在的工作有關,他本身是友善書業合作社的成員,而筆耕小書店目前為友善書業合作社底下的獨立書店之一。談到為何想創辦筆耕小書店,蔡文力說道:「我們筆耕寫作坊的學生是所謂的青少年,他們在寫作一定需要閱讀去做一個搭配,所以就用這樣一個書店的環境可以讓他們自由地選書,也覺得說可以順便推薦給他們的家長,然後擴及到整個社區,甚至是新竹。對,就是從小地方慢慢做。」
筆耕小書店的二樓為筆耕寫作坊,主要提供給附近中小學生寫作課程,由蔡文力的太太擔任指導老師。小朋友們在放學後陸陸續續地到筆耕小書店報到,在上寫作課前、課間休息或課後時,他們可以自由地在書店內選自己想要閱讀的書來閱讀,在沒有父母或老師強迫之下,自己漸漸培養出對閱讀的興趣。蔡文力期許筆耕小書店能成為一個教育的起點,讓家長們放心地讓孩子們在這邊上課、閱讀並訓練思考的能力。

▲到了學校放學時間,小朋友們紛紛到筆耕小書店報到。「攝影/蔡翔宇」
為他人拓展視野 即是往前走的動力
營運至今僅短短半年,筆耕小書店還處於試圖站穩腳步的階段,蔡文力表示目前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宣傳曝光機會不多和收支不平衡。由於背後沒有知名人士或企業基金會支撐,筆耕小書店起步相當困難。光是開店的硬體設備、裝潢及人力成本就已經幾乎耗盡其資本。
有了理想也必然面對現實,獨立書店仍是在經營一門生意,單靠理想是無法撐下去的。即使目前有筆耕寫作坊和小書店形成複合式的經營模式,收支仍然是有一段落差。蔡文力與其夥伴試圖找出突破點,當前有能力做到的就是不定期舉辦藝文活動來吸引人潮。以不同形式及內容來對應到特定的族群,將客源擴大到各個年齡層,而不只局限於青少年的教育,希望只要是愛書的人或是對特定議題有興趣的人都可以到筆耕小書店看一看並給予支持。
蔡文力曾經在工研院有穩定收入的工作,如今轉為經營較不穩定的獨立書店,支持他繼續做下去的動力是什麼?他認為如果筆耕小書店能發揮它的正面影響力,讓多一點人認同多元價值和重視青少年教育,而不是只是追求物質的滿足而已,這就是他的動力。「當然經濟上也是要先去努力朝著收支平衡。」蔡文力笑著說道。

▲《安可人生》分享會,以熟齡生活為主題的分享會。「圖片來源/筆耕小書店FB」
切中需求 筆耕選書特別之處
既然是獨立書店,其選書必有與連鎖書店及其他獨立書店不同之處。筆耕小書店的選書分為三大主軸,一是適合青少年的讀物;二是本土作家的作品;三是人文社科類讀物。這三大主軸對應到的是缺乏,新竹市民在市區中的一般書店難以找到這三種類目的優質讀物,蔡文力說:「其實並不是沒有,而是他們不知道或找不到,那筆耕小書店作為一個平台,可以幫助這些在坊間比較少曝光機會的書籍類別在這邊讓大家接觸到。」支持台灣本土優質作品之餘,讓來到這邊的讀者有「撿到寶」的感覺,這就是筆耕小書店主打的特色,也就是製造差異性。

▲筆耕小書店有許多優質的本土兒童繪本。「攝影/蔡翔宇」
獨立書店存在價值為何?
為何獨立書店要存在呢?既然有了一般連鎖書店,為何還要去獨立書店看書、買書呢?對於獨立書店存在的價值,每間獨立書店的店主或許都有不同答案,而蔡文力也有他獨特的見解,而對他來說多元化就是獨立書店存在的價值。如前文所提到,獨立書店作為一個平台,不只是單純提供書本而已,它也是替這些思想發聲,這即是教育的運作方式。而獨立書店通常都會有其支持的立場,提供社會大眾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社會議題,也讓社會大眾有機會看見平常不常注意到的角落。蔡文力舉嘉義的洪雅書房為例,「像嘉義的洪雅書房是十八年有了,它就是一個很社會運動的,很強烈地站在反抗角色的獨立書店。」
書是一種知識的載體,每一本書皆乘載著不同的觀點跟立場,獨立書店就是一個讓不同的觀點及聲音相互碰撞、交流的場所。對於蔡文力來說,這即是獨立書店存在的價值,尊重多元化並接受差異性。

▲多元的選書也與蔡文力認為的獨立書店存在價值相呼應。「攝影/蔡翔宇」
教育不再喊口號 一步一步實踐理想
教育從小地方做起。教育這件事情並不是只有在學校,生活中處處都是教育的機會。當社會大眾在談論許多社會議題時,最後都會回歸到從教育做起。空泛地喊口號,也無法解決問題。蔡文力表示:「如果這個社會要變好,從大人改變很難,就從小孩開始。」所以筆耕小書店作為一個推廣知識的場域,致力於培養青少年的基本文學素養,讓青少年生活中除了學校外仍有機會接受知識教育。
當然,雖然蔡文力認為改變大人是相較困難的,但他也沒有就此放棄的打算。筆耕小書店除了短期實務上追求達到收支平衡的目標,在長期理念上,蔡文力也將目標放在筆耕小書店於新竹市內持續耕耘後能有一定的正面社會影響力,並促進新竹市民人文素養的培養,讓這個以理工為基礎的城市,能多一些藝文氣息。這看似遠大、遙不可及的志向,沒有別的捷徑可以快速達成,唯有從小地方慢慢做起。
![]() |
記者 蔡翔宇
騎著一台經典車款,聽著90年代的嘻哈音樂,奔馳在鄉間小路之中。 這才是人生啊,酷吧,冰塊庫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