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寮坑 螢回生態之美
鹿寮坑 螢回生態之美
鄭青青 2013/06/01
短短十幾年,鹿寮坑從一個小鎮村變成觀光地,從一個客家社區發展出小有名氣的客家文化,在時代的洪流中,他們沒有被淹沒,而是奮力走出的一段屬於客家、屬於鹿寮坑、屬於文明也屬於自然、看似簡單卻又與眾不同的道路。
桔羊花海 萬人盛況空前
在芎林鄉幅員狹長的十二個村裡,鹿寮坑是最晚成立社區組織的村落。民國八十六年,運用極微薄的經費,帶著老舊的擴音器,田興業等人就這樣成立了華龍社區發展協會。
剛開始只是村子內簡單的聚會,直到民國九十二年開始社區營造工作,配合羊年與鹿寮坑的大宗產業橘子花,擴大舉辦「桔羊花海」活動,以村裡八十戶居民「一戶一道菜」的形式聚餐,那一年遊子帶著親朋好友回到社區,變成盛況空前的萬人活動,成效也震驚了村民,開啟了社區發展的第一步。
民國九十年納莉颱風將安座在溪裡的石爺、石娘沖散了,從那時開始,社區裡年輕人鬧分手、中年人意見不合,甚至老人家都鬧離婚,村民認為是石爺、石娘的分離造成,於是經過擲杯得到眾神的同意後,集結眾信士將石爺、石娘從溪裡移到土地公廟旁的空地,並辦了一場「世紀婚禮」,恭迎城隍爺頒結婚證,一同見證這段佳話。這個活動凝聚了社區向心力,是社區發展營造的第二步,往後陸續舉辦「鹿寮坑情人節」,石爺、石娘更成為鹿寮坑的著名景點。
石爺石娘是當地人的信仰,也是鹿寮坑特有的觀光景點。(鄭青青/攝)
文創品牌 提升觀光價值
近幾年來到社區遊玩賞花、田野調查的人逐漸增多,社區也希望學習其他成功的客家社區,參訪過古坑、苗栗姜麻園、彰化鹿港的產業文化,融和多元發展。社區發展至今,居民將海梨釀成酒,得到了吉園圃認證,透過生態觀光搭配專業導覽提升價值,並將桐花季活動結合手工文創,讓遊客體驗客家文化。
經過短短十幾個年頭,華龍社區辦許多活動,結合了觀光與生態,並獲得「農村再生四年計畫」補助,林林總總勾勒出生態調查、產業升級、自創品牌、文化傳承等目標,現在也努力營造閒置土地,將鹿寮坑約兩公頃土地,規劃成生態系列的社區公園。
對於這些目標,田興業感慨地說,「有些生態文化,我們這一代不做,下一代更不知道要如何入門了」,因此現在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社區文化能夠延續下去。
進入華龍社區,右邊是鹿寮坑的水源鹿寮坑溪,山雲花草陪襯的自然美景盡收眼底,左邊卻是工廠林立,鐵皮屋與柵欄隔絕這二分之一的世外桃源。民國 六〇年初,父輩的美意,希望年輕人能留在家鄉的工廠工作,毋須為求家計溫飽而離鄉背井,誰能想到,工廠的污染給了鹿寮坑一瘡悲痛的印記,卻也給了一個希望的契機。
生態復育 與工業區並存
重工業在鹿寮坑興起,即便居民們再怎麼不願意,也只能盡力維護這岌岌可危的和諧。一開始,他們做生態保育不為觀光不為利益,只為了保障自己的生活,在這一個沒有自來水的地方,鹿寮坑溪是他們吃飯洗衣的水源,對居民來說,這條溪就像母親在供應他們生活必須,然而工業的汙染是既無形又強大的,他們卻沒有餘力監督一個個工廠是否不當排放廢氣廢水。
於是居民們開始著手鹿寮坑溪魚和蝦的棲地復育,與荒野保護協會合作進行生態調查,若有工廠排放廢水魚就會翻白肚,很容易就能觀察到。漸漸地鹿寮坑既是工業區,也是農業區,還可以是住宅區,成為三者合生共容的境地。
延續生態保育工作,民國九十二年鹿寮坑開始社區營造推廣有機農業,教育農民轉換以往的工作方式與心態,少了農藥對環境保育更有利,有機農業也提高附加價值,提升農民的生活品質。
段木香菇農場老闆田日財,正在段木上衝孔,是栽種段木香菇的前置作業。(鄭青青/攝)
香菇有機 螢火蟲新亮點
例如段木香菇農場用有機栽種香菇的技術,提高有機農業的層次,跨出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然而有機農業推廣也為鹿寮坑帶來意外的「亮點」,加上同一時期推行復育休耕田成美麗花海,一兩年後在濕地農場看到幾隻螢火蟲,居民們都很興奮。
其實生態的好與不好螢火蟲足以成為指標,牠們怕光害、怕農藥也怕汙染,居民創造了優渥環境持續復育,如今在鹿寮坑已經可見四、五種螢火蟲,數量也很多,不過一直沒有正式對外公布,是為了能夠永續保育,讓良好環境不要因過多人潮湧入而遭受破壞。
另外,想到客家就會聯想到的桐花,在鹿寮坑有不同於其他客家庄頭呈現方式。這裡的步道以前是東家與西家用來連絡感情的捷徑,沒有水泥覆蓋、沒有石階石板,只有原汁原味的天然景色,以及為求方便行走而用竹子砌成的坎,再將雜草叢生砍清乾淨,如今成為了許多遊客造訪的桐花步道。
也曾有遊客疑惑,為什麼鹿寮坑不像其他社區把步道規畫得美輪美奐,但居民共同協商的結果,還是想保留住最原始的樣貌,也保留住鹿寮坑的精神。桐花有季節性,只在四、五月開花,居民希望前來的旅客能在四季都感受到不同的自然風情,有得吃有得玩,想到什麼景點也可以事先連絡安排導覽與動植物的生態解說。
不過現任村長田興業也特別呼籲想來鹿寮坑探訪尋幽的人,居民們無私無我的奉獻這塊土地供外人欣賞遊玩,希望遊客們也能無私無我的對待一花一木以及每個自然生命。
鹿寮坑社區(新竹縣芎林鄉)
鹿寮坑又名華龍社區,幅員遼闊、人口稀少,最著名的就是自然美景與成功的生態保育,來到這邊可以走最天然的桐花步道,連接著濕地農場,晚上能還能看到螢火蟲。大片的海梨果園、一階階的梯田,遠眺蜿蜒而和諧的美景成畫,許多順應自然又結合觀光的景點不容錯過。
![]() |
記者 鄭青青
我覺得自己是一個誠實的人,不刻意吹捧,不懂得藏拙, 之後聽別人說,原來我很浮誇,不過當我把一百分的事情講成兩百分,請相信我是真心的。 文字也是,即使無法行雲流水,也要奉行寫下忠於自己的文章 腦袋慢速運轉了20年,突然要加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呢!嗚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