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合和小農村 伯公守護百年

合和小農村 伯公守護百年

張婷芳  2013/06/01

     美濃小鎮,在那一天煙雨朦朧的梳洗下顯得格外靜謐。合和里濕漉漉的街道兩側,是黃中帶些翠綠的農田,整里範圍更如同在地主要產業,呈一稻桿狀。

  合和里位於高雄市美濃區的行政中心,繁華且人口密集。小山張屋伯公、黃屋塘上塘伯公與百年歷史的庄頭伯公於本里相互照應,成為當地居民的守護神與心靈寄託,其中以鎮地之寶的庄頭伯公為代表。


里長林作松娓娓講述著小時候伯公救人的傳奇故事。(陳淑華/攝)

小孩不好養 認伯公做乾爸爸

  位於美濃鎮和合里的庄頭伯公壇,已有百年之悠久歷史,同時也是最富盛名的傳統客家伯公壇之一。「庄頭」一詞源於客家話的鄉村,當地耆老自小就對伯公壇印象很深,「小時候春節一到就會來這裡拜拜,也請伯公認自己作乾兒子」,里長林作松說。依照傳統說法,健康狀況不太好的孩子們,會由父母帶至伯公壇前,燒香請土地公認為乾兒子或乾女兒,身體便得以好轉,長大之後則回壇向伯公還願。

  另外,在庄頭伯公壇外側的低地馬路曾經是一條小溪流。林作松表示,「那個時候,有很多小孩子會到這裡來戲水,可是溪深是足足兩個大人的高度。」也因此,溺水事件頻頻發生。然而,卻沒有人喪失性命,所以當地人傳說都是被伯公救起來的,在里民的心目中,伯公不僅是另一位父親,同時也是本里的守護神。

有事來拜拜 沒事來泡茶聊天

  原本為小溪位置的低馬路上頭,便是庄頭伯公鎮座之地。伯公在當地居民心中的角色可說是相當多元化,本地的橙蜜番茄商人陳憲政說,「祂是一位接受許願、還願的神明,也是請教事情的心靈支柱。」剛進入學齡期的小朋友,會由父母代表向伯公許願,請求兒女能學業順利,從事生意的商人則會不時向祂祈願,祈望穩定客源,事業興隆,而里內的老年人家則是早晚都會固定前來祭拜,傾訴心事。老人家會在伯公壇旁的榕樹下泡茶、下棋和聊天或者舉行聚會,小孩子們則當作公園般自在玩耍。

  合和里居民大多數以農業為生,農作物也具有相當的多元性,從傳統的糧食作物到商業性作物,稻米、菸葉、番茄、香蕉、野蓮等,里內皆有農民參與耕作。高齡七十六歲的農民張金木提到,里內另外有少數人在種白玉蘿蔔,蘿蔔算是農民的另一種耕種選擇與收入來源。

美濃番茄好 白玉蘿蔔也盛產

  此外,合和里更配合美濃區公所和農會辦理「白玉蘿蔔季」,大力推廣觀光休閒農業,外地遊客得以享受田園風貌,體驗蘿蔔採收並品嚐白玉蘿蔔特色料理。橙蜜番茄與紅新娘則是美濃區遠近馳名的特產,「美濃土質好,種出來的番茄特別不一樣!」張金木得意地笑著說。同樣地,合和里也透過開放番茄園採收及田園生態解說等活動,來推廣在地農產及觀光事業,且額外增加了當地農民的收入。


橙蜜番茄商人陳憲政詳細介紹美濃區蜜番茄與紅新娘的特色。(陳淑華/攝)

  身為務農人家,豐穫與歉收乃循環之常事。颱風、淹水等天災也同樣肆虐過合和里的農田。張金木提及,每當天災頻仍時,里內的農民就合作改種番石榴,番石榴的適應性強,對於維持生計是有一定幫助的。至於豐收方面,里內三年一次的廟會,豐收的農民會向參(田)地石頭伯公表達謝意,感謝祂這三年來的庇護。

  談及休閒,採茶茶農是搭配輕鬆的山歌,負責下田耕作的里民們卻沒什麼時間得以偷閒。合和里早期,里內的農民在農餘時間會成群上附近的小山採茅草,茅草用來回家燒火。張金木表示,上山的過程對他來說上已算是一種休閒,中途能享受自己帶的便當,又能加強體魄。

做戲辦宴客 感謝神明的庇佑

  合和里民對於福德正神伯公的信仰,從里內所舉辦的祭祀活動可見一斑,相當執著而虔誠。每月初一十五,便會有宴客聚會,由里民輪流選推「福首」主持聚會,並負責邀人及辦席。聚會第二天晚上的伯公送神禮,「福首」也要代表出席,送神結束後,會請參與的里民吃點心。「二月戲」於每年的二月開演,往往伴隨著廟會活動。此活動的主要精神是將美濃傳統的民俗文化演給河神(渡河伯公)觀看,以示敬重。

  百年歷史源遠流長,庄頭內的伯公,仍是靜靜地守護著大大小小前來託願的人們。在細雨的籠罩中,彷彿看見祂最為慈祥的微笑,像雨後初見的太陽般,照映著合和里綠油的農田鄉里和下一個百年。

 

合和社區(高雄市美濃區)

    合和里位於高雄市美濃區,本里為美濃區行政中心所在,自清朝開始就成為客家人群聚的部落。當地居民客家人比例約為百分之九十三至百分之九十五,里民以務農為主。位於本里的庄頭伯公壇為最富盛名的伯公壇之一,已具有百年歷史。

 

記者 張婷芳
藏匿於幻想與現實之間,熟知人情冷暖卻妄想世界大同。 不想長大,思考卻偏向老成。 不擅言詞,心中小宇宙不定時爆發。 我是ㄊㄈ,很高興認識你。    
記者 張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