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煥章 用音樂捲起教育風沙
彭煥章 用音樂捲起教育風沙
記者 郭穎慈 報導 2016/06/17
舞台上,樂團輕輕彈響前奏,電吉他的和絃與貝斯的低音節奏彼此搭配,相映成趣。一群斯文的中年大叔,戴著細框眼鏡,穿著輕便的POLO衫搭配西裝褲,神情專注地擺弄著手上的樂器,架式有模有樣,女主唱緊抓著麥克風,一開口,嘹亮的歌聲傳來,仔細一聽才發現,原來這是一首客家山歌。
這些在台上演出的大叔們白天都在國小任職,下班後則搖身一變,成了專業的音樂人。他們是「沙很大樂團」,創辦人現任竹東國小校長彭煥章,帶領著一群同樣懷著音樂夢的老師們,希望用音樂,用他們的夢想,在教育界吹起一陣風沙。
沙很大樂團 校長變歌手
沙很大樂團起源於新竹縣橫山鄉沙坑國小的一座大榕樹下,當時在沙坑國小擔任校長的彭煥章,正好在學校推廣「教師社群活動」,所以他便努力號召同樣愛好音樂的教職員們,一同組成一個樂團,娛樂他們的學生,因此一時興起,決定舉辦一場大樹下的音樂會。
見到平時只拿著粉筆,一板正經講課的老師們,手裡竟然換上了樂器,開口歌唱,台下同學迴響十分熱烈,師生之間一同在樹下高歌,彼此因為音樂而更加地親密。彭煥章回想起小朋友和老師之間,因為音樂而在小學空曠的草皮上玩成一片,忍不住就笑了,「大家就這樣跟音樂玩起來了,而且越來越有興致。」
辦完大樹下的音樂會,他們才發現,原來音樂的力量居然可以如此巨大,因此彭煥章希望可以讓這個團延續下去,因此,「沙很大樂團」在2008年正式成軍,「沙很大」正代表著樂團的發源地——沙坑國小,希望這股教師間的音樂浪潮能夠越滾越大。
沙很大樂團起源於沙坑國小的一場大樹下的音樂會,大大小小一同和音樂玩起來了。
(沙很大樂團/提供)
懷著音樂夢的國小教師
創團起初,有些團員完全沒有一點樂理基礎,看不懂五線譜,也沒學過任何樂器,本來他們是帶著玩票性質,放學後聚集在彭煥章的校長室進行練習,越練就越發現音樂的奧妙之處,他們漸漸明白,在音樂領域,他們還有許多要加強的地方,想要瞭解地更深更廣,必須找一個專業的音樂老師來指導他們。基於對音樂的熱情,再加上專業老師的指導,幾年下來他們將樂器的基本功學得十分紮實,每張譜上都密密麻麻地寫滿註解,就跟平時備課一樣認真。
當時在沙坑國小擔任總務主任,因此被彭煥章拉進沙很大樂團的吉他手彭銘君就說:「35歲以前是完全不懂音樂,也不會樂器,後來就去學了一下,那時看到彭銘章校長也在彈,於是我們就湊到一起了,從此我對音樂就有一個夢想。」
彭煥章登高一呼,喚醒了藏在這些老師心底的音樂理想,他們利用課餘與閒暇的時間進行練習,每個星期六晚上,各自揹著自己的樂器,抵達北埔一間中藥房上的練團室。一進這個秘密基地,他們便忘了白天的課程,忘了那群調皮的學生,眼前只有做滿記號的譜,耳邊只關注自己的音樂。
彭煥章所創立的沙很大樂團,是這些老師實現音樂夢的殿堂。(郭穎慈/攝)
名氣漸響 用音樂回饋社會
隨著沙很大樂團的名氣漸漸地響亮,他們考取了新竹縣街頭藝人執照,成為許多校慶活動、客家慶典等大型活動的表演寵兒。但在這些熱鬧場合的背後,彭煥章也沒有忘記自己的教師本質,他也在思索,如何能夠透過音樂和教育,為社會做出一些回饋。
他希望沙很大樂團能夠用音樂教導或幫助需要的人,因此他們除了會去熱鬧的活動場合表演,也會到像是誠正中學這種少年感化教育學校,進行公益與慈善的演出,「看到他們融入在我們的音樂當中,我們就覺得,我們的努力和用心,都值回票價。」彭煥章開心地說,他很滿足於看到他的聽眾們,可以被音樂洗滌身心,得到一些療癒與慰藉。
音樂也曾讓彭煥章跟學生完成夢想。當他還在沙坑國小當校長的時候,他曾帶著沙坑國小六年級的學生,在內灣車站前表演才藝,為他們的畢業旅行募款。學生們冒著雨天表演兩個小時,總共募集到一萬多元,這筆錢可以讓無力負擔畢業旅行花費的同學也可以參加,在畢業前夕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以身作則 落實藝文教育
彭煥章也將這些在外頭表演的經驗,化為自身的教育理念,他積極地在校內推廣藝文教育,舉辦專屬於小學生們的才藝發表會,希望小朋友也能勇敢地展現自己的才華,不受到課業的壓力束縛,建立自己的自信心。他也以身作則,常常在學校裡進行演出,拉近與學生們之間的距離,期望小朋友能夠了解,除了上課之外,學校裡還可以有很多好玩的事情。
彭煥章從事教職工作,即將屆滿27個年頭,他將會繼續領著每一個懷著音樂夢的老師們,在音樂與教育的道路不斷前進。
![]() |
記者 郭穎慈
20歲的埔里女孩,凡事都想追求對等的天秤座。 一直以來的目標是想要成為一個高EQ的人,可以笑著看待起伏跌宕人生的智者,但不知道為什麼,總是無法變成自己理想中的那個自己。 等我成為了自己喜歡的人,我就能向世界宣告,我叫郭穎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