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期

性成癮 性與愛的對話

評論性愛成癮的女人,揣測導演拋出的訊息。

性成癮 性與愛的對話

記者 吳偉立 文  2016/11/27

「Nymphomaniac」,為性癮的一種,可直翻為女性癮者、慕男症,將此作為電影名稱大概是導演直視自己前衛思想的第一個表現。

電影運用倒敘法,敘述女主角喬(Joe)深夜倒在防火巷,頭破血流且奄奄一息,被一名老年單身男子所救起帶至家中,之後花了整個夜晚,一共八個章節,道出喬的人生。這八個章節分別將女主角的愛情觀、性思維、成長故事,堆砌地豐富無比:荒誕的經驗、複雜的關係、慢條斯理的口吻,人的影響、事的改變、物的遷移,默默地將50年的人生,濃縮成四小時的電影,呈現在觀眾眼前。


電影劇照,所有角色運用誇張的表情來暗示性高潮。(圖片來源/IMDB
 

另類方式描寫性與愛

丹麥知名藝術電影導演,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在「撒旦的情與慾」(Antichrist)中已將女性心理剖析的精湛能力表現地淋漓盡致,但在拍攝此部作品之前,又親自訪談許多性工作者、弱勢性取向的人們,才將劇本修編為現在的最終版。前置資料準備工作的完善,令以性愛為主題的電影,內容既不膚淺,也不如其他藝術電影般曲高和寡,反而纏繞著性愛,延伸出許多新思維。用特殊手法鉅細靡遺地勾勒出畫面,但不提供輪廓中實質內容的表現方式,雖是拉斯馮提爾創作中的慣用手法,卻在性愛成癮的女人中以性思維作為主題發揮時,以更加爐火純青的姿態,引起廣大影迷的討論。

以音樂為例,運用巴赫的讚美詩曲子來描寫喬的性關係對象:低音部,穩定又令人安心的節奏,就像永遠提早到場,貼心服伺喬的F先生;以左手彈奏的第二和旋,捉摸不定、富有野性的G先生,必須將主導權完全交出,兩人的性行為過程有如獵豹之於獵物;最後則是以右手彈奏的主旋律,活潑跳躍的音符,有朝氣的章節,「有愛的性」被喬視為主旋律,也就是她的丈夫J先生。三者交織,和諧的彈奏著,此時電影讓觀眾享受著性帶來的美麗樂章,卻在音樂的高潮前嘎然停止,三個聲部、三種性的和諧不再綿延不絕,不到曲終之時曲子卻停止,原因只有一個:性癮者並非在享受性,而是「對性成癮」,喬需要的不是三個和諧的聲部,而是形形色色的音樂,面貌百變的性行為才能填滿喬身上所有的孔洞,滿足喬的癮頭,主旋律再好聽,也不過是一個反覆且惱人的聲調。

喬用一段回憶向塞格利曼述說性癮者的心境。她小時候曾一個人躺在手術台上看著醫生和護士準備手術器具,緊張到全身顫抖之時,心理並沒有想起自己的父母,而是想起自慰達到高潮的快感,「性癮者是無情的,匯集宇宙間的孤獨,卻又充滿攻擊性的脆弱者。」她用這句話來總結對於性癮者的感想。性癮者用性行為來保護、封閉自己,例如喬在要失去父親而悲傷不已時,竟然選擇與父親性交來止住悲痛;遇上因為羞恥於自己性取向而哭泣的戀童癖,喬為他口交已表示安慰之意,而非塞格利曼所選擇的言語安慰。超脫於世俗的歡愉,性已在「性愛成癮的女人」中,成為更複雜的意識行為,成為性癮者的歸屬所在。


尋求被虐的快感,想利用疼痛感達到高潮的喬。(圖片來源/IMDB


理性與感性 自我對話的過程

喬體現出來的角色形象,便是一個自我慾望極度擴張,罔顧社會責任的人,包含作為母親、妻子的責任,以及不能破壞他人家庭的道德責任,自私地將自我歡愉作為一切優先,遊走在法治、道德規範的邊緣,無時不追求快感的性衝動控制障礙患者,作為人類被感性支配的例子,再適合不過。導演運用的一個橋段令人印象深刻,在提到自己想念兒子因而傷心時,喬憤怒地摔破了杯子,直言討厭感性的自己,深深地讓觀眾看見喬自身的矛盾、掙扎,其追求自由的心靈更是一覽無遺。

作為完全相反一面的男主角,塞格利曼(Seligman)呈現出來的則是完全理性的角色,將喬告訴他的性體驗、常人無法接受的性思維,用釣魚、音樂、宗教……等等理論回應之,正好與重口味的性愛畫面成為對比,柔和寧靜的揮桿畫面、莊嚴不華的宗教理論、平淡紀實的資料畫面,正如塞格利曼劇中所言,他或許是喬人生故事的最佳傾聽者,無欲無求、用書本自娛的人生,丟掉所有有色眼鏡的定位,才能用最客觀的角度看待性愛和性癮者。


傾聽喬說故事的塞格利曼。(圖片來源/痞克邦

導演用此角色貫穿著整部戲,塞格利曼多次看似不合邏輯且跳躍性的回應,其實都挑戰著觀眾對於性愛的印象。無慾的心理,讓觀眾也不免懷疑這是喬心理自己創造的角色,一個督促自己戒除性慾的幻想人物,兩人在一個充滿回憶的空間裡對話、省思,正如一個人用自己理性和感性的兩面人格,互相傾聽對方,過程有些跳脫、不合邏輯,甚至兩方爭吵,導演都藉由這兩個角色具現化在觀眾的眼前,令觀影者有無限的思考空間,片頭長達80秒的黑幕,與不時晃動的長鏡頭,也暗示觀眾其實有第三方正站在回憶裡頭觀看,而這第三方,正是化身為塞格利曼的喬那理性的一面。
 

導演的藝術低語

總觀整部電影,緩慢沉靜的步調令人感到沉悶,但在之中也可看出導演種種細膩的安排,例如畫面時而端正時而刻意晃動、反差性極大的背景音樂……等等,整部電影運用直白的對話拉近與觀眾的距離,卻細緻的穿插非常多細節,加深藝術電影的層次,令觀影者可以從多樣化的角度下去觀賞作品。


刻意塑造油畫形象的劇照,內含多個電影細節,給觀影者驚喜。(圖片來源/IMDB

「性愛成癮的女人」內含大量的爭議議題,可說是導演一生所想闡述的觀點精華:反猶太復國主義、兩性性愛觀差異、自由意志喪失的世界、多元性取向等等,他是一個到處附身的靈魂,不時地附身在各個角色中訴說著自己的想法。每項議題,都在觀眾以為要獲得解答時,蜻蜓點水地被導演帶至下一個主題,這部電影彷彿快速轉動的萬花筒,繽紛的雪花飄動在觀眾的面前,令人暈頭轉向,不明白導演創作此電影的目的,卻在結尾看出了答案。一直以無慾為形象的塞格利曼,最後竟也想性侵喬,喬在情急之下抓起槍枝,射殺了這位他人生中首次相識卻沒有發生性行為的異性。用極其突兀的方式,拉斯馮提爾要提醒觀眾停止做不忠於自己的偽君子,用了整整四小時描述性癮者帶來的惡果,原以為太陽昇起,小喬也決心要戒除性慾之時,導演卻精心的安插這段,無非又再度表明自己在「性愛成癮的女人」中的創作目的。

拉斯馮提爾痛恨極理性、充滿歧視與批評之人,因為最終人類都必須被慾望所包覆,所以他要求大家停止虛偽和批評,也對他創作至今飽受衛道者批評的路上,做出沉重的反擊。接著也讓觀眾思考一個難題:成癮者戒除癮頭的決心,不免令人懷疑,電影的結尾,理性的那一面又被感性所殺,性癮者喬想要戒除性欲的真實性又有幾分。在這邊彷彿又能看到導演對著觀影者一笑,就像鋪陳許久的塞格利曼,最後也跌破觀眾眼鏡想要強姦喬一樣,一切的常理彷彿都無法套用在拉斯馮提爾的作品當中,只能留給觀眾自己想像了。

記者 吳偉立
大家好,我叫Willy 請不要叫我的中文名字,因為我會覺得很奇怪 小眼睛,短腿,興趣是跳舞,Locking n Party 個性非常的衝動,自認為永遠是這個社會正義的那一方(?) 希望大家在我們文字裡有看到我的想法,我的人生 以及我對每件事物的解讀 PEACE & LOVE  
記者 吳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