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路難找 公務員當道
頭路難找 公務員當道
記者 楊睿愷 報導 2008/10/05
網路論壇批踢踢上討論國家考試的盛況。(圖╱楊睿愷)
公務員給人的第一印象,除了是朝九晚五的規律上班族之外,最令人稱羨的就是擁有穩定的薪資與一筆可供養老的退休金。今年九月下旬高普考放榜,錄取率僅有約百分之六點七,雖較去年相比,多了約零點五個百分點,但錄取率還是偏低。在現今大時代工作難找的情況下,擁有就業保障的公務員工作是許多人趨之若鶩的。
失業率增 公職搶手
公務員有保障 易安於現狀
中國輸出入銀行擔任顧問兼法務及資訊主管的曲國仲認為,公務人員是依公務人員服務法受到保障的,考績獎懲都有一定原則、依法也不得降級處分,不像私人機關任意剝削或裁員都較為申訴無門。以銀行業來說,私人機關的高層雖然薪水較多,但須負業績全責、做不好就會被調職或辭退;而一般行員則就是公務人員的薪資較高,不過公務人員若違法,會被判較重的貪污罪,情節嚴重甚至瀆職。公務員的福利待遇也很好,除了工作量較少、不能逼退,退休後還能提撥500萬退休金存入銀行,並享有13%的利息優惠,外加優惠存款、房屋低率貸款、消費性貸款等等,也有配屋機會。不過曲國仲也表示,公務人員做越久,會安於現狀,挑戰性相對私人機構而言也較少,容易與社會脈絡脫節。他表示,女性公務員似乎單身比例較高,因為她們生活交友圈小且經濟自主可以獨立生活。「如果小孩讀文法商相關科系,我會希望他們做公務員。」曲國仲說。
待遇競爭皆公平
台中市育英國中特教老師曾燕玲,曾在省立台中圖書館當館員,當初之所以會去考二職等的教育行政考試,其實是在讀台中商專時,學校風氣鼓勵學生朝公職目標準備,加上出社會後曾在私人公司待過一段時間,感受到諸如因為家庭背景、性別而產生的薪資、職務、升遷等許多不公平待遇,所以才毅然參加國家考試另謀出路。她認為雖然公家機關還是可能會有不平等的情形,但一切憑考試決定升遷的公職還是相對比較公平。之後在一次因緣際會下,曾燕玲參加彰化師範大學特教系特別提供的插大機會,考上教師甄選後改行當老師。不過她認為,做公務員和當教師其實沒什麼太大差別,因為都很穩定,僅有「老師可以放寒暑假,公務員則是偶而休假」這個差異。雖然當公務人員或老師都不輕鬆,也是需要持續進步學習,但較無工作上的沉重壓力。
補習求公職年齡層廣
目前就讀逢甲大學財務金融系四年級的吳翊慈表示,同儕間有人從大二就開始補習考公職,而自己想要補習、報名警察特考,除了是因為在摸索興趣中發覺當公務人員不錯,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支持與大環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她認為當公務員較有保障。雖然自己所學跟警察行政工作較不相關,譬如法學緒論和交通法規等等科目都是需要準備的,但之後升遷或轉調考試還是可以到像是國稅局等相關機構做財務工作,且也因為金融相關的公職是很多人搶少許的名額,較難考上,所以才選擇參加自己也頗有興趣的警察特考。吳翊慈說在補習班上課的人不僅是有跟她同年齡的同學,也有工作很多年或是已經補習許多年的人,甚至還有媽媽級的學生。
不是米蟲是公僕
退休前在中興大學擔任公務員的簡任秘書歐安臺強調,當公務人員不是如外界所言一成不變,只要乾坐著就可以領薪水,而是都還要再繼續進修研習,因為公務人員的實際工作內容其實比當初參加考試項目的內容還要繁重,如果是行政公務員,不僅要做文書工作,還得學習會計、總務、人事等等,配合國際化、現代觀與現代企業的經營理念,公務員也要自習電腦、英文甚至是行銷包裝、媒體應對,有時當然需要加班工作。她認為做公務人員不是「做官」,不能用官僚心態來面對人民,而是要有服務熱忱。退休之後又經營家裡鐘錶生意的歐安臺表示,還是公務人員的生活品質較佳,當初也是因為公務員的工作單純、收入穩定、退休無虞而自願踏入這行,若要她再重新選擇一次職業,她篤定地說:「我還是會想當公務人員。」
嚮往公務員這份飯碗的人,也要考慮清楚如此的工作方式是否適合自己,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如此規範且固定的工作;也有人是抱持著公務人員只要不犯大錯還能照樣領薪水的錯誤心態去報考,以為公務員就是米蟲兼鐵飯碗,甚至可以輕易貪污獲利。這些許許多多的誤解與刻板印象都是大眾在報名公職考試前需要想清楚的,因為工作是否適才適性也非常重要。
BBS板友分享當公務人員心得。(圖╱楊睿愷)
![]() |
記者 楊睿愷
天馬行空的胡思亂想,就讓白潔的鍵盤任性妄為地保留訴說權利,其餘一概緘默。 因我深信,當躍然電子紙、沒所謂無禁忌的冰冷文字,輕叩耳窩時,會拂燃起溫潤氤氳。 若霧濛了,請告訴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