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期

李慶雅 不一樣的籃球路

籃球路上前途無量的李慶雅,沒有選擇踏入職業籃球界。以體育保送生的資格進入臺灣大學,積極面對不熟悉的挑戰。

李慶雅 不一樣的籃球路

記者 張巧宜 報導  2016/12/04

入選U16、U18兩屆亞青女籃(亞洲青年女子籃球錦標賽)國家代表隊,高中拿下兩座HBL(高中籃球聯賽)冠軍。場上標準的基本動作、精準的切入、擁有得分的企圖心,這是許多體育記者對李慶雅的形容。但籃球路上前途無量的她在高中畢業後,沒有選擇踏入職業籃球界,以體育保送生的資格進入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系就讀。

「我本來想要把籃球當職業,但後來覺得,人生都在球場上有點太狹隘了。」對未來信心滿滿的李慶雅說道。李慶雅與隊員分道揚鑣後雖然沒有放棄打球,但籃球不再是生活重心,她努力唸書往自己的目標邁進。


李慶雅披上臺灣大學的戰袍。(圖片來源/張巧宜攝)
 

從小接觸籃球 永仁六金釵

李慶雅從小就愛打籃球,國小五年級考體育班,國中進入臺南市立永仁國民中學,接受專業的籃球訓練。永仁高中成為完全中學後,李慶雅直升高中部,繼續接受教練時超傑的指導。身為永仁高中第一屆的女子籃球隊,李慶雅以及其他五位高一球員為了向看不起他們的人證明實力,決定報籃球甲級聯賽,挑戰自我。

「路是我們自己選的,就算很累也只能含著淚繼續跑。」李慶雅回憶高一時期,雖然很辛苦,卻是印象最深刻的一年。只登錄六位球員參賽的永仁高中不被外界看好,但每一場比賽都用盡全力。從資格賽一路晉級,跌破大眾的眼鏡,甚至在八強賽打敗衛冕軍臺北市私立滬江高級中學,最後以第六名結束隊伍首次的挑戰。在100學年度的賽季寫下永仁「六金釵」的傳奇。

101學年度,球隊變得成熟,缺少的球員補齊以後,戰力穩定。永仁高中謹慎小心地對待每一場比賽,最後奪得后冠。成為繼新北市立淡水高級商工職業學校之後,成軍兩年就得冠軍的隊伍。102學年度,永仁高中以全勝之姿達成二連霸,李慶雅成為第一位戴著HBL冠軍戒指進入臺大的學生。
 

國企生工雙主修 用所學守護所愛

既然決定要念書,就要選擇最好的,李慶雅選擇進入臺大國企系就讀。「一開始課業上會覺得很挫折,明明同學念的時間比我短,但分數卻比我高那麼多。」大二雙主修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以後,課業壓力更大。相對國企系大多是做報告,生工系的課程內容較硬,考試較難通過。李慶雅會利用學校圖書館免費的助教資源,尋求協助。

通過雙主修需要修滿生工系的必修74學分以及群組選修12學分,因此這學期李慶雅完全沒有管理學院的課程,將精力都放在生工系上。面對比較專業、圖書館助教沒授課的內容,她會向隊友請教。球隊有來自各系的成員,可以彼此幫助,當她的「家教」。

提到大學畢業後的打算,李慶雅說:「我要延畢啦!還不想去想那些事。」雖然還沒有確切的規劃,但因為小時候就很喜歡大自然,且看到許多生態被破壞的新聞,希望自己能保留這些美好。平常就很注重環保的李慶雅,隨身攜帶環保餐具,買外食也會帶餐盒去裝。而她的行為也感染到身邊的朋友,讓更多人重視環保餐具的重要性。 


李慶雅開心得介紹自己的環保餐具。(圖片來源/張巧宜攝)

李慶雅喜歡嘗試不一樣的挑戰,上大學之後才了解自己想從事與環境有關的工作。暑假到循環經濟基金會實習的經驗,讓她對循環經濟有一些想法,可惜臺灣目前沒有相關的研究所,「國外有考到就去念,如果沒有就直接去工作。」李慶雅堅定地說。
 

臺​大校女籃 彼此的心靈支柱

雖然不走職業籃球的道路,籃球仍是李慶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加入臺灣大學女子籃球隊,利用閒暇時間繼續訓練。臺大跟永仁練球的量不一樣,讓李慶雅很不適應。永仁是長時間的訓練,因此教練可以針對細節加強,但臺大需要在短時間讓不會打球的人可以打比賽,所以每一次比賽前,細節的動作沒有充分練習,「相對之下,我覺得會比較不扎實,但這就是專業跟校隊型的差別。」李慶雅表示。

與永仁不同,臺大的球隊沒有學姐學妹制,籃球相對升學而言,不是那麼嚴肅的事情,因此練球的氣氛很好,大家都和樂融融。練體能的時候,只要有人喊一聲:「加油!」全部人都會一起給予同樣的回應。球員之間的好感情不只在球場上嶄露,暑假球隊也相約到泰國旅遊,對李慶雅而言,校隊是除了課業以外,她在大學階段最投入的事情。


臺大校女籃練球時充滿笑容。(圖片來源/張巧宜攝)

提到大學印象最深刻的比賽,李慶雅激動地說:「就是我扭到的那一場!真的是一場噩夢。」對上嘉南藥理大學,臺大校女籃鬥志高昂,比賽一開始就贏了十幾分,第二節三分鐘左右,李慶雅踩著小跳步進行防守,不小心踩到別人的腳,做出平常的反射動作,「看起來沒問題,應該只是小扭到,沒有大礙吧。」跟隊友想的不一樣,李慶雅痛到倒地不起。李慶雅一下場,分數就一直掉,第二節結束的時候,原本領先的分數已經被追平,整場比賽輸了近二十分。

「她一下去,我們就輸了三十幾分。」現任臺大校女籃副隊長蔡綺表示,場上沒有李慶雅,自己的表現會受到影響,有她在才能很安心的打球。雖然晉級複賽,但李慶雅的骨頭錯位,必須休息,無法下場打球,只能幫忙錄下比賽過程。能參與的方式只有一邊錄影一邊大喊、指導隊友的動作。對比賽無能為力,只能看著隊友們被其他學校的體保生壓著打,李慶雅開始正視自己的身體狀況,接受治療。

臺大校女籃的球員黃琬云形容李慶雅:「她看到我們動作做不好的時候,都會告訴我們錯在哪、該怎麼改進,很有耐心,她是球隊的精神領袖!」今年六月,李慶雅接下隊長的位置,恢復健康的她希望本學年度大專盃的預賽,能夠一場都不要輸,為了達到目標,校女籃經歷嚴苛的暑期訓練,也和其他大學打友誼賽做交流。


李慶雅在友誼賽中指導隊員。(圖片來源/張巧宜攝)
 

球場以外的世界 積極挑戰

「那時候覺得別人的人生是彩色的,我們是黑白的,但上大學才發現那些經歷很難得。」以前李慶雅很羨慕旁人周末都可以出去玩,做自己的事,而她只能不停的練球,但現在反而覺得正是因為有那些不同的經驗,才成就了現在的自己。

臺大校女籃教練曾郁嫻形容李慶雅是一個特別的球員:「對於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她的目標很明確。她知道自己一路求學比人落後,她會加強她不足的部分;比其他人好的地方,她會去引導別人。」

離開熟悉的球場,沒有教練團幫忙規劃未來。面對不一樣的挑戰,李慶雅對自己未來要往哪裡走,有明確的方向,並且為此付出努力。大專盃緊接著期中考而來,李慶雅學業與籃球兩者兼顧,走了一條不一樣的籃球路。

記者 張巧宜
不感性但哭點很低的雙魚座。不標準的台北人。有笑眼。 第六屆金GO盃歌唱大賽,5/19決賽瘋現場。
記者 張巧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