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柑社區 老舊農村的蛻變
山柑社區 老舊農村的蛻變
記者 林宥成 文 2016/12/04
2010年正式上路的「農村再生條例」,促使許多老舊農村獲得轉型的機會,只要社區人員通過「農村培根計畫」的培訓課程,就能獲取資金並使農村活化重生,賦予其新生命。
苗栗縣苑裡鎮的山柑社區,就是個典型的成功案例。從1765年至今,山柑雖然經歷過百年的洗鍊,但曾有的榮景卻早已消失殆盡,而如今藉著農村再生,山柑社區找到一條新出路。整體煥然一新,卻不失原有的歷史韻味,也成為許多老舊農村效仿的典範。
山柑社區的老舊農村,經由農村再生,正邁向一條百花齊放的新出路。(照片來源/林宥成攝)
山柑莊建立於1765年,從農村轉變為今日的山柑社區。社區中的一塊休閒空地,
展示著當時農村的生活景象。(照片來源/林宥成攝)
老農莊經歷過百年的歲月的淬鍊,乘載著無數的悲歡離合,醞釀成今日的歷史韻味。(照片來源/林宥成攝)
當地房屋已超過百年歷史,牆上的照片記載著當時農村的生活樣貌。(照片來源/林宥成攝)
原為斑駁的磚瓦牆,被改造成具有繽紛色彩的彩繪牆。以七種顏色代表著此社區純樸的居民、肥沃的土地、
乾淨的河水等,共同建立起一個美好的社區。(照片來源/林宥成攝)
竹片與詩詞賦予老屋的外牆,嶄新的樣貌與生命,使原本被棄置的老屋,成為具有藝術感的社區造景。
(照片來源/林宥成攝)
老屋的另一面瓦牆,改造為可讓居民泡茶聊天的好去處。(照片來源/林宥成攝)
在菜園旁設置木椅,提供農民休息及居民午後休閒、培養感情的地方。(照片來源/林宥成攝)
社區裡擺飾著當年農村使用的農用器具,並定期會有居民自發性的維持此地的整潔。(照片來源/林宥成攝)
曾經王家大院鼎盛的光景,經過時間的洗鍊,如今只剩斷垣殘壁佇立於此。
百年前的瓦牆被居民保留下來,成為當地富有歷史意義的建築。(照片來源/林宥成攝)
王家大院牆壁後,留存著最原始的樣貌,保留屬於這個地方的歷史感。(照片來源/林宥成攝)
庭園中的花朵依照節日更換成應景的植物,依賴居民的巧思與用心,才能使山柑社區的生命力綿延不絕。
(照片來源/林宥成攝)
因為當地居民願意合作,使農村再生,才會有今日改造後的山柑社區,供居民在此享受恬靜的時光。
(照片來源/林宥成攝)
山柑社區農村再生的蛻變,得到外界肯定,也做為日後其他農村效仿的典範。(照片來源/林宥成攝)
![]() |
記者 林宥成
宥成是我,在一個香火鼎盛和四周都是田地的地方長大,不管如何,開心的過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再怎麼平凡的事情,一定含有其不平凡的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