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期

正反論戰 大麻除罪之爭

今年11月美國三個州公投通過大麻作為娛樂使用,使大麻除罪化這項議題在國際社會引起高度關注。

正反論戰 大麻除罪之爭

記者 郭宜婷 報導  2016/12/11

在台灣,毒品一直是極度敏感的話題,其中更以二級毒品大麻的定位至今飽受質疑。近年來國內藝人抽大麻的新聞屢見不鮮,媒體輿論一片撻伐,相較於台灣的批評聲浪,大麻合法化議題反而成為今年美國大選各候選人爭取選票的關鍵,對各州的大麻使用者釋出善意,確保能拉攏不同支持者的風向,因而讓「大麻合法化」這項爭議在世界各地掀起支持和反對的兩派論戰。
 

台灣5000人聯署 大麻醫療合法使用

根據「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二條指出:具有成癮性、濫用性及對社會危害性之影響精神物質與其製品,皆稱毒品,並依嚴重程度依序分為四級。


台灣法條將毒品分為四級。(圖片來源/網路城邦

位於二級毒品的大麻與其他毒品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一個植物,而其他幾乎都是人工的化合物,相對於純度較高的硬毒品,大麻較容易戒除、傷害性也較小,因而部分國家稱大麻為「軟性毒品」。然而在國際間普遍被視為低階藥物的大麻,台灣卻是用刑罰的方式管制,故而今年七月底,有網友在國家發展委員會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發起「二級毒品大麻調降至三級毒品與開放管制醫療研究」這項提案,兩個月內達到5286位網友的聯署附議,即便11月初政府機關針對提案的回應為不予以採納,此舉仍引發大眾的輿論,也促使人民針對「大麻合法化」這項議題有更多思考方向。

 

大麻迷思 藥品與娛樂

毒品與藥品其實也是一體兩面,如今科技發達下,高純度萃取製造,以及使用者的心態不當,導致可能含有醫療用途的藥品被當作了毒品。大麻可以減輕疼痛感、促進食慾,還可以抑制噁心或嘔吐症狀,正因為擁有這些治療特性,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人們會使用大麻治療,例如愛滋病以及癌症患者。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教授李思賢表示:「大原則下大麻開放醫療使用不會有什麼壞處,它可以提供很多我們在疼痛控制或是其他治療方面多一個選擇。」然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成癮防治科醫師束連文對此抱持不同看法:「使用大麻減輕這些不舒服的同時,也在享受它的作用,這是治療還是因為跟其他藥物相較之下比較喜歡大麻?」他認為若高度依賴大麻來減輕身體的疼痛,反而對個人精神狀態造成新的傷害。


大麻在美國青少年間滲透率極高。(圖片來源/遠見雜誌

多數人抽大麻的原因,不外乎是為了滿足好奇、愉悅以及放鬆壓力等享樂目的。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學生蕭萬宏說:「我身邊朋友有抽過大麻的不少,如果開放,我相信它可以成為其他更危險毒品的替代品。」大麻每年直接致死的死亡人數是「零」,酒精則為26000多人,顯示大麻相對上對人體傷害比酒精低,然而喝酒是合法的,抽大麻卻違法,爭議正是出自於此。

 

入門毒品 精神傷害  

即便目前尚無因為吸食大麻而死亡的案例,卻有許多毒後駕駛而釀成的意外。大麻帶來的幻覺常常間接影響動作控制,以科羅拉多州為例,實施大麻合法化後一年,毒後駕駛而造成的交通意外死亡案例增加32%,即使大麻對自己沒有直接影響,卻可能使另一個美滿家庭破碎。

服用大麻對青少年大腦產生許多負面作用,除了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還會降低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腦部直到24歲才發育完全,若在青少年期間使用大麻,對頭腦可能造成長期影響。除了影響腦部,大麻跟心血管疾病也有關,還會造成呼吸道損傷以及降低人體免疫系統,即使有些負面作用在停藥後會慢慢下降,仍無法復原到使用大麻前的程度。


大麻對人體造成許多影響。(圖片來源/BUZZLE

就醫學角度而言,吸食大麻和玩線上遊戲一樣為心理上成癮,一直渴望吸食後短暫的興奮快感,並對此產生依賴,最終可能影響正常作息。束連文醫師表示:「我不贊成現在開放是因為台灣的大麻使用量是少的,有朝一日,等大麻很多人在抽了,那時候除罪化並實施相關管理機制會比較好。」根據聯合國統計,大麻全球盛行率為 3.8%,台灣盛行率為 0.3%,束連文醫師認為,現在開放會創造太多因為好奇而使用大麻的人。每個人患病風險不同,若透過大麻產生對藥物的依賴後,可能會更進一步接觸到毒性更強的一級毒品,以致於從此墜入吸毒的深淵。
 

國際趨勢 停止將大麻入罪  

國際社會針對大麻分別選擇採取除罪化或是直接合法化的作法。除罪化即是廣義上「非犯罪化」的統稱,可能是取代原本的刑事懲罰,轉為較輕微的行政罰,也可能是執法機關放寬取締標準,將成癮物質的使用行為當做一個社會現象在處理,以期待對行為人有更好的矯正效果。反觀合法化則是使用者完全不受懲罰,代表商業行為亦屬合法,但各國仍有其相關規定。

國際社會調整自身藥物政策最大的原因,是為了停止毒品重刑化,並進而解決各國監獄人數過於擁擠的問題,大麻除罪化則為現行的第一步。目前台灣監獄裡,毒犯就占了46.8%,人數逐年上升,監獄無法容納過多的毒犯是台灣即將面臨的問題,「理想上我覺得大麻使用者是該除罪化的。」李思賢教授表示,然而國內醫療環境並不會評估使用者的使用狀態,而是全部當作嚴重病人治療或是關起來。束連文醫師也認為:「台灣過度的處罰在政策合理性而言,越來越凸顯出不合理。」


全球大麻合法及非法的分布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美國已有29州允許大麻於醫療用途以及8州1特區(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通過娛樂性使用合法化;英國、葡萄牙、西班牙及義大利政府則規定,民眾持有限量大麻並不會被判刑;荷蘭「咖啡店」林立,合法供應大麻給消費者食用,但若在公眾場合抽,罰金即從70歐元起跳計算。

相較於歐美地區的開放,亞洲大部分地區仍將大麻視為非法毒品,如中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皆採取嚴厲懲罰,王玉楚律師認為:「台灣是一個開放的地區,應該站在既有傳統文化上,接納各式各樣新的東西。」然而台灣與西方國家背景不同,一味仿造歐美地區的處理方式並非良策,該如何自身調整以達到最大效益,將考驗本國政府的智慧。
 

審慎思考 與大麻和平共處

「大麻」在過去人類文化中扮演多元角色,科技的進步,讓原本一株單純的植物被提煉為精純的粉末,導致了誤用和濫用。台灣社會目前對於大麻除罪化仍尚無共識,儘管政府將大麻列為二級毒品以刑罰懲處,大麻違法吸食使用人數依然逐年上升。不管是跟隨國際趨勢面對這個問題,還是維持現況用刑罰入罪,政府都該有所配套措施,才能找到人民與大麻間和平共處的方式。

記者 郭宜婷
台北汐止人,外表精明卻是生活白癡的傻妞,把每件事做好做滿是我的目標。 平常看起來臉很臭?假的,我其實是熱情奔放的獅子座。
記者 郭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