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命法則》 真實人性的顯露
《要命法則》 真實人性的顯露
記者 陳碩峰 文 2008/10/05
![]() |
《要命法則》提出了一個問題:當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時,你是否會犧牲自尊、良心以及他人? |
無私只是神話? 只道人人為己
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與其他生物的不同點究竟在哪?假設所愛的人受到生命威脅時,我們真的能犧牲自己去解救他嗎?犧牲自己,解救他人是種高尚、英雄式的行為,但你真的會這麼做嗎?
《要命法則》雖然被歸為恐怖片;也被拿來與「奪魂鋸」相比,但事實上,該片的精彩並不是在恐怖的畫面以及駭人的音效上面,而是這部片子想表達的意義。
以殺人命案作為開場,一個被電擊致死的孕婦、一個上吊自殺卻滿身是傷的男子,開啟了整片的懸疑氣氛。在調查的過程中,不斷有人被凌虐致死,一對兄弟:哥哥被電擊致死、弟弟身受重傷,一個親手傷害自己孩子的女人,還有一個瘋狂研究「自保基因」的醫生,以及向黑幫收取毒品的警官。偵辦此案的警官,必須從這些線索裡面,找出之間的所有關係,及早制止兇手變態的殺人行為。但是在看似簡單的劇情中,卻又參雜了新手辦案的熱血、不被世人接受的愛情、警察與毒犯的私下交易、科學家的瘋狂以及幫派的爭鬥等問題,使得此案陷入膠著。但偵辦到尾聲時,卻發現事實上這只是個復仇的行為,只是為了要證明人類並沒有無私的愛。人,並不會為了深愛的人而選擇犧牲自己。
粗糙感十足 重點在劇情
《要命法則》作為一部黑色電影,背景大多以昏黃暗色調為主,給人一種沉悶、不安的氣氛。但是它的拍攝鏡頭,似乎有過多的不必要,例如連在地上被風吹而滾動的菸蒂。此外,導演喜歡用晃動的鏡頭來表達「真實感」,但電影中過度的搖晃鏡頭只會讓人感到不舒服,並且讓應有的懸疑感煙消雲散,也予人一種不專業感。音樂的部分,並不會讓人有像在看鬼片般用那種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人,而是讓人能靜靜的看著劇情的發展。整體來說,該片的成本應該不會太高,因為不論在影星的挑選,還是拍攝的器具,或是背景音樂的製作,都不是走精緻的路線,而是給人一種「過得去就好」的感覺。
本片的導演Tom Shankland過去在英國執導過電視影集與短片,曾入圍過英國影視藝術學院獎的最佳短片獎,但這部電影長片《要命法則》卻也讓很多期待的人,不管是不是因為看見預告而期待能像有奪魂鋸的驚悚感,都失望透頂。
雖然在這邊,對於該片的批評不算少,但我還是會給該片不低的評價,因為該片的重心,並不是在嚇觀眾,不是在讓觀眾恐懼;而是讓大眾去感受人性與獸性的差異。而且該片的確有掌握到黑色電影的元素,基本上,黑色電影會有七個元素組成:一、犯罪;二、罪犯的觀點,而不是警察的觀點;三、傳統權威的反面,如腐敗的警察;四、不穩定的合作關係,可能動搖的忠誠;五、絕世美女,通常因為她造成一個好人的沉淪甚至死亡〈但該點在此片可能比較牽強,因為這個女性殺人犯並沒有說相當漂亮〉;六、暴力;七、奇特的劇情轉折和動機。而這七點的確都在該片中不斷的出現,使該片的確會使觀眾感受到它的張力。
至於劇本的創作靈感,則來自於美國基因學家喬治普萊斯的研究,喬治普萊斯發現自然界中,動物會因為瀕臨死亡的危險狀況之下,而有自保的行為出現,犧牲他人去讓自己獲得安全,該片就是以這個理論為基礎。一開始的孕婦與上吊的男子是對情侶,男方因為受不了生理上的痛楚,而選擇犧牲女友以及她肚裡的骨肉,再上吊自殺共赴黃泉;而黑人兄弟則是互殘致死的下場;母親殺死自己的孩子,這些都是在證明該理論並沒有錯。在片中的一個配角,一位醫生也在片中說到:「自然界裡沒有無私奉獻,只是基因在自我保護而已。」,而對於偵辦這件案子的女警,在片中也開始懷疑人性,懷疑這世上究竟有沒有愛的存在。
最後,終於發現殺人兇手是一位曾經被這些死者性侵凌虐,甚至害他親手殺死自己母親的女人。而該女人就是因為知道了這個公式(同時也是構成片名的公式「wΔz」),也希望從這之中,讓自己從弒母的罪惡之中跳脫出來,而找了這些人做報復以及實驗。兩個人為一組,兇手會用動物麻醉劑去綁架受害者,要脫困,除非有一方死亡;看是要讓自己所愛的人被電死,還是自己被凌虐致死。雖然最後電影像是在硬扯一個理由般的結束,但最後這個公式還是被證明失敗。
人心海底針 網路爭論多
看完這片會對於人性的黑暗面有更深一層的理解。就像一位女警在片中所說的:「和一個人在一起七年,你以為愛很有價值,不管他說過多少次的『我愛你』,到最後都毫無意義。」因為人類,還是會因為自保基因的趨使,而選擇犧牲對方成全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常常認為犧牲自己,解救他人是一種高尚、英雄式的表現。但只有在自己面臨生死的關頭時,才會知道自己的內心究竟有多邪惡。
看這部影片,千萬不要抱著「這是恐怖片」的想法去看,一定會大失所望,因為它的重心、主要的意義是在探討人性。而在該片上映後,曾在網路上引起不少的討論,討論人們究竟會不會對自己深愛的人下手。但根據該片的官方網站上的投票結果,有高於62%的觀眾表示,他們無法殺死自己的愛人,這與喬治普萊斯的自保基因理論是相反的。但,假設自己親身歷經這樣的凌虐,究竟是不是還有62%的人會選擇同樣的決定,這就很難說了。
你,會怎樣選擇?犧牲自己,解救他人?還是依照本能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呢?
附註:美國基因學家普萊斯勒,因為發現了這個理論後,深感該理論有違背人類社會中的常理,所以他在發表該研究後,一直想要證明自己的研究是錯誤的,因為科學與人性之間的矛盾,他還是相信人性善良的一面。所以他又繼續的不停反覆論證自己的研究,最終散盡了財產去扶弱濟貧,但最後導致自己無家可歸,最後用了一把指甲刀了結了自己的一生。
數據資料來源:要命法則電影官方網站
![]() |
記者 陳碩峰
我 只是一個平凡的男生 喜歡打球 看電影 聽音樂 打電動 對於報導 盼望著能用自己的雙手 在鍵盤上敲出不平凡的文章 希望在這看似平淡的社會裡 創造一個新的烏托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