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期

奧運歡騰 大陸沸騰

在那一晚,將近40萬的人們湧入了天安門廣場、3千萬的人們瀏覽了新浪網的網頁……,多麼令人難以想像的數字,卻一個個代表著多少的熱情,與民族主義的自豪感,就在前國際奧會主席薩馬蘭奇(Juan Antonio Samaranch)先生的宣怖下,北京迎來了奧運,迎來了那久盼多時的國際舞台,將世界的目光投向了那神秘的東方,那古老的北京城以嶄新的面貌,新的大國首都之姿,重新的面對世人。

奧運歡騰 大陸沸騰

記者 郭大齊 文  2008/10/05

在那一晚,將近40萬的人們湧入了天安門廣場、3千萬的人們瀏覽了新浪網的網頁……,多麼令人難以想像的數字,卻一個個代表著多少的熱情,與民族主義的自豪感,就在前國際奧會主席薩馬蘭奇(Juan Antonio Samaranch)先生的宣怖下,北京迎來了奧運,迎來了那久盼多時的國際舞台,將世界的目光投向了那神秘的東方,那古老的北京城以嶄新的面貌,新的大國首都之姿,重新的面對世人。

 

古老的北京正隨著奧運腳步的逼近逐漸一點一滴得改變著容貌本圖為從鳥巢體育場望向水利方游泳館 。(郭大齊/攝影)

籌辦奧運 處處響應

可愛的福娃,總是佔據著商場百貨最顯眼的櫥窗,吸引著大小朋友的目光。(郭大齊/攝影)

從申奧成功到舉辦奧運整整八年的時間裡,不僅舉辦地北京年年舉辦著各項慶祝儀式,而透過新聞媒體的大量報導,從奧運場館準備工作、奧運吉祥物的選定、到傳遞火炬等等,讓大陸的人民,始終對著奧運話題保持高度關注,甚至成為茶餘飯後聊天的題材。各項相關新聞更是牽動著大家的神經,大大小小的慶祝活動,開始遍地開花地在每一個城市中展開。奧運的五環旗與五福娃更是襲捲了大街小巷,從公園、商場、公車、到各式招牌,皆可處處見到奧運的影子。一首《北京歡迎你》於奧運比賽前後,更是唱遍了街頭巷尾,無論是手機鈴聲或周邊商家所播放的音樂,都傳達著相同的曲調與旋律,一次又一次的在腦中迴響著、激盪著。

 

北京天安門廣場旁,那巨大的時鐘一秒秒倒數距離北京奧運的時間。(郭大齊/攝影)

奧運主軸 全民號召

人文奧運與綠色奧運的主軸,更希望將人文奧運對北京建設和諧社會的影響達到三個方面的改善:對城市文明素質的整體提升對城市文化建設的促進;對城市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推動。而和諧北京更盼望影響從人的思想、道德觀念、精神風貌、價值觀念、社會公德文明素養,等去進行全面的提升,盼望讓舊社會、舊文化能藉本次奧運能徹底改善其弊病。

這次奧運所動員的民間、人民到政府力量,更是史上奧運之最。從硬體設備的主場館改建增建、奧林匹克公園的規劃、北京新航廈的啟用、地鐵十號線與環狀輕軌線的接續完工、市區老舊房舍的改建、到旅遊觀光的導覽牌等,整個北京城早已改變了原本的面貌。其資金的投入,不論是政府或民間投資也都創下了新的里程碑。在軟體部份,從將近150萬名志願者的招募培訓、聖火傳遞的路線、開閉幕式編排、到動員北京人們集體學英語、更改標示與統一菜單英文標示,個個無不展現出北京的霸氣與大國之風範。

 

聖火熄滅 奧運精神永存

當奧運的賽場吹響了熄燈號,當閉幕式的典禮結束,多少人依舊沉浸在閃亮金牌數目下,分享那份榮耀之情。可是卻也有些人,討論著究竟花了那麼多錢與精神去辦奧運是否值得?是否藉此奧運就會帶領整個大陸快速的發展與邁進先進國家的行列裡?許許多多的討論,卻也代表著人們的層層的反思。

也許即使奧運的聖火已經熄滅,種種外界負面的新聞不曾斷過,但那奧運精神與希望的種子卻早已烙印在每個人的心中。正也是這希望,帶著中國大陸的人們渡過那多災多難的2008上半年。一月的華中大雪災、五月的四川汶川大地震,那份全國連心、全民動員之情,卻也更加表現出來,從各地物資、各領域專長志願者藉著各種方式的交通管道,湧入進災區,這體驗正是奧運精神,也朝著和諧社會更邁進了一大步。此次是中國人第一次奧運,讓世界的眼光再次聚焦於東方的中國,奧運的閉幕也代表著新人文、新時代的來臨,一步步以友好迎向世界的舞台。

永遠記得那天 北京成功了

2001年的713號,是一個令大陸人民和身處各地的華人,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天,因為那一天有著太多激情,太多喜悅。中華民族的自豪,在那一天,升到了極致,因為就在那一天,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成功了!

相關連結:<北京歡迎你>主題曲  
                   
北京奧運官方網站 

 

記者 郭大齊
  一個以攝影為喜好、旅行為嗜好、攀山為興趣、足球為專長、大提琴為休閒 愛好攝影,盼望用著那一張張照片,將一絲絲回憶與感動永遠留存! 愛好旅行,由美俄走到赤道邊,讓一個個城市與鄉村,打開我的眼界! 愛好攀山,喜歡那高山所帶來的寧靜,讓塵間俗事遠離於腦後,而回歸平淡! 愛好足球,熱愛著足球與人間的互動與團隊配合,進而達到人球合為一之境界! 愛好大提琴,喜歡那弓弦磨擦所發出得美麗低沉樂音,使雜亂的心靈歸於平靜! 我 郭大齊 一個土木專業學生,以本專業為榮 努力在專業外尋找著夢想、追尋著興趣 學習文字語言的奧妙與表達 不斷著充實自己 一日喀報人 終身喀報人 永遠以喀報記者為榮  
記者 郭大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