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期

《功夫熊貓》只要你相信 一定能成功

介紹《功夫熊貓》的故事內容和音樂. 探討《功夫熊貓》所帶出的意義、道德.

《功夫熊貓》只要你相信 一定能成功

記者 鄭秀芳 文  2008/10/12

 《功夫熊貓》的宣傳海報。 圖片來源/時光網

人要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動畫電影也不例外。從迪士尼早期經典動畫《白雪公主》到今年夢工廠出品的《功夫熊貓》,作品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皆大歡喜的結局,總能營造一些讓人嚮往的情景。例如去年的《料理鼠王》,只要有夢想,老鼠也能當廚師。片中除了有搞笑的鏡頭外,同時也傳達出友誼和親情的重要。早前的《星際寶貝》同樣也帶出情感的真諦,讓史迪奇領悟到關懷的重要,實現夢想之外,還得有關懷之心,讓觀眾思考道德的重要。而《功夫熊貓》所傳達給觀眾的意念是,追求夢想的同時也得考慮身邊的事情,以及在現實生活中是否能實現。

當西方動畫遇上中國功夫

《功夫熊貓》是DreamWorks SKG(譯稱夢工廠)自《史瑞克3》後的另一部佳作,且受到關注的一部動畫電影。《功夫熊貓》的導演是約翰‧史蒂芬森和馬克‧奧斯本。從約翰‧史蒂芬森的作品《自豪的爸爸》和現在的《功夫熊貓》中可以看出現今的CGI(computer-generated images,電腦影像)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雖然《功夫熊貓》和其他《功夫系列》電影一樣,內容都是以傳統武術為主,但《功夫熊貓》是以三次元(簡稱3D)的動畫方式呈現。動畫裡的角色動作精緻又生動,甚至和人一樣可以打出整套功夫招式,這樣讓人滿足視覺享受的精緻動作是以前動畫技術不可能做到的。《功夫熊貓》在今年暑假上映,票房相當亮眼,在全球創下6億2600萬美元的票房。因為這樣卓越的成績,夢工廠打算製作《功夫熊貓》續集,而電影將在2011年製作完成,到時是戴眼鏡觀看的3D立體電影。

當圓滾熊貓碰上蓋世五俠

然而《功夫熊貓》故事內容以遠古中國作為背景,熊貓阿波在麵條店裡工作,整天發白日夢的他想成為一個武功高強、並且可以與功夫界的大人物進行一場巔峰之戰的高手。然而在一場為了驅逐太郎的比武之時,阿波陰差陽錯的當選了「龍之戰士」。身材圓滾滾、有點遲鈍又惹人愛的阿波,一點武功都不會,真的是龍之戰士嗎?烏龜大仙認為,「世上沒有意外,只要你相信,一定能成功。」雖然阿波自己也不敢相信,但是熱愛功夫的他,也想嘗試這次的機會並想證明自己是真的可以,而不是僥倖的當選。

在《功夫熊貓》裡,五位大師對熊貓阿波都持著各種不同的態度,其中有一身正氣、英勇威武的老虎大師將阿波看成一個名副其實的笑話;仙鶴大師是最具「母性」的一位,他很同情阿波;友好、頑皮又熱心腸的猴子大師則一副看好戲的有趣神情;聰明的螳螂大師,他對阿波的現狀感到無奈,都會暗中協助阿波;毒蛇大師雖然給人印象是稍微輕浮,因此對阿波的態度就如她善變的性格一樣,不太明朗。一方面他們各代表著不同的中國傳統拳法,虎拳、鶴拳、猴拳、螳螂拳、蛇拳,而熊貓阿波則代表的是太極。這些活潑有趣的肢體動作,一一呈現在《功夫熊貓》裡,讓觀眾一飽眼福。

當搞笑劇情融入深遠意涵



阿波師父以食物激發阿波。圖/網路來源
阿波和師父以武功搶奪包子 。圖/網路來源

故事除了有趣、搞笑和壯觀場面外,還讓觀眾感受到歡樂的同時又可以傳達教育意義。從《功夫熊貓》裡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不可貌相」。熊貓阿波雖然胖胖的,但是他有他的長處,因為世界上沒有所謂的完美。阿波的師父也不例外,他雖有一身好武功,但是卻因為過去的失誤一直無法釋懷。因此《功夫熊貓》從中又帶出一種意涵,做每件事情時,只要有信心、真正用心過,一定可以得到自己所期盼的。因為人們自以為可以掌控任何事情,其實不管做甚麼事情,都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另一方面,阿波師父因材施教,把阿波訓練成一個擁有足夠武功技巧的龍之戰士,因為他相信,只要自己願意引導阿波、教育他、信任他,說不定有成功的一天。因此以「食」為導線,誘發阿波的潛能,希望他從中領悟到功夫的精髓,而打出一番好功夫。
故事的尾端,阿波得到龍之神旨,但「神旨」裡空無一字,確是一張紙面可反照自己的神旨。阿波不知道神旨的意思,但是還是捨命保護和平谷,甚至不讓惡毒雪豹太郎得到神旨。而太郎二十年來朝思暮想就是想要得到神旨,成為龍之戰士,卻沒想到復仇換來的是一張空白紙,而且還打不過一隻胖熊貓。其實神旨已暗喻,想要傳達的意思是「自己」,勝利是自己,敵人也是自己,一切歸於自己的心。但是神旨的真正寓意到最後都沒有呈現出來,轉而拋給觀眾去思考。

當中華文化反被西方發揚

一部好的動畫當然少不了有音樂的襯托,讓觀眾容易進入故事的氛圍。而《功夫熊貓》的主題曲是運用七十年代的經典迪斯科名曲〈Kung Fu Fighting〉(譯稱功夫)。尚未看到這部動畫的觀眾,都可以通過音樂,了解這整部影片在快速的切換中營造出一種出人意料的喜感。聽《功夫熊貓》的配樂和看這部動畫的時候,情緒都會處於活躍的狀態,同時可以成功地捕捉觀眾的注意力。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功夫熊貓》的動畫題材取之於中國文化,製作卻是西方人。在華人電影圈裡有許多功夫片,但是卻沒有自己的功夫動畫。過去常見的都是神話類的動畫,僅表現出夢幻感,沒有像《功夫熊貓》那樣打得虎虎有生氣、拳拳到肉的感覺。而夢工廠趕上今年奧運的中國熱,運用了本身已經成熟的動畫技術,奪得以動畫為中國武術文化代言的機會。這不禁令人深思,中國傳統文化最後卻由西方人把它發揚光大,恐怕不是中國人樂見的。

 《功夫熊貓》的預告片。來源www.youtube.com

記者 鄭秀芳
我是秀芳。 我是一個不善於說話的人,總是愛聆聽。 如有不感興趣的東西,總不會浪費時間在那件事當中,甚至不想多看一眼。 不過如有需要協助,一定完成到底。 有時有點冷淡,大概和生活環境有關吧! 一個人在外頭,沒親人在身邊,什麼事情都要自己決定和處理。 另外,我是一個不喜歡出去玩的人,因為在台灣那麼多年漸漸地失去玩的心。 加上我是一個習慣把全部事情都做完才能安心去玩的人。 現在最大目標是,順利將電子報修過,好讓我安心的去考TOPIK。 向我的夢想前進~~
記者 鄭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