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期

實況遊戲 商機與爭議

實況遊戲潮流興起,改變了遊戲產業,吸引大量商機但同時也隱藏了些許疑慮。

實況遊戲 商機與爭議

記者 邱琨皓 文  2017/03/12

近年遊戲產業的行銷和運作方式多了不同的管道,包括電競選手、電競模特兒,當然還有新興產業──遊戲實況主。這個後來居上的職業,多少改變了遊戲產業的結構,然而其蓬勃發展的原因並非偶然,背後也有著爭議和值得省思的地方。


Twitch提供實況主一個平台,可以分享遊玩的過程。(圖片來源/Twitch截圖
 

新興遊戲產業 吸引大眾投入

與傳統的電競選手不同,遊戲實況主需要具備的能力並不難,不需要高超的操作技巧和專業的遊戲剖析,只要擁有不錯的電腦和網路,再搭配麥克風,任何人皆可以成為實況主。由此可見實況的入行門檻並不高,所以該如何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是一位實況主需要思考的,面對一個進出極度自由的市場,展現自己獨特的風格反而是首要的原則。

以知名遊戲實況主PewDiePie為例,他擁有的訂閱人數高達5400萬,是所有YouTube頻道裡最多的,甚至超過YouTube的官方頻道,每支上傳的影片少則300萬人,多則2000萬人觀看,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PewDiePie的平均年收入高達400萬美金。除了廣大粉絲的支持之外,媒體也透過報導與他相關的新聞吸引觀眾,像是他獲得瑞典社會之星獎、慈善捐款,以及他在影片裡面的言論。當他被問起為何會如此成功,PewDiePie自己在影片裡說道:「成名的契機應該是我上傳一系列的恐怖遊戲,但起初我也不知道為甚麼,人們就是愛看。」會如此受大眾喜愛,正是因為他獨有的風格,完全不修飾的言語和誇張的反應,讓PewDiePie在競爭激烈的實況產業中獨領風騷。

提到遊戲實況主的收入和工作環境,許多人無法理解為何只要宅在家裡就能月入10萬甚至更高。然而有利就有弊,雖然可以自由選擇工作時段,但卻需要具備對遊戲產業的敏感度,知道觀眾想要看甚麼,知道哪款遊戲既熱門又值得實況。Twitch也就因此而誕生,作為一個遊戲分享平台,Twitch提供給實況主的不只是展示平台,也是賺錢的管道,只要有粉絲訂閱就能有收入,還可以透過贊助來擴大財源。而實況主要做的,就是定期更新吸引更多的粉絲前來,久而久之建立自己的品牌,遊戲廠商與廣告代言也就接踵而至。

台灣遊戲實況主「亞洲統神」就是如此,雖然他在Twitch上毫無拘束、辱罵網友的形象引起不少爭議,但鮮明的特色也為他吸引許多粉絲,旺季時年收入高達300萬台幣。隨著實況產業的興起,遊戲和娛樂公司也開始跟這些實況主簽約,比照藝人經營,一方面可以推銷遊戲產品,一方面可以吸收更多的顧客。


亞洲統神在遊玩的同時,可以透過聊天室和粉絲互動。(圖片來源/Twitch截圖
 

依賴社群互動 難免譁眾取寵

實況主每天除了玩遊戲之外,還要面對各式各樣的玩家,所以社群經營就顯得格外重要,而這也是Twitch重視的區塊。透過簡單的聊天室和捐贈系統,實況主可以在玩遊戲的同時和粉絲們交流,討論遊戲、聊聊生活趣事,觀眾取向也就漸漸成形,組成一批忠實的老顧客。遊戲實況主的影響力是日積月累的,達到一定程度後,甚至可以超越藝人,並且可以開設自己的粉絲專業,進一步的分享實況主的一切事物。

以PewDiePie為例,起初他只單純玩遊戲,而近年慢慢形成複合型的主題,除了玩遊戲,他也會談談自己未來的規劃、遊戲產業的現況,以及媒體的種種輿論,並且有粉絲為他設計衣服、公仔拿去販賣並捐給公益機關。儘管PewDiePie會在影片裡批評遊戲,但廠商還是願意贊助他,因為在實況的同時,還可以了解到玩家們對於這款遊戲的想法和建議,效果比過去的市場調查更加直接和快速,也提高準確度。

由此可見觀眾的力量和社群媒體的影響,對於實況主來說是多麼的龐大,然而許多實況主都會有一個煩惱,自己想呈現的內容和觀眾想看的不同,該如何取捨委實是一大難題。因為有實況主坦承,包括PewDiePie,曾經實況不想玩的遊戲,但為了迎合大眾必須裝作很開心很投入,以此來吸引大眾。原本應該有的程序反而顛倒過來,變成粉絲在決定實況主呈現的內容,而漸漸地變得過於大眾化,缺乏個人特色的結果,就是被產業洪流所淘汰。
 

實況爭議四起 反思主流抗衡

除了迎合大眾的普遍現象之外,女性實況主的實況風格也有定型的趨勢,為了吸引更觀眾訂閱或捐款(俗稱斗內,意指給小費),她們會刻意穿得清涼火辣,到後來甚至變成色情。而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只要在線上的粉絲都會第一時間接收到。甚至只要在YouTube搜尋關鍵字就能看到毫無修剪過的版本,成為現下無法有效解決的問題之一,因為除了刪除影片之外,沒有相關法律可以約束。

綜觀上述所提,實況主的影響力經由社群互動傳播出去,影響力不容小覷,所以主流媒體對於實況產業的態度並不友善。一來是他們行銷的方式多元,並且更直接地和觀眾互動,造成主流媒體觀眾的流失;二來是他們闡述主流媒體的醜陋面,踩到了底線。最近PewDiePie在國外引起軒然大波,他在一部影片裡開了一個非常嚴重、有關於希特勒和猶太人的玩笑,即便當下意識到錯誤之後立即道歉,然而各大媒體知情後便斷章取義,控告PewDiePie是納粹支持者等,一篇篇報導都在指涉他的行為應該受到法律制裁。對於這件事情,除了PewDiePie之外,還有很多YouTube實況主粉絲們站出來為他發聲,證實了主流媒體一如既往地對實況主的施壓。雖然激烈的輿論吸引很多民眾注意,新聞炒作也如預期般轟轟烈烈,但無法否認的是,這群遊戲實況主的影響力,已經能和主流媒體相提並論。

事實上,YouTube去年也做了類似的舉動,由於實況主們粉絲廣大,甚至彼此會互相站台,導致訂閱人數被少數人佔據著。於是YouTube為了顧及利益另闢方法,透過減少影片的曝光率來平衡觀看人數,讓其他與自己訂閱頻道不相干的內容,能夠出現在觀眾面前,此舉引起眾多訂閱者和實況主的不滿,顯示出主流媒體對實況主發難,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PewDiePie近期發布影片,感謝粉絲的支持並探討媒體的現狀。
(圖片來源/
YouTube截圖

雖然實況產業仍存在諸多疑慮,包含色情與暴力,但它的影響力卻不可忽視。影片分享平台與網路直播的出現,讓點閱率與觀看數得以量化,不但擴大了市場規模,也讓遊戲公司得以藉由實況主行銷自家產品。台灣也是如此,自從台北暗殺星小隊在國際電競比賽拿下冠軍後,越來越多人認可遊戲產業的發展,可以說實況產業在其中確實具有存在價值,也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記者 邱琨皓
男:為了今晚的約會我整整存了一個星期 女:真的嗎?可是這餐不會很貴啊 男:我不是在說錢
記者 邱琨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