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期

影視文創 台灣民俗品牌力

對於台灣宗教信仰的底蘊多采多姿,結合傳統民俗的流行影視與創意產業,將是打造台灣文化品牌的重要力量。

影視文創 台灣民俗品牌力

記者 何書馨 文  2017/03/12

苗栗縣通霄鎮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於近日圓滿結束,為期12天的徒步進香活動吸引超過兩萬名民眾共襄盛舉,大批信眾不畏寒冷風雨跟隨著媽祖出巡繞境,排場之盛令人大開眼界,也讓人見識台灣民眾對宗教的熱忱不容小覷。

 
白沙屯媽祖前進換轎地時的空拍影片。(影片來源/YouTube


慾望與希望 何謂民間信仰

台灣文化的包容性使得民間宗教具有多元色彩,在一個神殿中可以同時供奉不同的神明,不論是儒家倫理、佛教慈悲、道家儀式或是自然崇拜,都能在台灣的廟宇中看見融合的景象。這些神祇傳說多半與先民渡海來台以及原鄉信仰有關,如媽祖崇拜、三山國王,有時也會將具有高尚節操之歷史人物神格化並供奉於廟中祭拜,如孔子、關公等,成為台灣特有的民間信仰體系。

民間信仰以人為本,人們會到香火鼎盛的廟裡拜拜,大多專注於祈求個人的健康、財富、心願等,渴望能獲得神明幫助。根據維基百科,民間信仰是台灣最大的信仰人口,全台各地皆有盛行的神明祭典,每逢重要節日更有許多民俗傳統活動舉辦,民間信仰之於台灣社會與庶民生活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民間信仰相信人和神、靈可以透過靈媒相通,道士和乩童為了證明自己有神明附身的真實性,常常會以過刀橋、睡釘床等方式來證明自己擁有法力。隨著科技進步與時代變遷,相關的儀式雖被認為是迷信,但老一輩的台灣人對於傳統民間信仰的依賴程度深,信徒被故弄玄虛的假靈媒誆騙錢財的新聞層出不窮,人們在向神明祈求保佑的同時,也必須具備理智的判斷能力,才能真正獲得心靈的救贖。
 

魔法消弭人鬼之界 陣頭帶起民俗藝術

1998年,一部由台灣本土自製、製作預算高達4000萬的動畫片「魔法阿媽」,是台灣民俗文化的最佳代表作。故事以台灣人熟悉的民間信仰為背景,描述擁有陰陽眼的阿嬤與來自都市的孫子豆豆之間所發生的衝突及情感。電影中的阿嬤能和看不見的鬼神溝通以及幫忙死者引魂,屬於靈媒的角色。

在台灣人的觀念裡,我們常將鬼魂稱作「好兄弟」,於農曆七月時舉辦盛大的普渡活動,並準備豐盛的食物款待他們,而在電影中也將這些鬼魂刻劃成具有情感的好兄弟,並透過豆豆與鬼魂朋友之間的互動,凸顯台灣人的熱情與關懷。「魔法阿媽」在國際電影節得獎無數,也曾入圍台灣第35屆金馬獎最佳動畫片。當時此片在台灣大受歡迎,得獎呼聲極高,然而卻被金馬獎評審認為怪力亂神、兒童不宜,最佳動畫片獎項因此從缺,此舉重挫當時台灣動畫的發展士氣。


電影製作記錄集《魔法阿媽 我把阿媽變卡通了》封面。(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一般廟會活動經常會看到如八家將、宋江陣等陣頭的表演,而這些源自於民間的「陣頭文化」,多由信眾自發性組成,是神明出巡的駕前隊伍,其多彩多姿的表演是舊時農業社會的主要娛樂。提及陣頭,多數人不免對其抱持著負面印象,例如逞凶好鬥、幫派分子、吸毒等不良行為,然而卻是台灣最基層的藝術。

2012年,由導演馮凱所執導的國片「陣頭」上映12天即達破億票房,故事以台灣傳統廟會活動中活躍的「陣頭文化」為題材,描述陣頭藝術在傳統與創新之間的衝突和改變。此片改編自真人真事,原型來自於台中的九天民俗技藝團,團長許振榮帶領團員將陣頭改革創新,企圖扭轉大眾對於傳統陣頭的負面形象。2012年時九天民俗技藝團甚至登上紐約林肯中心的舞台演出,將陣頭從民間廟會轉變為藝術表演,是成功帶起台灣民俗信仰成為文化藝術的代表者之一。


陣頭劇照。(圖片來源/陣頭粉絲專頁

 

返校與通靈少女 打造台灣新文創

台灣原創恐怖推理遊戲「返校」,年初甫發售即登上遊戲銷售平台維爾福公司(Steam)台灣區的銷售排行榜冠軍,遊戲以1960年代的戒嚴台灣為背景,劇情結合白色恐怖、家庭問題、民俗禁忌還有社會議題,甚至融合台灣民俗文化,如符咒、佛桌、腳尾飯、城隍廟、七爺八爺等,遊戲畫面也精心設計戒嚴時代校園裡會出現的軍政宣傳標語,外國玩家可以透過遊戲感受到台灣獨有的傳統民俗信仰與白色恐怖歷史,成功行銷台灣文化。


「返校」遊戲劇照。(圖片來源/鍵盤大檸檬

今年4月公視與HBO Asia合作的全中文原創影集「通靈少女」即將上映,全劇以台灣宮廟文化為主題,演員郭書瑤在劇中飾演靈媒少女,掙扎於白天的校園生活與晚上的宮廟仙姑一職。她雖然很期待能擁有一般少女的平凡人生,卻因為其特殊的通靈能力而必須協助信徒問事,甚至因此在這過程中看盡世間冷暖與人性百態。「通靈少女」為目前HBO Asia在亞洲拍攝的劇集中唯一全中文演出的,可見台灣的傳統民間信仰具有相當大的文創力與影響力,更有其經濟潛力。


通靈少女預告片。(影片來源/YouTube

這些作品的共通點皆是希望能將台灣傳統信仰結合文化產業,並透過媒體的力量將台灣的軟實力擴散至全世界,進而形成台灣獨有的文化品牌,民俗信仰融合於影視娛樂的作品將會是台灣在地文化向外推廣的一大步。
 

建立台灣品牌 發揚傳統民俗文化

台灣具有發展宗教觀光的潛力,許多外國觀光客都會到台灣著名的廟宇朝聖,如台北的龍山寺、台中大甲鎮瀾宮等,雖然目前僅有少數宮廟能成功將宗教活動發展成大型文化節慶,但國家整體在推廣宗教觀光的規劃上仍有許多待解決的問題,像是必須設法將各地宗教文化資訊集中,以及解決當前台灣觀光速食化而少有深度介紹民俗文化的旅遊行程。倘若能成功將台灣獨有的傳統民俗結合文化創意產業,就有機會將在地文化推至國際舞台,帶來永續發展的觀光效益。

記者 何書馨
天秤座B型,清澈的眼裡黑白分明,卻選擇用溫柔理解這世界。擅長於平凡中尋找偉大之處。願歲月靜好,窗台上的薄荷愜意生長。
記者 何書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