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工業 遊戲開發知多少
虛擬工業 遊戲開發知多少
記者 何肇耕 文 2017/03/12
1952年世界第一款電子遊戲問世後,人們逐漸發掘電腦程式應用在娛樂上的可能性,經過不斷改良,至今無論遊戲性、畫面的聲光效果、遊戲內容或劇情,帶給遊戲玩家的震撼與感動,已經遠遠超過了當初人們對於電子遊戲的想像。
開發遊戲可謂一種虛擬的製造業,但它並不從原物料加工、而是由遊戲開發工程師們「無中生有」,因此付出的時間與心力成本也是相對高出許多。
萬丈高樓平地起 眾志成城做遊戲
比起以前的開發者只能使用不可靠的電腦處理系統,現在的遊戲開發者是相對幸運的。無論專用的遊戲機或是電腦,從處理核心到顯示卡、這些硬體的性能在最近20年內得到了飛躍性的進展。一款好的遊戲開發系統除了要夠穩定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夠有效將硬體的性能徹底發揮、提供給遊戲玩家最細緻的畫面、最順暢的遊戲速度。
遊戲開發系統若出自知名廠商,價格動輒幾百萬以上,但這並不代表只有最貴的遊戲開發系統才能做出好遊戲。對於開發者來說,選用熟悉或容易上手的系統更有幫助。
再來就是遊戲開發的靈魂人物,負責編寫遊戲程式的工程師。遊戲工程師們組成團隊,接受遊戲出版商的契約並製作遊戲,出版商則提供酬勞。另外,則有些遊戲出版商會選擇收購或培養自己的遊戲製作工作室。
但有了遊戲開發系統與工程師後,也僅能做出一行行難懂的電子程式語言。遊戲畫面或立體模組設計需要美術繪師與設計師;遊戲音效與音樂需要專業的音樂作曲師;也需要公關與行銷團隊負責推廣;最後則需要遊戲測試員不斷試玩與尋找遊戲漏洞,才能讓遊戲的完成度更高。
雇用或委託這些專業人士需要龐大資金,且從遊戲開發到最後銷售與營收獲利,需要很長的時間,遊戲大公司有充裕資金,相較之下比較有能力支撐,但對遊戲獨立開發者就是一個考驗了。
理念與利益 開發與經營的共同課題
以遊戲平台而言,家用遊戲機的競爭在最近15年內可說是最白熱化。與電腦相比,遊戲機在硬體上針對遊戲畫面、效能進行了強化,電腦對於遊戲的硬體支援就不如遊戲機來得優秀。
其實早在任天堂的Wii系列、索尼的PS系列、微軟的Xbox系列之前,已經有許多遊戲機被市場淘汰。如今這些遊戲機廠商都想在電視遊戲機市場獨大,為了吸引更多消費者勢必要開發更出好的遊戲、或是爭取遊戲開發公司,選擇他們的遊戲平台進行開發。為此,遊戲主機彼此的利益競爭從主機市場本身延伸到了遊戲的開發。
大型遊戲公司有比較多的開發資源,相對地也有比較多的開發成本與開發限制,例如與廠商間的合同契約。比較之下,小型遊戲開發工作室人力精簡,往往也能做出令消費者眼睛為之一亮的名作,甚至能夠在某些遊戲領域中技壓大型公司的作品。
對於遊戲大廠來說,花一筆資金將這些有潛力的工作室收購是個不錯的想法。但過去有些收購遊戲工作室的案例結果並不盡理想,不乏工作室被收購之後內部開發工程師被分拆到不同部門、或是在接下來的開發過程受到遊戲公司的強力干預,最後草草解散的例子。
西木工作室(Westwood Studios)在即時戰略遊戲中素有盛名,
卻在被美商藝電(Electronic Arts)收購後風波不斷並解散。(圖片來源/Moddb)
對於遊戲開發者來說,做遊戲的目的除了營收之外,在遊戲當中堅持自己的風格也同等重要。但是對於遊戲公司而言,為了能夠將公司營收最大化,會對遊戲內容有所干涉,例如將合作廠商的標誌置入遊戲畫面中。開發者與公司都各有其立場。
於是在最近10年內,以小團隊甚至個人製作遊戲的風潮開始浮現,也就是獨立遊戲開發者。他們所追求的遊戲開發就是能夠不受束縛、自主性高。
台灣遊戲 力爭世界矚目
台灣在20年前也曾熱衷於電腦遊戲的開發,不過在成本與收益的考量,與遊戲盜版的影響下,台灣許多的遊戲公司逐漸以代理為主,購買外國知名遊戲版權,並在台灣以代理商的形式進行在地化經營。
這樣的遊戲生態統治了台灣的遊戲業界將近10年。然而近年的手機遊戲與攜帶型遊戲以低開發成本、低開發門檻等特性崛起,產生了獨立遊戲開發的熱潮,而台灣的遊戲開發也在這波熱潮中重新抬頭。
在手機行動應用程式(mobile application,簡稱APP)上,台灣的使用人數與APP開發的相關人員數量相比,開發人員的比例在世界上算是相當少的。手機遊戲開發看似低成本高營收,但實際上手機遊戲的營收幾乎都集中在少數有名的遊戲,絕大多數的手機遊戲根本賺不到錢、甚至許多遊戲大多數玩家根本沒玩過,因為手機遊戲實在太多了。
而在電腦遊戲方面,獨立遊戲風潮同樣在電腦上爆發。台北遊戲開發者論壇(TGDF)幾年前還只是一個小型的集會,如今已成為台灣重要的遊戲產業峰會之一。在免費遊戲充斥的今日,遊戲業界競爭的程度可想而知,但這絲毫不影響對於開發遊戲懷抱著夢想的年輕開發者們。最近幾款由台灣人製作的遊戲在Steam等平台上大放異彩,激勵著台灣人的遊戲夢,也讓世界看見了台灣。
《返校 Detention》獲得2017台北國際電玩展獨立遊戲最佳設計獎,在Steam平台1月銷售量為全球第3。
(圖片來源/遊戲官方網站)
台灣的遊戲人口與遊戲市場相對較小,以遊戲營收考量,將目光放到世界是必然的。幸運的是,現今的資訊流通方便,好作品一定會被看見。電子遊戲開發是一種產業、是一種商業投資、也是一種熱情。台灣是否能夠抓住遊戲開發熱潮的機會,重回世界遊戲生產的一席之地,答案現在才正要開始揭曉。
記者 何肇耕
你好!我是人畜無害的大學生! Hello! I'm a harmless college student! こんにちは! 私は人畜無害の大学生です! Hola! Soy un inofensivo estudiantes universitario! Здравствуй! Я безвредны студен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