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性時裝史 百年風尚
本表以雜誌排版形式濃縮近一百年來台灣女性的服飾風格流變及軌跡。
台灣女性時裝史 百年風尚
記者 陳昶安 文 2017/04/23
(圖片來源/陳昶安製)
服飾的存在除了實用性外,也是人們用以表徵身分、心境、喜好及品味的一種證明。無論是過去或現在,台灣婦女衣著風格的流變主要受外來文化影響最多,從最早期的漢人傳統服飾;到後來引入本島的中式旗袍、改良式旗袍;再至美軍駐台時強行注入的美式文化,帶入了時尚的概念與洋裝、迷你裙等服裝版型;以及近幾年強勢的日韓系風格。另外,以產業面而言,從一開始訂製風氣盛行的裁縫店時代,到晚期政策導向出口擴張後,成衣業外移、百貨業進駐,無不強勢改寫了消費模式。品味文化的養成與轉型常常是日積月累的,但文化的傳遞是軟性的,時至今日,台灣女性在本土時尚史近百年的風尚中,除了常見聲名遠播的本土設計師外,素人的品味素養也在時代洪流中找到了獨有的定位。
資料來源:臺灣女人、《台灣服裝史》、《時尚的樣子—不服輸的台灣衣裝史》、《母親的六十年洋裁歲月》
![]() |
記者 陳昶安
舞齡十一年,夜行性,容易過敏, 喜歡漂亮的東西和長得好看的人; 興趣是戀舊、感受、愛人與被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