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併的格鬥 巴西柔術
中西合併的格鬥 巴西柔術
記者 卓業軒 文 2017/05/21
巴西柔術(Brazilian Jiu-Jitsu),依據日本上古柔道的制伏原理,起源於十九世紀巴西格雷希家族,為一種以利用身體槓桿原理為基礎,善用關節技與地板搏鬥技巧控制對手的現代武術。
巴西柔術的技巧與策略著重自衛與實戰應用,尤其適合在街頭格鬥中,透過近距離接觸當下移動身體取得控制姿勢,便能輕易將對手摔下地板,在進行攻擊手段。此種依據科學原理的搏鬥技巧使身材矮小者也可以成功制服襲擊者,在美國、巴西等西方國家廣受歡迎,在去掉具危險性的動作後,發展為一項適合全年齡學習的競技運動,同時本身也是日本綜合格鬥技的源流。
道館懸掛的養正館武道(Yoseikan Budo),為歷史悠久的一門日本武術概念,也是後來巴西柔術、日本綜合格鬥、與法式搏擊的起源。(照片來源/卓業軒攝)
雷風旗幟背後裝載的武術思想,可看出巴西柔術與日本上古武術在發展上概念相承的痕跡。
(照片來源/卓業軒攝)
巴西柔術重視透過關節技移動身體,在街頭搏鬥常見的肢體接觸情況下取得優位控制姿勢,再透過近距離的推扭力量制服對手。(照片來源/卓業軒攝)
改良傳統日本柔道,巴西柔術強調地板戰,透過槓桿原理制服對手後便可輕易進行攻擊。
(照片來源/卓業軒攝)
學生廖翔(右)練習柔術中的大外割動作。(照片來源/卓業軒攝)
楊學長(左),示範街頭搏鬥中常見的擒抱,並解釋如何掙脫。(照片來源/卓業軒攝)
學生廖翔(右)利用內腿原理破壞對手平衡,再過肩摔將對手拖向地板(照片來源/卓業軒攝)
楊學長(右)與學生廖翔(左)靠牆練習身體平衡與踢腿動作。(照片來源/卓業軒攝)
館內配有日本傳統兵器,佐證巴西柔術為中西合併下的產物。(照片來源/卓業軒攝)
養正館黑帶二段的館長盛士翰先生,在2014年取得日本拔劍道聯盟的三段劍士證書。(照片來源/卓業軒攝)
![]() |
記者 卓業軒
台中都市人,運動與攝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吃吃美食看看電影,喜歡到大自然走走看看,親近更多國內外不同人、事物與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