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期

《賭命法則》 運氣左右致勝關鍵

??

《賭命法則》 運氣左右致勝關鍵

記者 羅兆恆 文  2008/10/26

《賭命法則》  電影海報           圖片來源:IMBD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咱們東方的俗諺一向溫馨有餘而邏輯不足,試想看看,這句俗諺若轉換到西方人的嘴裡會變成什麼樣?「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人既遭大難能不死,必定運氣本來就很好。」後福算得什麼?連死亡都能逃避了,人生豈能不無往不利?運氣不就是比錢財權勢一切的一切都更為珍貴?於是西方人想著想著,便著手拍了部電影,談賭博,比運氣—《賭命法則》贏家就代表運氣比任何人都好!

 

犧牲運氣的賭命遊戲

《賭命法則》在劇中做了兩個天馬行空的設定:「運氣」可以透過吸取來累積並且成長,運氣較好的人可以吸收別人的運氣,所以大難不死的人往往就是在不知不覺中把周遭罹難者的運氣都吸走。當年從德國集中營裡存活下來賭場大老板Samuel是世界上運氣最好的人,為了維持頂尖的運氣,他以他的性命與驚人財富為賭注,設下重重挑戰遊戲,讓擁有好運氣的人來參加,再一一吸收他們的幸運。其養子Federico—在大地震奇跡生還的人—在無法忍受Samuel的專橫而想要自立門戶時,不料反倒被吸去運氣,變成倒楣鬼一名。Federico為了報仇,四處找尋擁有好運氣的人。搶匪Tomás搭飛機跑路卻遭遇空難,僥倖生還卻在醫院中被曾在車禍生還的女警Sara扣押。Tomás需要Federico的資金幫助落跑,Federico則希望利用Tomás兩億分之一存活率的超級好運來對付Samuel。於是兩人就一面逃離幸運女警Sara的追蹤,一面挑戰危險的幸運遊戲。

簡言之,劇情乏善可陳。就好像一則曖昧的寓言,搔到智慧的癢處卻棄之不理,隨意帶過。這種不嚴謹的寓言且當成童話吧!大題小作,把大哉問題關入復仇這座小小宮殿裡。運氣作為電影的題材並不罕見,處理得優秀卻是不多。近期如伍迪‧愛倫的《愛情決勝點》或俗不可耐的《幸運之吻》,都能發現這個抽象的題材。《愛情決勝點》顯示了當代社會的無理且殘酷,一切井然有序的制度看似無懈可擊卻能只憑著運氣在其中縱橫來去,運氣是巧合而命定的。然而《賭命法則》的運氣,相較之下則顯得狂想而虛無,在空洞的情節裡扮演著「力量」(force)的角色,只是取代了槍、劍的符碼,鄙視生命如遊戲,用嚴肅令人發笑。西班牙新銳導演璜‧卡洛斯‧佛瑞斯納迪歐(Juan Carlos Fresnadillo)2002年的首度長片《賭命法則》,真不知讓人如何解讀。

 

追求勝利的空虛乏味

憂鬱內斂的色調,閉鎖在一個個晦暗貪婪的房間,賭局在其間展開,缺乏理由與規則。每個參與的人擁有的運氣都足以讓他們獲得無盡的錢財與權勢。然而,每個人卻仍然要賭,即便賠上手指頭也不足惜。賭局卻只是這樣:在頭上塗糖漿,看看蟲子落在誰的頭上。這是Tomás第一次參與的運氣遊戲,獲勝之後輕鬆得到了豪宅與跑車,就這樣愛上了勝利的感覺……年輕的Tomás從被動地參與運氣遊戲,轉變到了積極享受勝利快感的狂人。卻在下一場比賽因為「驕傲」而輸掉了挑戰Samuel的機會,也輸掉了女朋友的運氣,讓女朋友陷入極度倒楣當中。最後努力奮發向上,為了愛情勇敢出擊,打敗了魔王Samuel。導演這不是自打嘴巴?「驕者必敗」、「真愛無敵」等元素影響了運氣的客觀與神秘,也降低了整部片的水平。

然而以上是劇情,以下也是劇情:「恐懼才能使人有成就,真正的鬥牛士怕的不是失敗,怕痛的恐懼應是來自你自己,還有圍繞在身邊的助手們。這種恐懼會讓你在鬥牛中找到真實感。」這是與Tomás競爭的鬥牛士的一段台詞,講述他最後因為過度好運而從來沒有牛能撞到他,缺乏恐懼而放棄了鬥牛,轉而熱衷於運氣的賭博,繼續追求勝利與會輸的可能。Federico最終報了仇,卻空虛地坐在Samuel的屍體旁邊,靜靜地吸著煙。跳出了所有鬥爭的慾望,非關運氣,非關勝負,呈現了影片難得一見的寧靜與沉思。讓人回想起之前所有荒謬的橋段,所有的愚蠢與牽強的設定,就在那一刻,覺得所有角色聰明了起來,整部片天才了起來……這種厭世與浮士德式的質疑,大剌剌地挑戰存在價值與圓滿人生的定義,真希望這不是影評者的過多詮釋。

 

精湛細膩的動人演技

愚蠢與天才並置,這部片子的思想不值得辯論。且談談演員吧!飾演Federico的尤西比歐‧彭塞拉(Eusebio Poncela)精彩非常!出生於西班牙的馬德里,從影逾30年,曾奪得「葡萄牙電影節」和「紐約拉丁美洲電影節」的雙料影帝。之後更與名導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合作電影《鬥牛士》(Matador)及《慾望法則》(La Ley del Deseo)。他在《賭命法則》中隨著劇情推演而逐漸深化的內心透過眼神與細微的手指動作,成功蠱惑觀眾認同其荒謬而執著的生命價值,表演起來輕描淡寫,卻在極輕之輕中重現了該角色的矛盾悲劇,這樣的演出使他獲得西班牙「哥雅獎」的最佳男主角提名。

片中另外一位大牌演員相信大家並不陌生:麥斯馮西度(Max Von Sydow)飾演Samuel。瑞典的馮西度是大導演柏格曼(Ingmar Bergman)的愛將,從1957年的《第七封印》開始,便經常在柏格曼的電影裡擔任主角。演技不堪評論,早已昇華成一種氣質。把Samuel垂暮的霸氣與慈悲的邪惡詮釋入骨,成了一盞獨特色澤的燈光,懾人心魄。連他臉上的每一條皺紋都彷彿錯了位,與之前在《關鍵報告》裡的邪惡局長全然不似。

衝著這兩位演員《賭命法則》便值得一觀了,這便是運氣。觀賞了這部充滿矛盾的電影,是幸運不是?

 

記者 羅兆恆
這已經是一年多前的照片了,嚇死我也!歲月真不饒人 ! 如果一個人以這樣輕鬆的姿態看著照相機自拍,代表他不是看破一切,就是白目異常不通世務。 前者百分之百不會發生在年輕人身上的。   你會怎樣看自己呢?      
記者 羅兆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