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期

人生戰場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比利‧林恩:「這種感覺很怪,當有人來表揚你最慘的一天。」 李安用最平淡卻又最貼近人心的手法,描寫戰爭以及現實的矛盾。

人生戰場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李哲君 文  2017/10/01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改編自小說《半場無戰事》,描述十九歲的美國大兵比利‧林恩在伊拉克戰爭中,不顧四周槍林彈雨企圖搶救受傷的長官,此英勇的行為剛好被攝影機拍下,比利與他的B隊戰友們頓時成為美國英雄,並獲邀參加足球賽的中場嘉賓,然而離開戰場後面臨的卻是更殘酷的現實。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海報。(圖片來源/YouTube

戰場之下 血淋淋的現實

片中英雄從軍的背後並沒有什麼偉大的情操,比利‧林恩為了替因車禍毀容被未婚夫甩的姐姐出一口氣,砸壞她未婚夫的車,為了免除刑責便加入了軍隊。一個涉世未深的十九歲的男孩,對於人生還有許多疑問,卻在現實的追趕中被迫做出決定。回到家中,比利深愛的姐姐極力說服他退役,記者會上比利則遇見美麗的啦啦隊員,愛情的樹苗悄悄萌芽,一方面是親人真摯的關心和對愛情的憧憬,另一方面是同袍的情誼和使命感,兩邊互相拉扯著比利的心,彷彿要將之裂為兩半。

當眾人在球場開心的高唱國歌時,導演用短短幾秒的畫面,表現比利腦中閃過的戰場回憶、與女友共度良宵的幻想以及手足的請求,讓陷入兩難的比利不由自主的流下眼淚,令人看了於心不忍。簡單扼要的畫面沒有任何多餘美化,卻一幕幕打在觀眾的心上,當初展開這一切的原由,可能是阻止你繼續的最大推力,19歲的男孩對人生的期待,卻必須面對現實的追趕,《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並不只是傳達反戰思想,更重要的是反映比戰爭更殘酷的現實,也就是生命中的抉擇。生命中最大的恐懼的並不是死亡,而是不知道如何走下去,每個人的背後都有自己的故事,戰爭也許有中場休息,但現實沒有,這就是人生。

比利.林恩流下眼淚。(圖片來源/IMDB

以英雄為名的矛盾人生

在足球賽中場表演時,煙火以及誇張的聲光效果,令士兵們無法承受,戰後創傷症候群使他們對任何巨大的聲響或突如其來的動作,都會引發在戰場上的聯想及恐懼,因而做出傷害他人或異常的行徑。事後工作人員不但沒有去關心他們,還進而與他們發生衝突,而舞台下民眾私下對軍人自以為幽默的嘲諷,更踐踏了軍人對國家的付出。

B隊雖然被媒體大肆吹捧,然而實質上他們只不過是商業鏈中的一只棋子,隨時可以被犧牲。舞台上煙花綻放引爆了軍人戰後創傷症候群,更炸毀了士兵們對家園的美好想像,回到一般人的生活後,一切卻與期待有落差,再加上大眾對他們的不了解,顯得他們在戰後生活中的格格不入,相對戰爭之外的生活,充滿炮火的戰場好似才是他們的安身之處。

比利.林恩在中場表演時站在正中央不知所措。(圖片來源/IMDB

整部片便是建構在這些矛盾之上,在政府絢麗的包裝下,軍人有著雄壯威武的形象,然而事實上他們不過就是平凡人,跟大家一樣為了過更好的生活打拼。美軍在戰場上歷經大風大浪,卻無法忍受日常生活的喧鬧,《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少了一般戰爭片中壯碩的士兵,多了稚嫩的臉孔;少了充滿愛國情操的氛圍,多了對未來惶恐不安的情緒,揭露了我們不願意面對真相,許多事情並不是如表面上光鮮亮麗,再堅強的外表之下,都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最「真實」的電影 戰爭的意義

李安用最新的3D電影技術,每秒120格拍攝、4K的畫質呈現最真實的戰爭場面給觀眾看,比平常2K畫質高出八倍的畫質,清晰之程度連演員都禁止上妝,取而代之的是營養師所給予的嚴格飲食指南來保養皮膚,因為每個細微的皺紋、毛孔都看得一清二楚。相對於許多戰爭片中的戰爭畫面如《美國狙擊手》和《搶救雷恩大兵》中,常以主角的視角為主,在電影中觀眾是以較客觀的角度看著一切發生,而李安使用許多中景和特寫鏡頭,讓演員的動作表情清楚傳達每個情緒,當比利與敵人近身搏鬥,最後一刀劃上敵人的脖子那一瞬間,觀眾彷彿能感受到鮮血的溫度,寫實畫面令人屏息,而比利五味雜陳的表情,即使無法到特殊戲院觀賞最高品質,不需要任何音效的營造,內心的震撼有如身歷其境。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高畫質。(圖片來源/IMDB

李安一貫的用小人物的故事帶給我們省思,上演一個男孩最一般、最真實的職業軍人生活,懵懵懂懂的十九歲少年,對人生的困惑,面對人生的各種抉擇他該如何是好。相對同為戰爭英雄的故事《美國狙擊手》,描述一個極為愛國的天才狙擊手,用浩大的戰爭場面,搭配慢動作以及完好的聲光效果,深刻描繪戰場上的殘酷,並著重於軍人退役後的適應不良,主角被刻劃成真正的戰爭英雄供人崇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的戰鬥場景以戰爭片的標準而言可說是少之又少,較多的是他與一般人相去不遠的平日的寫照,然而演員到位的演技,配上恰到好處的畫面卻能讓觀眾更能體會一個軍人的真實生活。戰爭片中的大美國主義消滅殆盡後,愛情、友情、親情與自我之戰,比起壯闊的戰爭電影,反而深深的擊中了觀眾的心,創造了最強烈的衝擊。

這就是李安要傳達給觀眾的真實,戰爭是如此的殘忍,在利益當前的現實中,人們總是張著貪婪的五爪各取所需,當有人在戰場上為了生存搏命的同時,世界的另一端正歌頌著英雄故事,手裡數著白花花的鈔票,而軍人們到底為了什麼而戰?

挺身而出 活出自己的故事

我們時常為了迎合眾人或是所愛的人的期待下,做出違背自己心意的事,當這個世界所追尋的是總是多一點,不如試問自己,真的想要那一點點什麼嗎?面對商人欲廉價購買比利以及B隊的故事拍成電影時,比利說:「有時候有一點什麼,不如什麼都不要。」放棄金錢的誘惑,在別人眼中看起來也許是愚蠢魯莽的,但他換來的是軍人的榮耀和作為人的尊嚴。

電影的最後,以拍別人馬屁維生的經紀人在比利回絕了商人的提議後,面對比利也同時向觀眾說:「最困難的是作出決定,而職責在你。」在世俗的期待下,人們時常將上天予以的門窗一道一道關上,妥協於現實的洪流中,但人生本來便是由許多道路構成的,與其成為大家眼中的英雄,不如挺身而出,為自己抉擇,活出自己的生命故事。

比利.林恩決定繼續服役,拒絕姐姐的提議留下來。(圖片來源/Pinterest

在李安過去的作品當中,緩慢的節奏中,每個畫面皆是藝術,能吸引住觀眾看下去,但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可能為因應最新3D技術,觀看2D版本時,會有點抓不到畫面的重點,反而會使觀看者有些出戲,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不變的是,《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就如同李安的其他電影,靜靜告訴我們的人生就是不停的向前走,即使艱困、充滿挫折,沒有退路也不能重來,無論如何都要選擇向前進。

記者 李哲君
台南的孩子,足球是最美好的初戀,籃球是忘不記的心上人,羽球是一輩子的執著。
編輯 陳品文
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躺下
記者 李哲君
編輯 陳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