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期

跨越生死《半月交響曲》

為了慶祝海珊政權的垮台,馬莫被邀請到伊拉克參加一場音樂會,負責鬥雞的卡寇接到命令去載老音樂家及他的兒子們。小巴士行駛於山與沙漠間,路途艱辛,除了殘破不堪的道路之外,還必須得小心戰爭的侵襲。為了讓音樂會更順利,馬莫決定要讓聲音最美的女人荷秀加入演出,然而在伊朗卻是禁止女歌手公開演唱,他們只好在經過檢查哨時將荷秀藏起來,原本以為躲避過第一次的搜查便可以安然過關,後來卻被隊長識破,只剩下殘破的樂器、留下來的兒子及失望的馬莫。

跨越生死《半月交響曲》

記者 林潔 文  2008/11/09

為了慶祝海珊政權垮台,馬莫被邀請到伊拉克參加一場音樂會,負責鬥雞的卡寇接到命令去載老音樂家及他的兒子們。小巴士行駛於山與沙漠間,路途艱辛,除了殘破不堪的道路之外,還必須小心戰爭的侵襲。為了讓音樂會更順利,馬莫決定要讓聲音最美的女人荷秀加入演出,然而在伊朗卻是禁止女歌手公開演唱,他們只好在經過檢查哨時將荷秀藏起來。原本以為躲避過第一次的搜查便可以安然過關,後來卻被隊長識破,只剩下殘破的樂器、留下來的兒子及失望的馬莫。

                                                                                                                            圖片來源/Bahman Ghobadi官網

哲學家齊克果言:「我不怕死亡,因為我生時他不在,他來時我已死,任何得失都比不過死亡。」揭開了電影《半月交響曲》的序幕。

扣人心弦的懸疑劇情

電影以鬥雞為開場,庫德族人聚集在一間土房裡,喧鬧的叫喊以及激昂的音樂,將所有人的情緒推至高點,鬥雞也因為挑釁而彼此殘鬥,當現場沉

《半月交響曲》中老音樂家馬莫      圖片來源:開演電影
浸在叫囂之中,卻忽然接到一通來自庫德族備受敬重的老音樂家馬莫的電話, 為了慶祝海珊政權的垮台,馬莫被邀請到伊拉克參加一場音樂會,負責鬥雞的卡寇接到命令去載老音樂家及他的兒子們。載完全部的兒子們之後,車子行駛至接送馬莫之處,初登場的馬莫正躺在挖好的墓穴,雙眼望向高掛半月的藍天,起身之後,他面向一棵大樹製作旗幟,不時聽見匡啷的聲音,但每次回頭之後卻什麼也沒發現,於是他默默以餘光向後看,發現有一個人拖著棺材漸行漸遠,當馬莫再次回頭,只剩下一片荒蕪景色,這詭譎的幻象為電影埋下一道伏筆。
小巴士行駛於山與沙漠間,路途艱辛,除了殘破不堪的道路之外,還必須得小心戰爭的侵襲。為了讓音樂會更順利,馬莫決定要讓聲音最美的女人荷秀加入演出,然而在伊朗卻是禁止女歌手公開演唱,他們只好在經過檢查哨時將荷秀藏起來,原本以為躲避過第一次的搜查便可以安然過關,後來卻被隊長識破,只剩下殘破的樂器、留下來的兒子及失望的馬莫。
儘管最後有人幫忙把荷秀帶回來,但她卻因害怕而再度逃走,只留下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半月」。正當馬莫不知該如何是好時,他決定去找住在伊朗邊界的音樂家好友卡里尋求協助,等他們到達時,卻得知卡里在前一天死亡的噩耗,傷痛欲絕的馬莫遭受到一連串的打擊之後,從原本滿心期待的參與音樂會到對一切事情絕望,身體漸漸不受負荷,眼前也不斷浮現一名女郎拖著棺材的影像。電影的最後出現一位名叫半月的神祕女子,宣稱要幫助馬莫到達音樂會會場,卻將馬莫帶進棺木、走向死亡。

庫德族歷史 真實呈現

人們其實對於庫德族這一名詞,是很陌生的,但卻能藉由電影的場景和內容而有所認識。散居六國統治之下的庫德族,仍然能保持他們的語言、文化、生活方式,卻由於地理的因素,一直難逃被壓迫、被統治,甚至面臨種族滅絕的命運。《半月交響曲》的導演巴曼‧戈巴第是伊朗庫德裔人,他以寫實的風格展 現真實人生的喜怒哀樂。導演童年生長在伊朗西部的庫德族地區,見證了伊朗和伊拉克的戰爭歷史,因為目睹庫德族從過去以來遭遇到的苦難,而能將電影刻劃的更強烈真實。身為第一位庫德族導演,他將生活經驗以電影的方式呈現給世人。過去的電影《醉馬時刻》、《烏龜也會飛》向世界控訴對庫德族的不公及強權的欺壓,將所有議題的焦點都指向這塊貧瘠困苦的土地,儼然已成為庫德族的代言人。有別於前幾部與戰爭有關的電影,《半月交響曲》雖仍以庫德族為背景,卻擺脫仇恨

被囚禁的女歌手                                    圖片來源:開眼電影
的枷鎖,老音樂家超越人的生與死,只為達成畢生的願望。
  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尤其是中東更被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片中老音樂家有十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這在其他的社會中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但是庫德族似乎很習以為常,就連司機卡寇也有許多兒子。然而其中的父子關係卻很特別,亦師亦友的馬莫受到兒子們尊敬,就算心有不甘也不敢違逆。從父親崇高的地位也可以看出這是父權宰制的社會,伊朗禁止女性在公共場合唱歌,女人成為敢怒不敢言的角色,導演在片中虛構了一個村落,裡面關著一千多名女性歌手,當馬莫到村裡帶走荷秀時,上百名女子站在牆上手敲白鼓,一字排開同聲齊唱,似乎唱出心中的無奈、道出被壓迫的心情,在現今女權高漲的世界,這樣的情形難以想像。

盪氣迴腸的音樂 震撼人心

本片在音樂的表現十分多元,第一幕鬥雞時除了喧鬧的人聲外,兩個小男孩熟練地敲打樂器,唱著當地音樂,急促的音樂聲使得整場比賽更加緊張,將氣氛推向高潮。這一類屬於當地風俗的音樂,通常出現在輕鬆的場景中。上百名女歌手的合唱其實是很悲愴的,面無表情的空洞眼神,被囚禁在空殼之中,靈魂卻極度想釋放,聲音直衝雲霄,在觀看的當下不得不毛骨悚然。片中女歌手荷秀的嗓音被老音樂家喻為天籟,儘管有語言的隔閡,卻仍然能感受到如空靈般的歌喉,的確是能夠撫慰人心。最後即將面對死亡,背景音樂則是莫札特的<安魂曲>,導演刻意將莫札特與馬莫結合在一起,在歷經許多困難與波折之後,終走向死亡一途,除了使得電影結尾懸疑之外,也舞動著庫德族殘破不堪的歷史影像。

《半月交響曲》的敘事有著許多難以理解的地方,尤其是電影結尾妙齡女子的出現,導演並沒將過程完整的表達,但也因此增添奇幻詭異的色彩。此外,在簡單的故事線下,並非只是一成不變的陰暗步調,有著黑色幽默穿插其中,使得整部片不但扣人心弦又能會心一笑。夢想,是每個人所擁有的,這部影片將夢想與希望相隨,以實際的行動完成願望,儘管最後得到的是生命的結束,但靈魂卻因此而釋放。 

記者 林潔
大家好,我是JJ,林潔,傳科系大三生 喜歡綠色,喜歡旅遊,喜歡動物,喜歡觀察生活中的大小事 喜歡八卦,喜歡電影,最希望可以每天都待在二輪電影院 人如其名,我有潔癖(?) 對於喜歡或討厭的東西,是表現出愛恨分明的 但是對於電子報,則是令我又愛又恨 在每週絞盡腦汁的文字練習下,是很充實的 我會努力讓自己文章進步   我們在電子報這堂課去採訪、寫報導、拍新聞,對於不同媒體有不同的嘗試, 不僅提升我文字報導能力,更學會利用AdobePremiere 影像剪接、Adobe Indesign 版面編輯、和Flash 基本網頁編輯能力, 並且訓練採訪與人應對等能力,一學年總共二十五篇新聞, 其中包括清交梅竹賽的即時報導,以及對外籍勞工、外籍配偶等議題相關訪問, 除了文字報導外,也有廣播、動畫、影音新聞的嘗試。 因為在這一學期的訓練之下有實作的經驗,並加深我對新聞相關工作的興趣。
記者 林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