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期

林怡君 推動國片新文化

愛人仔電影推廣協會的創辦人──林怡君在電影推廣運動上的心路歷程。

林怡君 推動國片新文化

嚴銘浩 報導  2017/11/26

看電影已經成為都市人生活的一部份,但大家是抱著什麼心態去看電影呢?大家又有沒有真正去感受過一部電影背後所要表達的訊息?

愛人仔電影推廣協會的創辦人──林怡君,對看電影一事有不一樣的看法。她認為看電影並不是一個單純的觀賞活動,更重要的是為觀眾們創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回憶。電影雖已放映結束,但留在觀眾心中的還有與同行者一起觀賞的回憶,這個回憶成為彼此心中的連結,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從愛琳娜到愛人仔

起初身為科技業工作者的林怡君,只是想辦一個電影分享會,與大家分享自己最喜愛的國片《愛琳娜》,讓更多人感受那份喜悅與感動,這一個勇敢的舉動為林怡君帶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活動達到期望,大家都被深深感動;不過在觀眾回饋的同時也發現一個大問題:不只《愛琳娜》還有許多好國片沒有受到重視。很多國片都因為缺乏財團的資金,導致它們難以受到大眾的矚目,在平面或是媒體廣告都看不見他們的蹤影,上映的時間也都很短,甚至有不少國片連上映的機會都沒有。

林怡君表示,我們平常比較會接觸到的國片通常只有商業片,它們要不是喜劇、愛情片、偶像劇就是恐怖片。但台灣的國片實際上是很多元的,還包含了動畫、紀錄片等等,可是都一直沒有受到關注。為了把這一類型的活動延續下去,讓身邊的人有更多的機會看見並且感受「被遺忘的國片」,愛人仔電影推廣協會因此而成立。

愛人仔文化電影推廣協會為推廣國片和連署運動所製作的海報(圖片來源/愛人仔文化電影推廣協會

重新了解「台灣」的故事

林怡君認為國片有著不可取代的特質。首先,國片跟我們的生活是很接近的,比方說故事情節可能是觀眾以前感受過的、在他們身邊發生過的生活片段,大家會因為熟悉產生共鳴,也容易被感動,或是因此覺得電影橋段很好笑。再者,它都是以大家熟悉的語言來呈現,像國語、台語、原住民語。對觀眾來說,沒有語言的隔閡,聽到對白的當下就能夠了解其中的故事,不用透過字幕,就能留下深刻印象。這一點是外國片無法超越的,畢竟在看外國片時我們多少需要字幕的輔助。

台灣人能接受並包容其他的外來文化,林怡君慨嘆也是因為這樣,反而會讓國人不太知道自己國家的文化,所幸透過電影的呈現方式,就可以讓大人或是孩子,都能夠更了解自己生活的這塊土地,發生了什麼人、事、物。「以電影去重新了解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故事。」就是林怡君喜愛國片的原因。

林怡君有一次跟兒子看一部紀錄片《老鷹想飛》,內容是講台灣的老鷹的數量正在下降,其中一大原因是因為農民都用藥物來防治鼠患,也導致老鷹吃了這些小動物中毒死亡。看完這部電影後,她的兒子記住這部電影的教訓,回到老家就跟阿公講為了保護老鷹,所以不要再用那些藥。這件事正好呼應到林怡君愛國片的原因,這一種在地文化的教育,絕對是外國片做不到的。

以樂觀迎接困難 以真心推廣電影

辦過多場活動的林怡君直言曾經遇過不少困難,不過她都一一樂觀的面對,並沒有把之前的困難看成「挫折」,反而覺得之前的難處都是因為自己和團隊並沒有足夠了解現況,再加上經驗不足才會碰釘。最讓人沮喪的是一些好電影的入場人數較低,沮喪的原因不是因為收支沒有達到平衡,而是因為電影主題比較特別,沒被大眾接受,因為這樣錯過一部又一部的好電影,實在可惜。

有一次她邀請了視障兒童來《不倒翁的奇幻旅程》電影分享會,以口說電影的方式呈現,聲音也有特別後製,讓他們可以聽得更清楚,對畫面的想像也會比較容易。這個機會對視障兒童來說是非常難得的,即便孩子們喜愛電影,因為一直都待在育幼院,可以接觸電影的機會比較少。所以那次的分享會他們非常開心,加上在電影播放後提供了交流的機會,認識到更多新朋友和社會人士;對其他電影觀眾來說,活動像是一座橋樑,搭起他們與視障兒童接觸的機會。

這些難得的機會都讓大家深受感動,而這些感動也成為了林怡君跟愛人仔電影推廣協會的動力。林怡君說:「透過電影交流活動,還可以把幫助別人的心,好好的傳承下去。」

第三十一場《不倒翁的奇幻旅程》電影分享會的現場情況。(圖片來源/愛人仔文化電影推廣協會

永不放棄 為夢想努力

「永不放棄,為夢想努力!」就是林怡君的座右銘。(圖片來源/嚴銘浩攝)

作為科技業工作者的林怡君雖然是一個大忙人,但是她認為只要繼續的努力、永不放棄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會有空出來的時間,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決心有多大。

林怡君的下一個夢想是:「擁有自己的電影院!」她表示這家電影院的特別之處在於有一半會用來做公益,讓一些弱勢團體可以觀看電影;另外一半則是以售票的方式讓電影人、創作者得到尊重,也同時讓觀眾可以支持創作者。她慨嘆:「現在的環境對於國片創作者來說都是辛苦的,因為《電影法》​並沒有規定國片上映日數,導致電影人的收益沒得到保障。」雖然這樣的環境讓創作者感到失望,但因著少數支持國片的人,讓創作者有動力往前不因環境而放棄,更重要的是讓大眾明白拍片不再是夕陽行業,應抱持期待的心情,一起見證國片演出新希望。

記者 嚴銘浩
讓洋紫荊永遠盛放,永遠是原狀,香港!
編輯 王毓楷
長年為拖延症候群所苦 在此奉勸您莫浪費生命在一定會後悔的事物上。 例如讀完這句話即屬此類
記者 嚴銘浩
編輯 王毓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