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期

懶惰是現代人的通病,卻沒意識到其背後可能帶來的災難。

黃昱晉 文  2017/12/03

一個寧靜的夏夜,夜空中閃過一顆流星,碧藍的軌跡劃成一道美麗的弧線,與背景的星空交映成閃爍耀眼的景象,流星在被大氣層燃燒殆盡前落到了地面,落地後的隕石看來就跟足球般差不多大,突然間伴隨著破碎聲,隕石散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氣體,隨後裡面爬出了許多的條狀生物,沒有人知道它來自何方,也不知道它為何來到地球。

條狀生物看起來就像是蛆蟲一般,只是尺寸更加細小,暫且就將他們稱做「不明生物」吧。不明生物基於本能朝向生物機能豐富的區域移動,一條不明生物來到了一處住宅區的民房,進入後發現了正在看電視的小男孩,年輕、有精神的小孩子似乎是他們的最佳獵物。不明生物沿著沙發爬上了小男孩的後頸,透過特化的利牙,快速地在皮膚上鑿出一個微小的洞,接著迅速地鑽進去身體裡,經過血管後來到了控制人體的中樞──腦袋,不明生物將特化的身體伸長成原先的數倍長,小心翼翼地盤踞腦袋,這時小男孩仍未察覺到已經深陷危機之中。

寄生第一階段 懶惰

男孩最近回到家後,對於寫作業還有讀書感到十分厭倦,通常坐下來不到半小時又會想去休息,斷斷續續使得功課經常拖延到半夜才完成;即使考試日期將近,卻絲毫沒有動力去念書,直到前幾天才臨時抱佛腳,每況愈下的學習讓老師與父母都十分的擔心。除了課業,男孩的活動力似乎也變差了,過去都會利用閒暇時間去公園打球,現在卻是待在沙發上看電視。

寄生第二階段 消極

幾年過去了,小男孩已經長大成為高中生,但他對於生活上的一切感到乏味,做任何事情都無法投入,得到的只有滿滿的厭煩與疲倦。面對目前的窘境,他心想「與其要我在外受罪,那不如安穩的待在家裡。」於是男孩開始足不出戶,也鮮少與他人交流;經常打電玩打到日夜顛倒,早上會賴床直到第一節才去上課。房間周圍已經堆滿垃圾與廚餘,他卻嫌太麻煩非得讓家人來清理。在這個開始要規劃未來的年紀,男孩沒有任何的野心與想法,他認為:「所有的思考都是徒勞且沒意義的,那不如到時後再來想也不遲,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接下來又渾渾噩噩的過了幾年,消極的氛圍瀰漫在男孩的思想中,使得心靈日漸地受到了腐蝕。

寄生第三階段 頹廢

男孩已成為男人,在歷經一番波折後總算是從大學畢業,但畢業對男人來說似乎是另一個苦難的開始,他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也不知道該做什麼。

「明天的事就交給明天的我煩惱吧!」已成為他的座右銘。隨便投了幾封履歷只是為了應付嘮叨的雙親,在無處可去的情況下只好搬回老家與父母住。男人現在每天幾乎都睡到下午,有時甚至可以賴在床上一整天,醒來後還要連續滑了幾個小時的手機才拖著疲累的身軀走出房間。由於長年不運動的關係體重節節上升,同時還患有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而必須定期檢查;來到客廳一屁股坐上沙發,打開電視漫無目的的轉台。電視與手機現在只是他逃避現實的工具,幫助他消磨乏味的每一天。

一日,男人一如往常的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突然間胸口前感到一股難受的悶痛感,接著出現了頭昏、呼吸困難的症狀,他察覺到是高血壓引發的心肌梗塞,便忍受著痛苦拿起手機撥打119求救,但男人的意識卻越來越薄弱,在等待的時候嚥下最後一口氣,為他平淡且空虛的人生敲下了喪鐘。

當年侵入的不明生物意察覺到宿主的生命已經消逝殆盡,便離開了男人的身體。其實,不明生物在人類之間俗稱「懶惰蟲」。它寄生在人體中長達幾十年,並不會對人們的身體造成直接的傷害,因此不容易被人注意到。但藉由盤據大腦的方式逐漸吸收人類的精神與動力,人會因此產生惰性,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勁,最後被摧殘成一具失去靈魂的軀殼,直到宿主的生命結束,它便會離開去尋找下一位目標。

創作理念

義大利詩人但丁在《神曲》中將人類的罪行依據輕重列為七宗罪,其中就包含了懶惰,我認為比起其他的罪,懶惰是最普遍存在於人類之中,卻也是最難擺脫的。

最近剛好看到兩部關於寄生蟲的影片,一部日本動畫《寄生獸》是探討生命與反思人類行為的動畫;另一部《撕裂人》是偏向獵奇與重口味的電影,但這兩部作品卻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人類雖然是地球上的統治者,面對微小的寄生蟲卻面臨到滅絕的危機,被寄生的人類會失去自我、甚至被剝奪性命。藉由這兩部作品激發了我這次創作的靈感,如果懶惰是條寄生蟲,那他可能已經存在於許多人的身體裡,從初期的懶惰到後期的頹廢,在不被察覺的情況下漸進式的摧殘、毀滅人類。

兩部同為與寄生蟲有關的作品,但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圖片來源/黃昱晉重製)資料來源:寄生獸推特IMDb


(縮圖來源/蛋黃哥推特

記者 黃昱晉
HI
編輯 范晨星
沒有白走的路。
記者 黃昱晉
編輯 范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