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期

政圈的權力遊戲 紙牌屋

一場精心策劃的奪權爭位計畫即將畫下句點。

政圈的權力遊戲 紙牌屋

王毓楷 文  2017/12/03

政客矯情濫權,為了取得選票不擇手段,或是選前選後態度大不相同,這樣的情節聽起來相當熟悉。因為把政圈與對權力的渴望再現地入木三分,重製自1990年英國廣播公司的迷你同名影集,《紙牌屋》在2013年首次於串流服務平台Netflix推出時,隨即引發轟動,此後更獲得傑出戲劇影集、傑出男女主角等33項艾美獎提名與8項金球獎提名。在第六季尚未拍攝完畢的情況下,製作單位宣布系列影集完結的消息使許多人措手不及。
 

一夜之間 讓城牆倒塌

就題材而言,以現實政治場域作為背景的故事,對觀眾而言並不算陌生,劇情主線訂於美國華府,主角法蘭克.安德伍(凱文.史貝西飾)作為國會多數黨黨鞭,在民主黨取得政權後,原本預期自己即將成為國務卿卻臨時變卦,以致決心展開一連串的「篡位奪權」計畫。最初的目標只是副總統,但很快的,法蘭克發現無法如此輕易滿足自己的慾望。

作為Netflix成立初期相當具有代表性的影集,不同於以往每週上架一集的安排,《紙牌屋》一次就推出了第一季全部的集數,也促成了觀眾「煲劇」(binge watch)的現象產生。好處是觀眾若選擇一次觀看能使劇情更加連貫,不需要每週等待新的劇情發展,壞處是每一季中間的等候時間更加漫長,但無疑 《紙牌屋》成功的改變了觀眾觀看連續影集的習慣。

劇情中出現了殺人、被暗殺、命危到重生等看似灑狗血的安排,卻緊緊抓住了觀眾的心,任誰也不想錯過任何一集。劇情之所以如此引人入勝的最主要原因,來自本劇獨特的安排與設計,即是加入主角與觀眾直接的對話,以獨白的方式看著觀眾說出內心的想法,直接「打破第四牆」,觀眾產生唐突衝擊的同時也形成一種涉入感。
 

「我可不會把那稱為忠誠」

獨白的安排可謂做了相當大膽的嘗試,不過也因此招致兩極的評價。因為獨白出現的頻率不一致,一度讓人忘記這個安排,而更為奇怪的是,原本獨白僅為主角法蘭克的設定,在後期的幾季女主角卻也開始對著觀眾說話。

在歷經許多集數對觀眾沈默後,主角曾在獨白中澄清自己並沒有忘記觀眾的存在。獨白頻率的降低或許是刻意呼應劇中逐漸失去民心與民調下滑、認同度減低的意象,事實上,觀眾對於節目的認同度在中間幾季也隨著劇情缺乏新的轉折而下降,直到第五季才又見回升。

一如大部分美國連續影集,《紙牌屋》每季的導演並不相同,雖然第一季時任用著名好萊塢導演大衛.芬奇引發關注,但在更換導演與編劇後不僅畫面安排不盡相同,即便男女主角的精湛演技不減,仍讓人懷疑戲劇中如獨白與主角身份的設定是否因此改變了。
 

「民主被大大的高估」             

雖然大部分專家表示現實的政治圈絕對沒有如《紙牌屋》所述充滿謠言與誹謗,甚至劇中美國國會的權力結構也不甚正確,但編劇確實煞費苦心,在不過度脫離現實的設定下,寫出了相當吸引觀眾的劇情。場景從白宮的總統辦公室、國會一直到主角家鄉的桃形水塔(Peachoid)都如實呈現,在虛構與現實間形成相當有趣的連結,也使得劇情更加具有說服力。

凱文.史貝西曾在訪談中表示打破第四牆的獨白對象自始至終都是總統川普。(圖片來源/《紙牌屋》臉書官方粉絲頁

「民主被大大的高估,沒有被任何一張選票圈選的人即將當上這個國家的領導人。」

法蘭克成功在擔任副總統的期間使總統遭罷免下台,他在宣誓就職前對觀眾的獨白,說出對當今民主制度的控訴與譏諷,大概也是為何這齣政治劇如此成功的原因,在觀眾指責劇中政客恣意妄為行徑的同時,也間接刺激了他們針砭時事的能力,成功促成了民眾在社群媒體上的討論,影集的臉書專頁更擁有超過三百萬的追蹤人數。

許多人除了直指劇中安德伍夫妻與俄國密謀影響選戰、大量簽署行政命令與最後遭到司法部調查的橋段,是在呼應美國總統川普正遭遇的指控外,劇中俄國的積極動作、敘利亞的毒氣攻擊與聯邦調查局涉嫌監視民眾也與當今時事有所呼應。

不僅參考當今時事,劇中更有多處場景考究美國政治歷史。如劇中總統簽署法蘭克草擬之法案一幕,就與甘迺迪簽署法案的場景如出一轍,成功重現歷史照片中副總統職權被架空的情景。而劇中一位酒精成癮的國會議員,其形象也與一位前美國國會議員相近。
 

無情的實用主義信奉者

法蘭克在劇中無所不用其極,只為滿足他對於權力的渴望,而他之所以能成為黨鞭,即是因為他利用政治手腕,對其他國會議員以政治支票與利益換取法案的同意票。

法蘭克也相當擅於操縱人心,例如他除了利用手中握有的性醜聞,恐嚇其中一位國會議員協助擴張自己的政治版圖外,也與黨內另一位參選人聯手,迫使他在辯論會上打擊自身形象。劇中法蘭克甚至以無情的實用主義者自居,並且為此感到沾沾自喜,成功刻畫了人性的醜惡。

事實上,女主角克萊兒.安德伍(羅賓.懷特飾)與法蘭克一樣手段高明,並同樣積極渴望權力,劇中她與一位男性藝術家過從甚密,但她卻為了自己的選戰狠狠地利用他作為操弄媒體的工具,就在大家把焦點聚集在法蘭克又幹了哪些壞事的同時,觀眾也漸漸發覺克萊兒的政治野心。

克萊兒在劇中爭取權力的女強人形象,被當做女權運動的表徵。(圖片來源/《紙牌屋》臉書官方粉絲頁

克萊兒在戲劇的一開始即表明,他與法蘭克彼此之間並不完全相愛,而是互相利用、各取所需,甚至縱容彼此外遇,僅將對方作為自己取得權力的踏板,從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到最後晉升總統大位,在充斥著道德淪喪的劇情中,無疑是為人性黑暗面的描述再添上一筆。
 

「我們揭露太多了」

劇中也涉及許多社會議題的討論,例如第一季的開頭就以法蘭克試圖通過全新的教育法案,導致教師工會集體罷工的事件揭開序幕。另外,法蘭克為了政治目的協同記者製造假新聞的事件,以及他當選總統時廢除軍公教撫卹的主張,都是時下備受討論的議題。

克萊兒身為性侵的受害者,在接受節目專訪時大膽指認大學時期的加害人,試圖以第一夫人的角色,先後積極推動性侵害防治與槍枝管制法律的建立。

劇中也刻意將同性戀的議題納入討論,透過克萊兒多次詢問,質疑法蘭克與其大學同窗的關係,將法蘭克塑造成隱藏的雙性戀者,且安排法蘭克先後與特勤人員和健身教練發展進一步的關係。

但相當諷刺的是,日前飾演法蘭克的凱文.史貝西在現實生活中被爆出性侵多名演員的醜聞,史貝西為了逃避媒體攻擊表明自己為同性戀,《紙牌屋》製作團隊也隨即宣布將史貝西開除,全劇也將以即將完成拍攝的第六季作為完結。

附註:本篇副標題引用自劇中台詞。

記者 王毓楷
長年為拖延症候群所苦 在此奉勸您莫浪費生命在一定會後悔的事物上。 例如讀完這句話即屬此類
編輯 簡梵軒
無貓不歡,無繪畫不歡,無芭樂不歡。  
記者 王毓楷
編輯 簡梵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