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期

名校畢業等同鐵飯碗保證?

...

名校畢業等同鐵飯碗保證?

記者 黃湘茹 報導  2008/11/30

從前一般人普遍認為,就讀頂尖國立大學即可擁有鐵飯碗的保證,但在現今教育水準不斷攀升的年代,大家不斷藉由就學來提升競爭力,成為碩、博士生的人越來越多。現在名校大學生所擁有的已轉變成一個門檻,就讀頂尖學校再也不能保證未來。

大學生從頂尖大學畢業後,是否擁有較多保障?  圖源:國立清華大學校園影像網
 

在如此經濟衰退的年代,失業率不斷提高,現今大學生們的未來也將面臨考驗。在近幾期的天下雜誌中,陸續以大學生為主題,做出了許多篇相關報導。其中二十號所發佈的新聞稿,即以大學生對未來的準備度做民調,調查目前大三和大四的學生對於職場的了解程度和看法。然而結果顯示,高達九成的學生對於自身未來感到焦慮。

二十五號時,天下雜誌再度專訪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探討究竟大學生應該學習什麼,才能在未來站穩腳步,迎接高失業率社會職場所帶來的衝擊。張忠謀指出了三個迷思,第一,認為頂尖大學畢業即是鐵飯碗的保證;第二,以為自己的競爭舞台只在台灣;第三,以為不必創新也會成功。張忠謀在天下雜誌專訪中表示,「大學生必須打破這三個迷思,才能在不確定的未來中掌握潮流,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大學生眾多 學歷名校更顯重

然而目前就讀於台灣頂尖國立大學台灣、清華、交通大學三校的學生,對於「頂尖大學畢業即是鐵飯碗的保證」此迷思的看法,卻是相當務實。或許在二、三十年前,從台清交大學畢業後立刻出社會工作,業界即有許多老闆願意僱用你,普遍頂尖大學出身的學生都可以得到一份環境好、待遇佳的工作。但天下雜誌也指出:「七年級是學歷最高的世代,平均每三位就有兩位是大學生,每七位就有一位碩士生」,多數學生認為,在如今碩士生隨處可見的情況下,大學生的競爭力越來越薄弱,即便頂著國立頂尖大學畢業的頭銜,似乎已不再是未來的保證。就讀台大地質科學系大三的學生胡靜宜也表示:「只有大學的話我覺得不夠,至少要讀研究所」。

交大理工科系聞名全台 圖源:國立交通大學
人人嚮往的台大椰林大道 圖源:國立台灣大學

現在學生普遍選擇繼續升學,提高自己未來就業的競爭力,而台灣教育風氣也一向灌輸學生要追求高成績和名校,即便頂尖大學畢業不再確切保障未來,但學生在選擇研究所時還是繼續追求名校,普遍來說,台清交大學畢業生也依舊努力想繼續就讀台清交研究所,胡靜宜也說到:「如果研究所不念台大,那我大學念台大幹麻」。從學生如此普遍追求名校的現象看來,可以得知名校光環多少還是會有影響。

名校畢業的光環,在以前社會或許等同於鐵飯碗的保證,然而在現今職場上,隨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已不再是未來的保障,但卻依舊存在著一定的幫助。目前就讀交大機械工程系大四的學生黃建榮表示,「頂尖大學的名氣存有相當的輔助作用」。他接著說:「去表現自己的優點外,再利用學校的名氣作用會更大」。而就讀清大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大四的學生黃詠舜也認為:「一開始出社會沒有經驗,大家只能以你的學歷來當評價」。

人才短缺 名校仍是首選

然而大學生對於頂尖大學的名校光環也有不同想法。胡靜宜表示,「許多企業在台大財金系學生一畢業,就立刻搶著要人,部分台大高材生在尚未畢業時甚至就已被企業拉攏」,而她也說到:「就算成績不好,只要不挑也可以隨便去一家公司,起薪五、六萬起跳」。就讀交大電子物理學系大三的學生蔡興翰則表示,「交大名聲對學生未來有幫助,是因交大已在科技產業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他也說到:「交大人很愛提拔交大人」,因此從交大畢業的學生在找工作時,容易受到已畢業學長姐的照顧。黃詠舜則認為,多數企業家較喜愛錄用名校出身的學生,是因先前已畢業學長姐的表現良好,因而建立出一種形象,所以他也認為:「企業家對於台清交的學生會比較有信心」。

名校雖是門檻 但資歷更重要

然而就讀交大少數第一類組科系,傳播科技學系大四的學生李怡萱認為,名校光環對於二、三類組的幫助較大,對於自己的幫助很少。因理組除了課業之外,較少有其他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而傳播類科系則會有較多相關比賽。她也表示:「傳播業界比較現實的是,他並不在意你的學歷,他在意的是你的經驗、你的資歷」。她甚至提到自己所屬科系較吃虧的部分,其實就在於業界中沒有學長姐可以引進門路。李怡萱認為,頂尖大學頭銜對自己未來的幫助,就在於面試時,她說:「別人看到你是交大的,第一,會覺得你在高中時可能還算是有認真念書;第二,你可以在交大畢業,表示你即使會玩樂也應該還算好」。

雖然在最初相較於其他一般學校的學生,頂尖大學的頭銜比較吃香,但黃詠舜卻也提到:「名校頭銜只是個門檻,他會帶著你入門,之後個人表現才是最主要的」。蔡興翰也指出:「學歷只是入場卷,適用於剛進公司的一、兩年,到以後就是看你做出什麼了」。目前就讀交大管理科學系大三的學生黃鈺惠也認為:「名校出身可能降低了一開始就職的門檻,但是我認為以後的表現還是取決於自身的態度」。

即便已身為頂尖大學學生,大家對於未來依舊有相當的認知。雖然名校光環可以在就職路上提供一個門檻,但卻已不同以往。頂尖大學畢業並不能與鐵飯碗的保證畫上等號,更何況如同張忠謀在天下雜誌專訪所說:「我們的對手是全世界的人」。在如今教育水準不斷攀升的情況下,如果持續抱著名校迷思而不肯降低自己身段去學習,名校的出身反而會成為一種限制,即使就讀的是世界一流名校,依舊很容易被別人超越。

記者 黃湘茹
我是香菇,這是我從小到大完全沒變過的綽號。   我學過鋼琴,也學過畫畫,我想把這兩樣當成一輩子的興趣, 小時候只為了追求技術而練習讓我受不了, 所以我認為只有維持「興趣」的狀態下,才有可能持久, 當然能結合我的未來就更是好。   我喜歡聽音樂也喜歡看電影,電視對我來說更是從小的良伴, 別人說電視媒體充滿了腥羶色,但我覺得現實社會才是黑暗的可怕, 雖然說常看電視不好,但是接觸電視讓我知道現在的世界是如何轉動。   因為所有的媒體, 所以我喜歡胡思亂想,喜歡幻想充滿正面訊息的世界, 我不追求一定要特立獨行,我只想做我喜歡的事情。
記者 黃湘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