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期

虛實交織的世界《完美的真空》

由評論15本捏造的書籍組成全本書評, 真假難辨,惡搞至極的科幻大作

虛實交織的世界《完美的真空》

記者 楊雅筑 文  2008/12/07

藉由評論十五本子虛烏有之作,波蘭科幻小說家──史坦尼斯勞‧萊姆,將書評帶往新的境界。所有小說的內容穿梭在數學、哲學、科學、神學、天文、物理……各領域之間,口若懸河地呈現作者驚人且混亂的想像,並在開頭慎重地評析《完美的真空》一書,為全篇下了自我挑剔的完美導言。 

完美的真空,由史坦尼斯勞‧萊姆所著。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小說的創作是失去創造自由的一種形式。……於是,書評是更不高尚的奴役主體。至少可以這麼說,作家奴役了自己──受制於他自己所選的主題。批評家的處境更糟,評論者囚禁於所評論的作品中,就像罪犯被鎖在獨輪車上一樣。作家的自由丟失在自選的作品中,而批評家的自由則失落在他人的作品之中。 
 
從作者第一段的陳述裡,深知要評這本書就得膽顫心驚,因為眼下批評它即中了萊姆的圈套、失落在作品中。但這書評的稿子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腦袋轉著如何是好的當兒,隨著頁數一翻,萊姆又道:這段話言過其實,不可當真。他說,文學給了我們虛構的人物,為了擁有找回創造自由的機會,所以決定將批評與文學兩者對立的精神兜在一塊。看到這裡,此書的創作宗旨乍現,《完美的真空》是作者投入小說寫作的新挑戰,並對評論小說者帶著一點嘲諷。
 
既嗅出嘲諷之味,豈敢再以小人物之眼評論大人物之作?更何況是已經為自己下了書評的書評文?看來以下僅用畏畏縮縮的心得文來表達觀後感是可行之道,至少在寫讀後心得時,不會因純評論而被冠上失落於虛構作品中的框架,還可以亂七八糟地說一說跳躍書本邏輯的共鳴處。
 
假做真時真亦假
《完美的真空》裡,作者將天馬行空的想像體現於十五本虛擬小說中,並做一則自評置於書前,完成十六章節的「完美真空」。第一章以《魯賓遜家族》為開端,文章裡作者自行創造了爛書──《魯賓遜克盧梭的性生活》,來提高和《魯賓遜家族》這本好假書的互文性,此種旁徵博引的唬爛手法,加上小讀者想努力看懂這本書的想法,可能催使你上網查詢:「有沒有漂流在無人島的魯賓遜性生活的八卦」。但沒過多久會發現,作者將假物講得理直氣壯的口吻不只出現過一次,並且假的資料來源混在一堆赫赫有名的真書中,然後拿來對書評中所創的「主要假書」做相互比較。真假難辨到了最後,也只能臣服於萊姆淵博的知識下了。
 
擁有如此淵博知識的作者──史坦尼斯勞.萊姆,1921年誕生於波蘭,是20世紀末著名的科幻作家。出身醫生世家,除了醫學外,萊姆也喜歡涉獵哲學、科學、詩歌和小說等,造就了他寫作的多樣性,出版過的作品包括推理小說、劇本、文學批評及未來學研究八十多種。擁有猶太人血統,使得他在二次大戰期間遭納粹迫害,這段面臨生死關卡的記憶反應在完美的真空裡,成了《小隊元首路易十六》一文。  
   

《完美的真空》內挾帶著介紹虛擬書本的廣告。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小隊元首路易十六》又名《納粹班長路易十六》,描述一個遠征隊隊長利用錢財籠絡印地安人、成為偏遠鄉下獨裁者的故事。遠征隊與為錢所利的印地安人形成村落「朝廷」,首領的更替讓朝廷由希特勒式的德國化轉成法國化,下人們也因為朝廷的風格置換,擔任不同的角色,例如:僕人受封公爵,妓女改任伯爵情婦和貴婦人……等。整本假書的故事架構以及情節都在書評裡提及,一路下來似乎已看完大半本的小說。不過,情節呈現片段化讓整本假書內容無法順利連貫,但作者將要表達的想法摻在這些詳述的片段裡,再用書評的方式加以提昇和批判,使作者自身的瘋狂想像更容易被讀者理解。
 
荒誕虛假見真實
本書第十章的假書《你》是談論作者與讀者之間的關係,說文學是一種精神賣淫,出版商是老鴇,文人是婊子,讀者是文化妓院的過客。作家為爭取讀者的好感不得不曲意逢迎、甜言蜜語一番,為了銷量出賣自己。這樣的比喻不難令人連想到現實生活中電視媒體的狀況,老鴇換成了媒體,記者成了婊子,閱聽人皆是嫖客,為了衝收視率而做出羶色腥的新聞,忘記了新聞本質的真善美。
 
作者稀奇古怪的想法在每章節的假書裡俯拾皆是,例如《性爆炸》全篇以性為探勘對象,世界上的任何發展皆以性為考量的重點,企業的陰謀和學術的野心都隱藏在所有的性愛機器裡:交媾吊床、按鈕式陽具、性凌虐專用車、家用雞姦沙發等等;《請你來寫》這本書用盒子的外型、裡面裝著使用說明書和擁有不同散文片段的紙片,另外包含至少兩個適度刪節過的世界名著作為開始文本,以與讀者互動的方式完成這本書籍;《不可能的生命》作者卡司提認為每件事都經過選擇,有選擇就有機率的問題,一個生命體誕生後需要逐層上推,而整本書以推理出其誕生機率為結局,而得出「生命之不可能」的弔詭邏輯。全書最重要的一篇──《宇宙創始新論》,內容從虛擬書評變成虛擬頒獎典禮的演講稿,儘管憑空出現了阿爾福雷德.特斯塔這號虛假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但全文承載的卻是真實且巨量的科學論證,以穩固的科學基礎大膽地提出了宇宙新模型。
 
十五本假書組成的真書,恰如其分地擁有了《完美的真空》這樣的美好書名,不過,虛無程度讓人難以下結。你可以看見史特尼斯勞.萊姆身為一個科幻小說家在寫作時的痛楚與瘋狂,而不存在的十五篇所組成的完美真空,就是那些雖然片段卻最真實的自白。

記者 楊雅筑
                                                                             在乎我所在乎的 在這裡                                                                              憧憬我所憧憬的 在這裡                                                                  假文青也好真牛B也罷      你說                                                         我決定  笨拙也可以精彩呀    在這裡                                                ..................   嘟嘟嘟嘟答答答  ...................                                                                 最討厭20世紀少年的爛結尾了!                                         以上      我是氣球      還有      這篇自介會更新
記者 楊雅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