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期

Takeshi 為娛樂而活的日本人

11歲,進入演藝學校。20歲,從日本沖繩來到臺灣。Takeshi經歷了Dance Flow、A4F兩個唱跳團體,現在以個人身份在臺灣娛樂圈打拼,持續地帶給大家歡樂。

Takeshi 為娛樂而活的日本人

巫尹文 報導  2017/12/24

和許多人一樣,Takeshi從小就喜歡看電視、看電影、去遊樂園玩。在從事這些娛樂活動的短短時間裡,常會讓他因為好笑、好玩,而像忘了時間般地投入其中。他提到,「如果給我不認識的人一個這樣的感覺的話,會非常非常開心,很希望這樣,也很願意這樣。」也正因為想將這種從娛樂上獲得的快樂傳遞給更多人,所以Takeshi持續地在娛樂圈裡努力著,並且在十幾年前踏入了臺灣娛樂圈。

Takeshi小檔案。(圖片來源/巫尹文重製)資料來源:會星堂Dance Flow官網

娛樂的魔力 進入演藝學校

還是小學生的Takeshi,偶然間看見日本團體SMAP在節目中尋找小時候回憶的紀錄片,看著成員木村拓哉介紹著自己的故鄉、找以前常去光顧的店的老闆娘、回到學校,Takeshi突然覺得好想和他一樣,因此打電話到演藝學校,並且表明了想進去就讀的意願。

也因為這個契機,在11歲那年,他進入了沖繩演藝學校就讀,為夢想邁進了一大步。沖繩演藝學校並不算是正規的教育,但曾培育出安室奈美惠、女團SPEED等日本知名藝人,臺灣團體大嘴巴前成員愛紗同樣出身於此,而Takeshi則在這間學校待了十年左右。不過,15歲開始,他的身份從學生轉變成舞蹈老師。

當時國中三年級的他,除了在沖繩外,也常常到大阪、橫濱教課,同時還要參加電視錄影、表演等,所以根本沒時間去上學,加上他認為在人生中,應該不會用到高中所教授的東西,所以完成國中的義務教育後,他選擇不繼續升學,全心地投入娛樂產業。

從11歲到15歲,四年多的歲月,也讓他確定想要走這條路。但當初只有在日本發展的計畫,沒想過有天會來到臺灣。

機緣巧合來到台灣

隨著年齡增長,他開始想離開家鄉,嘗試到其他地方生活、挑戰自己,不過始終沒有決定要到哪裡發展。直到他17歲,一名華岡藝校的老師想要研究「培育安室奈美惠的學校」,而到沖繩演藝學校參訪了一個月。之後,又帶了畢業班的學生到沖繩畢業旅行、交流,Takeshi開始對臺灣有印象與興趣。

18歲那年,他第一次踏上了臺灣這片土地,發現臺灣的氣候和人的感覺都和沖繩很相似,而且他很喜歡臺灣的食物,因此有了到臺灣居住的念頭,但因為不會中文,所以只停留在想法階段,並未實際行動。兩年後,才下定決心到臺灣發展,而這個決定,也讓他一住就超過十年了。至於家人對於他來臺灣有何想法呢?他笑著說,對他的家人來講只是「喔,是喔。」

他表示,因為十五歲之後就常不在家、沒有去學校,每天都和家人吵架,但他堅持要走這條路,所以後來他們放棄了,覺得「沒關係,你走你的吧!」因此,去哪裡對家人們來說,只是「喔,是喔。」而來臺灣的反應也同樣是「喔,是喔。」沒有支持,也沒有反對他的選擇。

採訪當天,Takeshi講著流利的中文,感受到他已經完全地融入臺灣社會。(圖片來源/巫尹文攝)

對夢想堅持但不執著

但是,Takeshi在台灣娛樂圈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他也因此領悟到「想做的東西」跟「能做的東西」有些不一樣,對夢想有時候不能太執著。

來台灣的頭幾年,Takeshi只是舞蹈老師。直到2008年,他和另外七位舞蹈老師組成Dance Flow參加了節目「舞林大道」後,被艾迴唱片看見,簽為旗下藝人,並在2010年以專輯《df 1》出道。當時〈迷人的危險〉一曲傳唱度極高,還登上了日本大型戶外演唱會「a-nation」,與濱崎步、倖田來未等人同台演出。

2010年發行的專輯《df 1》中的〈迷人的危險〉。(影片來源/halfage

可惜隔年,四位團員因為目標不同而退團,不久後解散。接著,Takeshi又組了團體A4F,但同樣也以失敗收場。他提到,當藝人會被欣賞,也會被批評,所以需要有很強的心臟;必須臉皮厚,但是臉皮太厚也不會被喜歡,需要在剛剛好的狀態。因此,當藝人是需要頭腦、心,還需要很多的技術、心機等,全部都能克服的人才能當藝人,所以當時他問自己:「那我真的可以嗎?」

「出道的時候是充滿了夢想的出發,所以解散的時候一定會有挫折,覺得應該我不是這個命。」不過,他也認為當時的感受似乎不能稱作挫折,而是有種「沒關係」、其他相關工作也可以的感覺。以前只想要當藝人,看得重,就會難過,但其實能在娛樂圈裡工作,當製作人或是舞蹈老師,也是還不錯。應該將視野放大一點,不需要那麼執著。

但被問起現在有什麼想做,卻還沒做到的夢想?他卻略帶惆悵地回答:「可以的話,還是想做自己的EP、唱歌,如果有機會的話。」

以自身經驗教導後輩 傳承表演力

現在的Takeshi,除了會上一些節目通告、演戲、主持活動外,同時是一些藝人的舞蹈老師,將跳舞、表演的技巧,傳遞給還在摸索的後輩們。也正因為Takeshi有著藝人的身份,所以他和其他舞蹈老師相比,能夠教導藝人們更多在舞台上吸引目光的技巧。

他認為藝人不一定要跳得最好,但需要魅力。因此,他總是告訴學生:「不要只是為了練習而練習,練習是為了正式表演的那一刻。」唯有不忘記歌詞、舞步,將所有要表演的東西消化掉,才能有餘力顧及眼神、散發自信及魅力。

兩年多前,他開始教導AKB48臺灣研究生舞蹈,並且隨著TPE48進入徵選階段,從今年9月1日開始,他接下了「TPE48應援啦啦隊長」的職務,在9月2日至9月11日,帶著AKB48 臺灣研究生中陳詩媛、陳詩雅展開為期十天的環島宣傳。

回憶起十天的環島宣傳,他認為能夠看見陳詩媛、陳詩雅在十天中快速的成長,是最有趣也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在開始宣傳之前,她們什麼都沒想,但隨著旅程,責任感卻慢慢開始增加,「有點像變大人的那種感覺。」在旅程中,也協助她們確定了自己的風格,在開始前,她們只是想當可愛、漂亮的偶像,但經過幾天的直播宣傳,發現了她們敢玩、喜感的特質,走出了和其他成員不一樣的路,也學會了如何有效地將娛樂感帶給觀眾們。

環島第三天。左起為陳詩媛、Takeshi、陳詩雅。(圖片來源/TPE48官方粉絲專頁

Takeshi來臺灣十年多來,即便當藝人這條路上,有許多波折,也有一些妥協。從事了許多歌唱以外的演藝工作,也接了舞蹈老師這類偏向幕後的工作,但他卻從來沒有想過要離開娛樂圈,「不管前面、後面、左邊、右邊,都還是在這附近,在娛樂行業裡生活的理想是一直有的。」

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人,因為他在「娛樂」上的努力,而暫時忘掉時間、現實的壓力,開心地笑著。

記者 巫尹文
希望每天都可以開心地活著。
編輯 黃昱晉
HI
記者 巫尹文
編輯 黃昱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