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麟 渲染墨韻的新張力
王政麟 渲染墨韻的新張力
蔡亞融 報導 2017/12/24
在台灣小學教育取消書法課納入正式課程,還有多少年輕世代了解書法這項珍貴的傳統藝術文化?在大家習慣用原子筆寫字、3C產品打字的年代,書法的式微是否將淪為記憶的歷史產物?在日本推廣「書藝」、韓國推廣「書道」,各國重視文化產業的時代,雖然台灣文創喊的震天價響,身為繁體字僅存之列,卻沒有看到書法振興和創新。許多人認為書法不過是老一輩喜歡的傳統東西,然而這位剛畢業不久、笑容陽光的年輕人王政麟,結合傳統與創新的方式來詮釋書法,翻轉人們對於書法是老舊文化的刻板印象,原來書法也可以潮!

Jimmy / Calligraphy & Design臉書粉絲專頁書法創作者王政麟。(圖片來源/蔡亞融攝)
從小耳濡目染 萌生對書法的興趣
王政麟小時候住在阿公家,阿公在農忙之餘透過書法陶冶性情,在耳濡目染下,王政麟從小就開始對書法很有興趣。過程中偶有中斷,但累積的書法齡也將近14年。單看粉絲專頁運筆流暢的書法影片,可能會以為王政麟就讀藝術相關系所,其實政麟是清大生醫微系統碩士畢業,和書法藝術領域的印象南轅北轍,不過他認為理工背景和書法並不牴觸。書法是一種生活與興趣,理工則是能夠帶領人以不同的角度來領略書法。理工重視分析,藉由分析各種字帖的特色跟筆畫,有效地抓住書法重點與奧妙之處。
「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活,才能確立自己的風格。」
這句座右銘,是王政麟在大學時代受到熱舞社POPPING老師一德的啟發。他的老師提到生活很重要,不要因為世俗的想法或外務而改變自己的初衷,要懂得經營自己的生活,並且樂於享受自己的生活。這個信念,也影響他決定未來將書法融入工作與生命的一部份,而非僅只順應科系來決定職涯,突破念理工科不能從事書法藝術的窠臼。
Jimmy / Calligraphy & Design的誕生
由於大學時期王政麟都是在家裡寫書法,或是假日才去找書法老師上課,所以許多朋友都不知道他的興趣。直到研究所推甄錄取以後有一些空閒時間,便進入清大書法社,並且開始在個人臉書頁面分享一些自己的作品,沒想到意外獲得迴響。很多朋友訝異他會寫書法,甚至獲得熱舞社老師們的欣賞,請他設計刺青的字體,並且鼓勵他多寫書法。隨著書法作品發文量的提升,為了讓更多人能夠看見他的書法,且和私人帳號做區隔,Jimmy / Calligraphy & Design粉絲專頁就這麼誕生了。
粉專至今成立兩年多,在日前11/19臉書粉絲專頁按讚人數突破7000人。藉由積極將粉專貼文分享到一些書法或硬筆寫字的社團,以及透過跟網友互動,來逐漸累積追蹤者。不過一開始並沒有像現在一樣頻繁發文,偶爾有作品才分享,直到現在每天固定都會分享書法貼文或小品。一年多前Instagram也開始跟臉書同步經營,吸引不同的社群媒體使用者來欣賞書法。臉書以台灣人為大宗,Instagram則是較多外國族群的追蹤者,像是日本、香港、美國等等。
分析喜好形式 推廣可以很多元
然而書法這個較為傳統的藝術產業,追蹤者竟然以年輕人為多數。究竟有什麼撇步成功吸引多元族群,不管是喜愛書法的長輩、無書法背景的外國人或是年輕人,都可以對書法產生共鳴而沒有隔閡感?王政麟提到關注書法這塊的人,或許沒有像寫硬筆跟英文書法的人那麼多,但是可以藉由拍攝影片的方式讓不一樣的人產生興趣,因此他將傳統書法加入一些新的元素,例如用金銀粉、水彩、牙刷等,新穎多元的呈現方式來寫書法。
行書「花」,透過金粉與墨汁結合,在運筆時會有由黑轉金的絢麗效果。(影片來源/Jimmy / Calligraphy & Design粉絲專頁)
王政麟也利用社群媒體的貼文特性,例如點字時間,讓大家可以在底下留言想要的字,王政麟便會將字用各種書法形式呈現,就可以TAG朋友來觸及更多受眾,不但讓粉絲很開心,自己也能夠練字。他從統計結果得知Instagram晚上七點到九點時段最多人瀏覽頁面,因此也會選擇在那時候發文。此外,他發現臉書按讚數跟觸及率最多都是影片,平均時間僅為一分鐘,由於現代生活繁忙,大家較喜歡看動態、小而精緻的東西,因此他常常發佈一分鐘左右精鍊但有創意的小品創作。
書法展覽活動 促進分享與交流
除了個人書法創作的貼文分享,王政麟也會透過舉辦或參與活動的形式來打響粉專知名度。例如舉辦展覽、開授書法體驗課程與品牌合作。近期令他最印象深刻的活動是三星邀請他參與圓山場記者會,以書法運筆之美來呈現螢幕書寫的流暢度。另外,開啟展覽的起點,是兩年前同行朋友邀約的第一場展覽,不僅在其中認識許多書法的同好,在辦聯展的同時也彼此分享與交流書法經驗。去年11月,王政麟第一次舉辦的個展「貳參」,為二十幾件的裱褙作品,其表現方式也較傳統書法展覽的形式較為不同,例如用不同的媒材顏料,作品也隨著區域想呈現的感覺自由變化,而不會只有呆板陳列作品。
今年五月受書法同好邀約的國際型聯展,主題是書法與塗鴉,共同展出「並置 The Juxtaposition—Calligraffiti Asia 聯展 2nd. 台灣」,讓他發現原來書法交流也可以同時增廣國際視野。參與聯展的書法藝術家包含日本、德國、韓國、俄羅斯等,各國以不同的文字、書法風格、塗鴉,凸顯當地特色來共同展現書法與塗鴉之美,讓書法這個詞彙呈現多元的風貌。其中,王政麟使用西卡紙、壓克力、墨汁膠彩,而非傳統宣紙與墨汁創作。

並置聯展高雄場開幕活動的現場創作,與其他國藝術家共同在大型噴漆罐上創作。(影片來源/Aerosol Island Urban Fine Arts影片截圖)
或許今日台灣的書法風潮,比起70年代台灣國小老師仍用毛筆批改的時期較不興盛,書法與傳統的連結深植人心。但是王政麟試著走出不同的路,透過網路社群媒體Facebook或Instagram經營Jimmy / Calligraphy & Design,並且結合各種不同創新的形式,進而以不同風貌來重新詮釋與傳承,讓更多台灣年輕人與外國人認識書法文化。並且在欣賞墨韻與運筆的過程中,體悟到書法的藝術與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