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期

韓寒。青春。我們

「我經常非常的慚愧,我只是一介書生,也許我的文章讓人解氣,但除此以外又有什麼呢?那虛無飄渺的影響力?」___韓寒

韓寒。青春。我們

記者 蔡妙鈴 文  2010/10/17

寒,一個出身上海農村,剛滿28歲高中卻沒畢業的年輕人;被《時代》雜誌選為年度百大影響人物,得知這則新聞的同時他正在村裡挖筍。今年十月由新經典文化出版的《青春》,是一本精選他八年來在博客所發表的雜文合集,依照內容主題大略分為「青春韓寒」、「創作韓寒」以及「公民韓寒」三類,其中包含被中國官方「刻意修改」甚至「直接刪除」的屏蔽文,共計七十篇文章。

當年,韓寒十八歲出版的長篇小說《三重門》創下203萬的驚人銷售量,而在新浪博客(部落格)連結日本AV女優松島楓的網誌,更引起廣大網友一連串的討論撻伐,甚至引發所謂「名人倫理」的議題關注,是一位極具爭議性的人物。

 

叛逆少年 憂民愛國

一個高一被當七門科目,自己更搶先一步休學以求不落得退學下場的叛逆少年,如何累計四億的部落格瀏覽人氣,進而影響更多無法接收外來訊息的中國人?韓寒憑藉的不僅僅是令人拍愛叫絕的漂亮文字,抑或發人深省的透徹分析,最重要是字裡行間有意無意流露出的---對於國家的熱愛。

他曾舉購買國產車或韓國車為例,敘述青中年的大朋友們鄙夷年輕一代迷戀韓國的文化現象,「你覺得人家追韓國明星傻逼,你不一樣天天看美劇,千萬不要用這種假愛國情操來欺負人家小朋友。」一針見血地指出韓流來襲後,青少兩代之間愛國不愛國以及守舊或盲從,之間難以解決的矛盾。其實他是希望中國哈韓族與反對韓迷兩方之間不再互相仇恨對立;他大膽指出「多少年來,央視做過多少顛倒黑白、混淆視聽、迫害文化、竄改事實、瞞天過海、助紂為虐、粉飾太平的事情?」,不難看出韓寒由衷期盼中國新聞媒體有更多言論自由,並展現媒體維持公道正義的功能;他痛心束縛思想的高考與迂腐的作文制度,於是說「我將繼續不遺餘力的說高考和大學的壞話」;他同情社會底層無汽車無樓房,卻又被無理地徵收僅存的機車稅,許許多多的悲慘命運看在韓寒眼裡,索性反諷地「你以為人家那麼願意吃鹹菜嗎?你吃一個試試…就像XX省省長偶然在機動車道裡騎自行車上班一次感覺很不錯一樣。牛逼你就天天吃。」

他文章中談論的議題包羅萬象,從大興土木建設的北京奧運到三聚氰氨的毒奶粉事件,他曾親身前往四川地震當地出錢出力,也分享AV女優單純無情色內容的網誌。韓寒時而用幽默詼諧關心時事、調侃人物,時而以粗俗的措辭、凶狠的態度剖析現況,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洞悉力與文學力,更難得的是他入世關心世界的態度。相對現今台灣年輕人,即便在PTT八卦板上有許多討論與聚焦新聞的留言,但經常流於漫罵和攻訐,無法成為一股強大的輿論壓力進而影響社會大眾,遑論形塑出所謂的「韓寒現象」。

韓寒新書《青春》封面(來源/金石堂網路書店

 

跳脫安逸 闖蕩青春

在中國,年輕人也極少在眾目睽睽下發表對於相關事件的看法,卻是因為沒機會瞭解,不允許去談;在台灣,年輕人鮮少在公共場域對於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的議題高談闊論,是因為沒興趣瞭解,不喜歡去管;在物質與精神資源都充沛的台灣,青春偶爾被憂鬱地情緒磨蝕,可以反思這樣的社會脈洛下,我們或許可以為青春下個有別以往、更有價值的歷史註腳。

然而本書中犀利的文字,經常令人忘卻他正身處在無言論自由的中國大陸,「這只是慣性,是政府處理類似事件的習慣,是七部曲:吃飯喝酒到一半,出事了---隱瞞,隔離,撤媒體,發禁令,發通稿,賠錢,火化---繼續吃飯喝酒。」如此肆無忌憚地批判令人不禁幫他捏一把冷汗,如同他投入驚險刺激的職業賽車事業般。

風險越大他越想挑戰,好比韓寒2009年拿下中國職業賽車史上唯一場地和拉力雙料年度總冠軍,他用實力證明他的選擇與天份,不走尋常路的他,今後的表現令人期待。

記者 蔡妙鈴
升大三暑假去了趟東京,回來多了3公驚還多了新綽號--- Suzu。下次看到請呼喚我"酥祖"唷~ 喜歡拍照喜歡看電影還有上野樹里, 有空寫信給我miaoidea@gmail.com,我會很開心! 最後歡迎大家蒞臨喀報,見證我們茁壯的一年!
記者 蔡妙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