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期

新法上路,「菸語」濛濛?

哈哈

新法上路,「菸語」濛濛?

記者 徐苾芬 報導  2009/01/04

菸害防治新法將於1月11號上路,政府大力宣導各個餐飲店、樓梯口、茶水間、計程車、KTV等三人以上的室內場所或公共場所將全面禁菸,就連電影院門口、車站月台都包括在內。而菸癮養成率最高的校園則採用「高中職以下學校全面禁菸,大專院校除吸菸區外全面禁菸」這樣的規定,希望能減低青少年吸菸的可能性;然而,新法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卻是值得商榷的。

政府大力宣導的禁菸圖示遍佈人潮聚集處。(圖/徐苾芬攝影)

 

推行菸害新法 政府須多加考慮

菸害防治法經修訂後即將上路,在政府廣告以及各個平面標示的大力宣傳下,「禁菸」又再度成為近期的熱門話題。經調查,對此新法大多數的民眾保有樂觀的態度,並表示「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趕走抽菸的人了」;但是對癮君子們來說卻是一大打擊,除了吸菸無處去外,「還要被貼上有害標籤,難道我們吸菸的人沒有人權嗎?」網友Fong不滿地說道。新法上路的日子就在眼前,然而諸多的抗議卻充斥了網路論壇以及各大討論區,其中為菸癮者說話的還包括了店家以及公司老闆等,讓人不禁擔心新法如此匆匆的推行是否忽略了許多民眾的聲音?

菸害防治法修改後的新條文部分。(圖/來自PeoPo公民新聞網
「我覺得現在的法規已經是有點矯枉過正了,立法的人都在討好那些道德者。」網友JIM在論壇上大肆地撻伐新法,並引起將近一千名網友的熱烈回響,一篇「不吸菸的人是人 吸菸的人也是人」完全表露了他的心聲。他認為,機場抽菸去抽菸室、去網咖去吸菸區、吃飯要抽菸去外面抽、吃現炒喝酒坐外面的座位、沒有菸灰缸的地方不抽菸等,已是相當尊重不抽菸的人的表現,若是兩方合諧相處、井水不犯河水,那又何必將癮君子們趕盡殺絕呢?

另外,網友幻想者還提出了商家方面的意見,「因為室內全面禁菸,會使得生意大受影響,自己經營的地方,竟然無法決定可不可以吸菸,荒謬至極。」根據報導指出,香港在實行全面禁菸時,就曾傳出許多KTV、網咖等店家業績掉了三成以上,紛紛表示對新法的不滿,然而政府在決定推行新法時是否有顧慮到同樣的事件可能再次發生?甚至禁菸的取締方式是否規劃完全以及戒菸的管道措施是否已經完善,都可能影響到這次新法推行的順利程度。

 

學園禁菸 學生意見大不同

除了各個社會人士的聲音外,校園全面禁菸的新法則也讓學生老師們無奈,並讓各大專院校的相關單位緊急開會決議「吸菸區的設立」與否。由於新法除了高中職以下學校全面禁菸外,於第16條規定,「大專校院室外除吸菸區外,不得吸菸;未設吸菸區者,則全面禁菸。」所以導致各個大專院校因為管理學生較不易,而又害怕學生觸法而紛紛決定設立吸菸區。國立交通大學便於97年12月1日由衛保組召開之學校衛生委員會議決議,校方採設立五大吸菸區並配有菸灰缸,同清華大學、中央大學等校之決議。吸菸區的成立,為的是避免眾多有菸癮的教授們抗議,更為的是降低政府取締時學生在校園內觸法的可能性;由此看來,這樣的新法似乎淪為一種形式上的規範,而少了真正落實後可能降低校園吸菸率的期待。

對於新法的公佈,不少學生表示「知道但還不了解」。至於校方的新規定,學生們更是坦承「不清楚」。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三年級學生趙修範指出,「我想應該沒有很多人會遵守吧?因為真正的菸癮者又不是說要戒菸就可以馬上戒掉的。」而另一位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系四年級學生汪承漢 則回應,「就會戒菸了吧!畢竟我不想要觸法。」詢問後也表示完全不知曉校內有設吸菸區的消息。

當年新竹市政府為菸害防治而裝設在護城河的標語告示,附近卻充滿煙蒂,相當諷刺。(圖/徐苾芬攝影)
隨處丟棄的菸頭造成不小的環境問題。(圖/徐苾芬攝影

但是相對也有不少學生支持新法,根據《台灣商會聯合資訊網》的一篇報導指出:「台北醫學大學的研究發現,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餐廳與大眾運輸交通工具的二手菸暴露高達四五成以上;」並統計出當受訪者遇到有人在禁菸的公共場所內吸菸時,「大多數人(44.1%)選擇儘快離開,也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人(27.8%)表示會直接勸阻,請他不要吸菸,有9.5%表示不舒服但默默忍受,顯示在沒有法令強制下,民眾對抗二手菸僅能採取較消極的方式。」元智大學的三年級學生曹彤萱就表示,「我相信長期實行下來會有一定的成果吧,這個新法可以讓非吸菸者有向吸菸的人說『不』的保障和勇氣,至少不再需要默默的走開。」

距離菸害防治新法正式實行還有一個星期,政府與各縣市積極配合宣導「禁菸」的中心理念,希望藉由新法能夠改善國人的健康問題(例如吸菸者衍生的疾病問題或是二手菸的危害),和環保問題(菸蒂丟棄造成的髒亂或是空氣污染)等,但這樣的菸害防治理念,似乎卻沒有相當明確地傳達給民眾了解,還造成許多的不信任以及誤會,令人懷疑新法上路真的能夠毫無爭議嗎?也有民眾抱怨,地下道的原來的遊民問題都也還沒有解決,現在卻還發現不少遊民就在地下道內抽菸,這樣的取締速度,似乎還遠遠不及新法上路的速度;於是乎政府是否真能藉新法的推行打造一個無菸環境,還望民眾一同拭目以待。

記者 徐苾芬
  我叫買尬。ˇ。 很少人叫我本名了。所以以後也請大家這樣叫我~我喜歡雪碧!那是由於我的本名"徐苾芬"前面兩個字連著念,唸很快就變這個綽號了ˇ反正我也很愛喝!話說,那都是過去的事了.....         最近沉迷於宮部美幸的世界,當個小小小小的小書痴。有句話我很喜歡,換成我的話來說,那就是『等我長大後,我想當個小女孩。』         這句話在說什麼呢?   每個人都是從不懂事,被父母親說教到『懂事』。那些小小的純真會漸漸流失,因為你發現,只要簡單的想法,好像不被認可了;取而代之的,是那層層加深的責任包袱,因為父母也是這樣過來的,他們說。   所以,我還是希望能當個小女孩。因為我們都有著矛盾的情緒:可不可以快點長大,還有,可不可以永遠當個小孩?所以寫下的東西,可能會有太多的「自以為是」,還有裝成熟的嚴肅觀點。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多一點小小的自我觀察,還有小小的自我認同--當然跟自以為是不一樣囉!   好啦!所以其實我在說什麼我也不懂--   只是,   現在希望可以在我進退不得的人生路上,    在幼稚和世故之中找到一個平衡點.........   那就是,我。
記者 徐苾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