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病鬥士 吳婧瑄
吳婧瑄是先天性成骨不全症病友,儘管承受了求學與就業上的不公平,她仍相信:只要心中有愛,也可以過得很幸福。
罕病鬥士 吳婧瑄
簡嘉瑩 報導 2018/03/25
我們偶爾會在路上看過身材矮小與年齡不符的「成年人」,在人群中,這樣的背影難免會顯得突兀,他們有個美麗的別稱,叫做「玻璃娃娃」,然而這樣夢幻的稱呼背後代表著一輩子得背負著遺傳性疾病的枷鎖。「玻璃娃娃」骨骼忍受外力的衝擊力較一般人差,有如玻璃般易碎,即使是輕微的碰撞,也會造成嚴重的傷害。
玻璃娃娃,又稱成骨不全症,根據先天性成骨不全症關懷協會統計,台灣每兩萬至三萬人就有一名成骨不全症的患者。而今年將滿21歲,高中時曾因擁有十五張證照獲頒高中職特教優質達人,目前就讀於台灣科技大學二年級的吳婧瑄,以親身故事告訴大家「即使是玻璃娃娃也可以很幸福」。
骨折與開刀 成長的印記
留著俐落短髮,笑起來有深深的梨窩,在餐廳椅子坐下時,頭部只稍微高出桌子幾公分,問這樣的坐姿有不舒服的感覺嗎?她露出笑容說:「不會不方便!」,她是身高僅有121公分,目前就讀於台灣科技大學應用科技學士學位學程二年級的吳婧瑄。

今年21歲的吳婧瑄身高僅121公分,是成骨不全症病友。(圖片來源/簡嘉瑩攝)
「我本來是沒有長短腳的,因為小時候一直骨折,現在兩腿差了六、七公分,所以兩腳都有放骨釘。通常為了身體好,骨釘過幾年就要拔出來,但是我很害怕繼續骨折所以不敢拔。」吳婧瑄表示,自小時候有次因為雙腿站比較開而骨折之後,只要一不小心滑倒就會骨折、盪鞦韆時也會骨折,「就是一種永無止盡的感覺。」
然而,因為父母並無相關病史,吳婧瑄的父母一開始並不知道吳婧瑄是玻璃娃娃,也不曉得為何會有脊椎側彎與異常骨折的問題,不停地帶她求醫但醫生也未能給出明確病因。直到五歲那年,因為一場感冒,被耳鼻喉科醫生指出眼白「藍藍的」,去醫院抽血檢查後才被診斷出基因突變導致罹患先天性成骨不全症。
吳婧瑄表示通常成骨不全一出生就可以檢驗出來,但因為當初一直沒有找到專業的醫生,所以病情延誤,導致脊椎側彎問題比一般患者嚴重,也因為沒有及早施打增強骨質密度的「骨密針」,從小飽受許多不必要的骨折、開刀與住院之苦。
儘管如此,吳婧瑄仍樂觀表示,現在每五個月就打一次骨密針,所以最嚴重頂多是骨頭裂開,不用特別治療就能自行癒合。吳婧瑄目前也喜愛參與學校的體育課,例如法式滾球與桌球等較不激烈的運動,享受與同學一起運動的時光。
歡笑與淚水 交織生活
「台灣人大多滿溫暖的。」吳婧瑄笑著說,國中時常一個人從桃園家鄉搭火車來到台北補習,在火車上常遇見遊客熱心問候與給予鼓勵,讓自己覺得很溫暖。然而,也有過一些不愉快的經驗。
吳婧瑄回憶道,去年全家去遊樂園遊玩,好不容易排到遊樂設施,坐上時卻被工作人員以「身高不夠」為由,在大庭廣眾下被叫下來。「當時超難過、超尷尬的。」她認為遊樂園方面應該要統一搭乘限制並在排隊時就做好嚴格把關,以免再造成搭乘者尷尬的窘境。
另外,因為特殊身高,走在路上時也免不了被路人盯著看,甚至會被較不成熟的兒童用言語刺激,而吳婧瑄則多半選擇離開現場。「我媽媽如果在的話會喜歡跟別人解釋,但我比較不喜歡解釋那麼多,因為那不是一下子就能理解的事。」
好在求學路上與吳婧瑄相處的同學都能理解她的病情,也願意在她日常生活需要幫助時給予協助,因此吳婧瑄也盡她所能在課業上幫忙同學。升大學時她也靠著優異的成績,繁星推薦上了自己的第一志願,台灣科技大學。
對吳婧瑄來說,歡笑與淚水,都是生活的一部份。
身障福利 漫漫修法路
根據衛生福利部,身心障礙者享有學雜費及輔具、交通費的補助,因此吳婧瑄從小到大享有的福利包含減免學雜費的十分之六、還有一學期一千多元的車費補助等。
然而,看似完善的社會福利背後,仍是漏洞百出。身心障礙升大學甄試對於被劃分在「其他類別」的罕病病友有諸多科系與學校的選擇設限,使吳婧瑄不得不放棄特殊考試選擇一般繁星入學;也因為身為先天性罕病病友的緣故,因此常被一般商業性保險公司認為有較高風險性的對象而拒絕承保,因此目前她只享有一出生時因為病況不明顯尚未被拒保時的醫療險、學生保險與罕見疾病基金會為病友所投保的微型保險。
但是醫療保險刁鑽不公、學生保險只要一畢業就不再受保障,而微型保險也有保障期間較短的疑慮。「這也是很多身心障礙者延畢繼續留在學校讀書的原因,因為可以繼續保保險。」
另外,2017 年時學生保險微調,新增了「幼兒帶病不理賠」的規定,讓2017年入學的先天性身心障礙者不能享有學生保險,吳婧瑄對此感到難以理解,認為政府應該要就身障保險去做改進,與保險公司協商,保障身心障礙者納保的權利,因為罕見疾病基金會的經費主要來自全民捐款,無法做全面性的照顧。
而勞動部所規定的公私營身心障礙者定額進用,也因為公司普遍有讓身心障礙者進到辦公室十分「麻煩」的成見,例如:需特別設計桌椅、廁所等,因此無法全面落實。
多數科技公司與身心障礙者簽約後,雖然讓他們享有員工之名,但是實際上仍是在學校幫公司做事,而非真的在該科技公司辦公室工作。好處是身心障礙者仍享有一般員工的福利,雖然沒有完全符合政府的規範,願意讓身心障礙者遠端工作的科技公司已經算是負起社會責任,其他公司寧願被政府罰鍰。
吳婧瑄表示:「成骨不全症協會有統計,非創業者得到工作的比例超級低,大家幾乎都轉戰兩個方向,創業或是考公職,不然就是待在家。我覺得是個滿悲傷的事實。」
眼看現今社會各項老人長照福利逐漸落實,但罕病病友的升學、保險、就業等福利政策的修法與改善,仍是一條漫漫長路。
愛,一起豐盛
儘管經歷過大大小小的骨折與手術,也忍受升學與就業等不公平的待遇,家人的愛與陪伴讓吳婧瑄仍抱持樂觀與感恩的心。其中吳婧瑄的妹妹吳鈞寧從小一直在身邊陪伴她,兩姊妹一路扶持,就連國小、國中同班時,妹妹也因為想陪在吳婧瑄身邊照顧她,下課時都留在教室犧牲與同學外出玩耍的時光,令吳婧瑄十分感恩「妹妹真的辛苦了。」

吳婧瑄與妹妹吳鈞寧一路扶持陪伴,是彼此最好的朋友。(圖片來源/吳婧瑄提供)
如今雖然兩姊妹因興趣不同就讀不同縣市的大學,但仍常一同出版貼圖、接設計案與經營家族企業「愛,一起豐盛」,共同討論案子如何設計,並由妹妹繪製可愛的插圖,吳婧瑄則負責後製印在產品上如帆布袋與卡片,自開始販賣至今,兩姊妹都會將販賣所得部分捐贈予成骨不全症協會,以感謝協會一直以來的幫助。
「捐錢是一種回饋,因為當初受人幫助,自己有能力的時候當然是希望可以幫助人。」吳婧瑄說道,「我覺得我算是滿充實、滿幸福的吧。」
正如同「愛,一起豐盛」的一句座右銘「成就愛的希望與盼望,讓這世界充滿愛」今年21歲的吳婧瑄,儘管有著玻璃般的骨骼與矮小的身高,卻有著一顆懂得回饋與惜福如同鑽石般堅韌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