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期

台灣足球的興衰

【台灣足球】專題

台灣長期有「足球沙漠」之稱,但其實早在幾十年前,台灣足球卻曾是亞洲霸主。下表帶你一窺台灣足球的興衰。

台灣足球的興衰

李哲君 製作  2018/04/01

台灣足球發展至今,從「亞洲霸主」變成「亞洲魚腩」,此與政府長期的忽略以及國內外政經演變有很大的關係。台灣足球發展政策多以奪牌為主的競技走向,容易忽略真正的實力;此外,球員缺乏就業管道也是一大問題,現今企業甲組聯賽中,八支球隊只有兩支是真正由企業創辦的隊伍,其餘則是大學、社會人士、國訓中心組成,薪水更是微薄。而協會缺乏有效的長程計畫,造成足球在全世界越來越專業的趨勢之下,台灣教練培養和設施興建卻停滯不前,導致球員水平不高。協會長期忽略行銷在運動中的重要性,也讓足球普及化十分困難。

不過2017年在新任英籍教練Gary White的帶領下,台灣男足創下有史以來最好的排名,足球在台灣看似有了一絲轉機,政府甚至編列前所未見的龐大金額予足球教育推廣,期待台灣足球能更上層樓。

資料來源:台灣足球發展之探討台灣足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45~2000)台灣足球的百年浮沉(二之一)臺灣足球運動發展之策略與建議體育署足球中程計畫

記者 李哲君
台南的孩子,足球是最美好的初戀,籃球是忘不記的心上人,羽球是一輩子的執著。
編輯 王沛軒
1996,四月 / 想活在海裡。
記者 李哲君
編輯 王沛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