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期

《態度》 球員與球迷之間的信念

態度紀錄片

《態度》 球員與球迷之間的信念

記者 陳碩峰 文  2009/01/04

這是一部描繪球員態度的紀錄片,一部受到眾多網友撻伐的紀錄片,一部得到兩極化評論的院線片。但確實得表現出球員對於自我、團體甚至對於生命的積極態度。

態度紀錄片的開頭畫面。圖片來源

態度 決定著一切

想看到在球場上球員的拼勁,對於勝利的執著,那不放棄的態度,只有到球場去才能感受到,而且還要看運氣,因為並不是每個球員在場上,每一分每一秒的都有拼勁,很多球員往往當贏了對手並將分數拉開後,對於比賽就開始鬆懈,而落後的一方,也喪失求勝鬥志的任人宰割。但是這部態度紀錄片中,每一分每一秒都能讓人感受到球員或球迷對於籃球的態度。

片中的台啤籃球隊,在2003年時,還是一隻面臨解散的隊伍,但對於種種的困境,他們選擇努力得拼戰績,終於在2006年時,SBL籃球賽第三季裡進入了冠軍戰,在結束前最後14秒時,終於以一分之差領先對手,但卻在最後的6秒,被對手投進了致命的兩分球,也開始了整片的紀錄主題。從事後的加強訓練、接受日本職業隊的邀請參與挑戰賽、韓國大學的肢體衝突、球員間的感情、到特別的一位球迷,林宇成老師和球員與親情之間的關係,以及2007年SBL冠軍戰時奪冠的喜悅。這其中或許會有疑問,態度?在哪?而事實上,在態度這部片裡,到處都是態度,只是觀眾能不能把它找到。

林宇成老師,他是一位台啤的忠實球迷,也是一位胃癌患者,雖然他罹患癌症,但無法動搖他對籃球的熱情。他將大學所學的籃球技術,傳承給他一手創建的球隊北港幼幼籃球隊的小朋友們,教他們做人、做球員應有的態度,而學生也從老師身上看到了堅毅不拔的態度。對於這位老師,學生在片中表示,除了尊敬、嚴肅之外還會多了點玩鬧。林宇成老師在片中提到,在球賽上你是球員,你就有責任完成這場比賽,而不是消耗時間,尊敬對手還有尊敬自己,這是他希望學生能維持下去的態度。但不幸的是,林老師在2007年底時,因為癌症離開了人世,對此,知名藝人陳建州在片中說到,他在跟死神搏鬥的時候,在他身上看到真的叫永不放棄的精神與態度。

圖為《態度》紀錄片的海報。 圖片來源

其他在片中所提及的態度,除了球員對於勝利、林老師對於病魔之外、還有球員對於親情、球員對於受傷、以及面對比賽壓力。

在整片的末端,是以2007年的SBL總冠軍戰為結束。冠軍戰裡,上半場結束時台啤隊以9分落後達欣隊,但是在下半場第四節的最後8秒鐘,台啤隊的最後一波攻擊裡,陳世念在最後的2秒,在龐大壓力下選擇以中距離跳投,萬眾屏息之下以驚險的打板得分,獲得了總冠軍的勝利。

態度,可以分為許多種,對自我、對他人、到對事對物,但最重要的,是你所選擇的態度是否正確,是否真能為你帶來所需要的。

 

創新拍攝手法 卻難以抓住觀眾的心

本片的主題雖然在片名就已經表明,但在內容裡面,態度的這個主題,卻不是那麼的明顯,片中的鋪陳手法也有別於普通的紀錄片,它分成了八個不同的章節來表現或串連不同的態度,這比較像是在看DVD,讓觀眾可以自行選定要看的章節。但這樣的做法卻又導致人們在觀賞時,會感到主題一致性上被經切割,使態度這個主題變得模糊及零散,而這樣的做法也造成許多觀眾在觀賞時的不諒解。許多網友在雅虎電影裡的評論裡給這部片的評價相當得低,但也有人相當的肯定製作團隊用心,但負面評價還是居多。

兩極化的原因,只能說是製作時的矛盾,以及過度商業化所造成。首先因為這部紀錄片,拍攝手法並不算好,而且主題定的太明確,讓觀眾群的廣度變小,因為對於不熟悉籃球運動,是無法體會到球員在場上的風光,有多少辛酸在不為人知的背後,對於比賽一定要贏的執著,也無法體會到那種關鍵時刻下,緊張所造成的壓力究竟有多大。因此懂該項運動的人,才會對它的內容產生注意,而非偏向技巧。但相對來說,對於該項運動不算熟悉的人,所注意就不是在它所深入想要表達的內容,而是會覺得鏡頭晃動的太誇張,遠近焦處理不好,拍攝機器不好等等問題。而過度商業化的敗筆,是因為製作團隊用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在拍,但紀錄片卻鮮少能拿到大螢幕來賣錢,當兩者都想兼顧的結局,就是魚與熊掌無法兼得。

客觀來說,紀錄片應該是用來描寫、紀錄或者研究實際世界所發生的歷史保存記憶,所以紀錄片的產生,並非為了商業目的而拍攝。但在《態度》這部紀錄片中,可以感受到這與非商業的意義背道而馳。製作團隊想將這部紀錄片拍的像是故事片,但卻弄得既非紀錄片、又非故事片的下場。

商業化的製作,卻沒有商業片的水準,只能說是這部片的最大敗筆。在目前的電影院上映的影片中,多數以故事片為主,而這些影片的背後,都有著強大的經濟力量以及龐大的人力資源,因此不管在物力或是人力上,都有一定的水準。而且鏡頭晃動幅度很小,因為會導致觀眾觀賞時的不舒服,場景的變幻會多,讓觀眾有身歷其境的感覺,而這些原因,都是一部院線片要賣座的必要條件。但反觀這部院線紀錄片,可以發現的是,製作團隊希望能將這部片拍的像院線片,但卻沒有注意到他們缺少了許多必要的條件,沒有精美的場景,沒有精彩的特效,沒有許多院線片應該擁有的元素。他們所擁有的,只有人對於籃球的熱情與執著的態度。

記者 陳碩峰
我 只是一個平凡的男生 喜歡打球 看電影 聽音樂 打電動 對於報導 盼望著能用自己的雙手 在鍵盤上敲出不平凡的文章 希望在這看似平淡的社會裡 創造一個新的烏托邦  
記者 陳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