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端容 突破創業者的窘境
青年創業潮持續發燒,許多年輕人想自行創業,卻在許多地方遇到阻礙。創辦Changee及Simpany的林端容,根據創業者的需求提供相對應的協助。
林端容 突破創業者的窘境
王貞懿 報導 2018/05/20
近年來青年創業的熱潮持續攀升,然而在創業的過程中,勢必會碰到許多難題,也許是想創業卻找不到人交流、正在創業卻找不到好地方工作、不知如何處理財務問題等;這時,Changee跟Simpany的創辦人——林端容,或許可以替你解決這些困難。

Changee及Simpany的創辦人——林端容。(圖片來源/王貞懿攝)
Changee 共同工作空間發芽
年僅29歲的林端容,已是兩家公司的創辦人,分別在2011年成立Changee、2017年創立Simpany。不過林端容在大學就讀期間時,也曾像身旁一些同儕一樣有過徬徨的階段,無法明確地說出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或是最擅長的能力為何。就讀經濟系的林端容,在外人看來可能以後應當從事財務相關的工作,但因為在校期間參與過不少的活動計畫,讓她逐漸累積信心,並從這些經驗中得到啟發,也發現其實自己是有能力可以開創一些事物。當時她勇敢嘗試了腦中的想法,與夥伴合開了一家咖啡廳D.cafe,因為她覺得未來並非只有單一種選項,「不是非黑即白兩種選擇而已,其實有很多的可能,對於喜歡的事就勇敢去試。」
當時經營的咖啡廳,早已有些微共同工作空間的雛形,像是插座、檯燈、無線網路,及大桌子,甚至還有一小區提供投影機讓人來此開會,漸漸地林端容發現有越來越多人不是為了咖啡廳的餐飲前來,而是特地到這裡工作及開會,這也讓她思考如果有許多人有此需求,是否也意味著一個「純工作空間」也有可能在市場立足?後來,因與地主溝通上的問題,咖啡廳被迫限期搬遷,需要重新開始,但對林端容來說,這雖然是個危機,但也是個轉機,讓她嘗試將餐飲與空間切割開來,轉而經營純工作空間並改名為Changee,成為台灣當時最早的共同工作空間之一。
目前Changee有四個共同工作空間的據點,客群以年輕族群為主,提供環境給創業者工作及交流,透過長期租約讓空間的穩定性提高,而非像是咖啡廳的客人一樣來來去去,無法讓空間內的人有長期關係、甚至是進一步交流。林端容對共同工作空間的想法是希望能存在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並非是硬性的社交場所,而是可以很自然的互相交流,偶爾打招呼甚至彼此幫個忙的互動關係,因為入駐團隊的性質多元,能夠跳脫自己的圈子接觸到更多面向的領域,「一個空間的多元性及穩定性很重要。」林端容覺得這就是共同工作空間的價值。
整合創業需求 提供全面服務
在Changee成立之後的幾年內,台灣的共同工作空間逐漸興起,林端容認為這對社會整體環境是一件好事,降低創業的門檻。不過,也因為許多人都能提供共同工作空間,使她思考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會是創業者需要,但是門檻相對高的服務。隨後創辦了Simpany,抓住創業者在財務資訊方面的痛點,對症下藥提供相關協助,林端容以同是創業者的角度,將財務上的專有名詞解釋得平易近人,並將當初碰壁的地方擬出簡單的解決方案提供給創業者。「你要同時理解創業者的痛點、有著能與他們溝通的語言,並也要有財務的知識。」林端容再次看到創業者的需求,以過來人的身分幫助創業者能更順利地創業。
Simpany除了提供財務知識的諮詢及記帳服務之外,也提供商標申請及logo、名片、網頁設計等全面性服務。林端容希望未來能夠將創業所需的大小事整合在一起,不僅僅是在Simpany或是Changee提供的服務,而是整個創業流程的整合。從架設網頁統整出各個領域有哪些團隊,讓創業者能在上方介紹自己的公司並招募人才,到建立一個更大的空間,裡面包含更多創業需要的元素。雖然目前仍在嘗試及研究的階段,但林端容自信地笑著說道,「如果之後把這些拼起來,會是一個很完整的藍圖。」
青年創業潮 用小成本不斷嘗試
Changee跟Simpany的服務對象大部分都是青年,在現今社會經濟不景氣的狀況下,起薪低工時長的窮忙現象不斷蔓延。因此,無論是想藉此脫離低薪的困境,或是興趣使然想一圓自己的夢想,使得越來越多的青年族群想自行創業。然而,創業其實並非一蹴可幾,同為青年創業的林端容,在創業過程中亦曾遭遇到場地及財務上的困境等等。「我真的沒有很鼓勵大家想創業就去創,那樣收起來的機率也很高。」林端容認為想要創業必須先客觀地評估自己的狀況適不適合,若是想做的事要很久才能回收效益,但又沒有足夠的金錢支撐,就不太適合創業。
林端容認為青年要創業,需要先判斷自己最擅長的能力是什麼,如果不知道的話,就用自己能負擔的最小成本去嘗試,即使失敗了也不會損失太多。不過,創業者也要能夠接受自己所構想的東西,先以最簡單的方式呈現出來,「因為大部分的人沒有辦法接受自己想得很完整的東西,以次等的方式呈現出來。」林端容說Changee跟Simpany剛開始也都是以很陽春的方式進行,沒有人能一次就做出完美的東西,需要不斷地嘗試及改進。如果一開始就用大成本去試,做完後才發現其實最基本的地方就錯了,屆時可能已精疲力盡並難以東山再起,這樣所承擔的風險也會高出許多。若用小成本嘗試,雖然失敗了,但負擔的失敗成本低,也能從中得到更多經驗去優化自己的能力,「那這些小嘗試的失敗就並不是失敗。」林端容雖覺得如此,但是大多數人都還是會害怕失敗,所以創業者首先要克服的是自己的心理門檻。
林端容覺得想創業最重要的還是親自去嘗試,否則一切都只淪為空談,「你從最小的東西一直堅持做,你這個階段會比什麼都沒有來得好。」透過個人的毅力加上時間的推進,最終必會累積出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