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拼音:母語教學的基礎
【注音符號:中文巴別塔】專題
立委葉宜津在提出「廢除ㄅㄆㄇ」政見時,宣稱羅馬拼音能夠拼出所有的語言,也有助於母語學習,但「蝌蚪文」的說法,卻使得之後的討論圍繞在羅馬拼音與外語的關係上,忽略了「母語和羅馬拼音」這個重要的議題。
立委葉宜津在提出「廢除ㄅㄆㄇ」政見時,宣稱羅馬拼音能夠拼出所有的語言,也有助於母語學習,但「蝌蚪文」的說法,卻使得之後的討論圍繞在羅馬拼音與外語的關係上,忽略了「母語和羅馬拼音」這個重要的議題。
羅馬拼音:母語教學的基礎
謝宛蓁 報導 2018/05/27
臺灣早在1991年時就已制定了母語音標方案,也很早就使用了羅馬拼音來為母語注音,搭配不同母語專用漢字在教學上使用。2016年時,網路上一篇詢問「薁蕘」為何物的貼文引起討論,不但重新激發對於母語教學的探討,也讓人一窺台羅拼音在小學教育的現況。若未來中文學習也加入羅馬拼音,教師們在教學上勢必得強調不同語言間拼音的使用差異。但話又說回來,學生的勤加練習,或許才是學習語言的不二法門。
圖片來源: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延伸閱讀
誰拼誰寫 注音符號V.S.羅馬拼音
社會議題 謝宛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