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新法令 共享新氣象
新北市政府於2017年年底通過了「無柱式公共自行車營運管理自治條例」草案,其條例將如何保障使用者的權益,本文將為大家一一介紹。
自行車新法令 共享新氣象
嚴銘浩 文 2018/06/03
面對公共自行車亂停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為更有效的管制無柱式自行車業者,新北市政府於2017年底通過了「無柱式公共自行車營運管理自治條例」草案。民眾或許對目前交通法規為何無法解決此情況持有疑慮,認為為何不直接行使公權力將違停的自行車移除?

目前全台各地都有無樁柱式的公共自行車亂停問題。(圖片來源/嚴銘浩攝)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兼任講師王鼎棫針對此問題做出表示:「在處罰上會有舉證問題,到底是誰亂停?是民眾還是業者。」為了有效妥善管理無樁式自行車,設立新的法令是必須的。新的法令可以減少法律灰色地帶,更可以管理業者的營運情況,為社會大眾提供更完善的公共自行車服務。
新北市交通局綜合規劃科科長林昭賢在訪問中表示,「新北市在起草這個草案的時候,有參考過美國舊金山以及中國大陸的經驗,同時也會根據國內的經驗,作出整合。」無柱樁式公共自行車之管理立法,已經不只是台灣正要面對的,而是目前全球性的議題。
借鑒北京歷史 完善本地立法
無樁柱式自行車制度的雛形源自北京,北京大學何靖宇同學表示,中國國內的「共享單車」最初就是由北京大學開始發展。一開始是為了購買自行車的學生,能在校區實施共享單車。起初參加人數並不多,未對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影響。但隨著發展日益擴大,廠商為了方便更多同學使用,而因應顧客使用習慣,調整自行車在不同時間、地點的數量,導致公共自行車於繁忙時間出現阻擋人行道的問題。而後,廠商更自行研發自行車、數量增加更甚,甚至出現自行車停放處被公共自行車包圍的情況,讓一般民眾無法取回自己的自行車,造成不便。
目前廠商的營業範圍不只侷限在北大校園內,北京市區也越來越多公共自行車亂停的情況。當共享自行車緊密地停在一起,容易造成如同骨牌一般,讓一台倒地的自行車變成一排倒地的自行車,造成混亂。在大眾轉乘其他交通公具的地點,如公車站、地鐵站口……等,都會擠滿自行車。
面對這種情況,政府畫出了一些公共自行車專用的停車位,同時加強亂停的自行車的清理整治。相關的廠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自行車上安裝定位系統,讓自行車無法在非規定停車處還車。雖然亂停問題依然存在,但因為這些政策,已稍稍得到改善。

位於北京海淀區的共享單車站,讓使用者可以有固定的位置借還公共腳踏車,也讓市容得到改善。(圖片來源/何靖宇攝)
自行車新法令 新保障
若「無柱式公共自行車營運管理自治條例」正式通過,服務品質可以提升。林昭賢表示,在現有的法令下,並沒有針對相關業者的條例,因此沒辦法判斷業者營運有沒有違法的情況,服務品質也變得參差。可以在草案裡看到,廠商營運需要符合更高要求的規定。其中,營運者需每年繳交保證金、權利金方可合法經營,自行車的規格也需要符合條例。
在新條例中,也改善了現行停泊機制,此類自行車停車情況就像北京的一樣,需要在專用區內方可以合法還車。不同的是,該停車處轉由廠方負責,廠商並需要支付專用區所需之費用、租金。而當局會依職權於道路範圍內劃廠商自行車停放之專用區,或協助廠商於公有土地內設置,解決當前的亂停問題。而且,新法令明訂能即時傳送自行車所在位置之資訊,而且條文規定廠商須主動巡查。並且在4小時內移除不堪使用或不當停放之自行車,否則當地政府有權利把那些亂停的自行車移置、保管及拍賣,所需費用需由廠商支付。因此,在新制度下,路邊亂停的公共自行車問題應得以改善,甚至解決。
在用戶保障上也較全面。若法令通過,業者之自行車需要投保產品責任險以及第三人責任險。以目前台灣的業者oBike為例,他們在《使用者服務協定》中註明,「本公司將為用戶投保產品責任險。若因oBike車輛質量問題而造成使用者在騎乘的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oBike 將提供用戶每次事故最高理賠金額為500萬元新台幣。」也註明「凡用戶違法騎行造成的處罰、違法及妨礙安全駕駛行為以及隨意違停所造成的自己或第三人損害、罰款與損失,均由用戶自行承擔。」可知道新法令可以讓使用者得到更全面的保障。
全台普遍立法非最好 應因地制宜
如此有效的法令,為甚麼目前只計劃投放雙北兩個縣市內呢?王鼎棫認為各地都市化跟使用自行車的習慣性都不同,因此公共自行車業者的營運規範,都是由地方自行因地制宜比較好。林昭賢則表示,因為目前無樁柱市的公共自行車在新北市會造成停車、交通的問題,所以就需要弄一個草案條例出來,來約束這一種產業。在其他的縣市,若業者所投放的數量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的話,就不需要特別約束。
另外,在這一段法令還沒正式上路的時間,我們應不應該繼續使用無柱式公共自行車服務呢?王鼎棫則表示,由於目前這是成本外部化的事情,而且不利交通與環境保護,因此不會鼓勵大家使用。
面對無樁柱式公共自行車在世界上越來越普及,它對各國所帶來的影響,為此新產業訂下新法令勢在必行。立法是世界的大趨勢,同時也是新氣象。為了讓無樁柱式自行車在台灣得以更完善的發展,有更好的法規規範業者,同時為使用者們帶來更好的保障。立法後,不論是無樁柱式的,還是定樁柱的公共自行車,大家都可以安心的使用各項公共自行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