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期

玩具大本營──台灣玩具圖書館

【二手玩具物流】專題

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致力於推廣親子教育與環境保護,更用「玩具」當作媒介,傳遞幸福與笑容。

玩具大本營──台灣玩具圖書館

楊巧柔 文  2018/06/10

許多人都有到圖書館去借書的經驗,但是有聽過「玩具圖書館」嗎?玩具圖書館的「圖書館」意指如同圖書館般借還的概念,但借還的主角不是書籍,而是孩子童年不可或缺的──玩具。台灣的第一座玩具圖書館,為台北教育大學幼教系講師蔡延治所創立,起源於孩子的一句:「假如我中樂透,就要買一棟樓,裡面全部都是玩具。」一語提醒了她,孩子想要的究竟是什麼。其實早在近20年前,歐美國家就已盛行玩具圖書館(Toy Library),其設置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協助身心障礙學童。在其他國家也有玩具圖書館的出現,香港甚至是以國營的方式成立。

玩具圖書館 資源與愛的分享

在玩具圖書館的草創階段,並沒有過多的資金去購置新的玩具,蔡延治就以先募集自己周遭鄰居、親友的玩具,由這些玩具集結成了第一間的玩具圖書館。在這個過程中,也發現二手玩具是個可被利用的資源,家中總是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玩具被當作雜物堆放著,捨不得丟卻也很少在使用。但如同知名玩具動畫《玩具總動員》電影金句:「那個被你遺忘,充滿灰塵的玩具,正是一部份的你。」每個二手玩具背後都有個與小主人的故事,玩具的分享不僅是物質的交換,更是延伸成為一種生命故事的交流。

台灣玩具圖書館致力於二手玩具募集與利用,如本專題《二手玩具分類與循環》之圖表,玩具圖書館設計出一套玩具物流的回收流程。目前全台灣有200多個回收據點,近年更與汽車廠商合作,於全台的服務據點設置玩具回收箱。回收據點的增加,募集的玩具量也成長許多。在去年台灣玩具圖書館更是回收了39噸玩具。這些玩具會經過清潔及整理、分類的流程,最終被送到需要的小孩手上。除了情感傳遞,玩具圖書館的存在對於環境永續也有實質的幫助,這些玩具的再運用,更是給了這些玩具二次新生的機會。

位於桃園市復旦國小的玩具圖書館,玩具種類豐富。(圖片來源/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粉專

當玩具不只是玩具 把愛傳出去

台灣玩具圖書館每年募集到非常多二手玩具,近年更是以「傳愛背包」系列活動,帶領大小志工參與玩具傳愛的活動。許多服務團隊在服務第一時間,容易與被服務者之間產生無形的距離,玩具圖書館設計以「玩具」為主的服務活動,目的是要縮短這樣的距離,用玩具帶來快樂的特性,再帶給被服務者笑容。

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專案經理羅苡昇表示:「傳愛背包是透過背包的形式, 將玩具送到需要之處,把愛心轉換成實體的玩具,這些玩具正是來自社會大眾所捐贈的。」 其中大傳愛背包,以大專院校學生與高中生為主要參與者。一個大傳愛背包約可以裝15-18公斤的玩具,參與者背起背包,將裡面的玩具傳遞到世界各地。活動形式多樣,讓參與者自行規劃內容,近年更是以國際志工為大宗,今年的大傳愛背包國際志工隊更有逾50梯次。

大傳愛背包國際志工,背著重達15公斤的背包傳愛泰北。(圖片來源/大傳愛背包天使

小傳愛背包則是以國中、小學童為主,目的是讓「服務」可以向下扎根,讓孩子從小透過關心週遭的人學習分享。由玩具圖書館提供玩具,小傳愛背包則包含「快樂包」把玩具帶給比自己年紀小的孩子,如育幼院、幼兒園;「分享包」把玩具分享給學校特教班同學,最後還有「關懷包」透過陪伴與遊戲把玩具帶給長輩。學習服務不同需要的人,順帶增強孩子的溝通能力。

玩心不減 打破年齡限制

玩具在過去一直被認為是「孩童」專屬,因此侷限了玩具的功能。羅苡昇表示:「我們改變玩具被使用的形式,結合閱讀、平板甚至是桌遊,創造玩具的新玩法。」玩具圖書館深入偏鄉進行平板電腦課程的教學,課程中帶入二手玩具,帶領小朋友利用平板繪製卡牌,並且加入二手玩具自行設計出桌遊。

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前往彰化路上教會,帶領孩童利用平板電腦製作桌遊。(圖片來源/楊巧柔攝)

玩具圖書館也於2017年自行製作了三款桌遊,目的是為了讓玩具成為「老少共玩」的一個媒介。桌遊以認知與反應作為其最主要的設計核心,並帶入家中最常出現的二手公仔做為遊戲主要角色。如其中一款桌遊為「圈叉大對決」,有20隻公仔為遊戲主要元素,遊戲進行方式就是抽取常識認知問題卡牌,並迅速判斷手上公仔的特性是否符合,再放置於「圈」、「叉」卡牌作答。此種遊戲方式,讓所有公仔都能成為遊戲角色,家中用不到的公仔也能夠再利用成為遊戲道具而不只是擺設。

將「圈叉大對決」桌遊帶至桃園龜山樂齡中心,與長輩共同遊玩。(圖片來源/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提供)

影響力擴散 玩具循環經濟

台灣玩具圖書館的服務範圍括及全部年齡層,影響力逐漸擴散。長期志工台北大學學生林玟馨表示,「在服務的過程中可以看到許多之前自己玩過的玩具,除了回味童年,在出去外展活動與孩子長輩相處,也覺得自己是一個帶來幸福的角色。」除了大專院校志工,也與學校教師合作,玩具放置於教室內,甚至成為教材時,成為翻轉教育的好夥伴。

台灣玩具圖書館致力於創造玩具的循環經濟,發想出玩具創新玩法與設計裝置藝術等,減少玩具丟棄量。近年來更大力推動「木竹」玩具,從玩具購買源頭減少使用塑膠類有害物質做起。玩具圖書館執行了許多不同的專案及活動,背後都在倡議社會議題,包含家庭教育、兒童權益到環境問題,盼民眾能重視玩具生命及玩具品質。

記者 楊巧柔
給我完成一切的力量
編輯 蔡亞融
請給我糖包跟攪拌棒  
記者 楊巧柔
編輯 蔡亞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