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期

歸化足球員 捷徑還是偷吃步

【台灣足球專題】

近來越來越常看到與台灣人不同面孔,卻身穿中華隊隊服在場上奔馳的球員,他們到底是不是真的台灣選手?

歸化足球員 捷徑還是偷吃步

李哲君 文  2018/06/10

在各國的職業足球聯賽如西班牙甲級聯賽、英國超級聯賽中、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賽…等,我們常常可以見到不同膚色、不同國家的選手為同一個球隊效力,然而這幾年來中華隊的陣容當中也漸漸出現許多外國人面孔。不過這樣的情形在早在二十幾年前就出現在歐洲及南美洲國家,且在資訊愈來愈流通的時代下,這個現象更頻繁的發生於全世界的國家隊當中。

隨著世界盃的到來,當我們幫自己的國家加油時,身披著國家隊隊服的球員們,明顯跟自己來自不同個故鄉時,我們還能在他們進球甚至奪冠的時刻,發自內心的歡呼嗎?

什麼是歸化球員?

法律上的歸化,是指非該國家公民的人,自願變成該國的公民或取得該國家的國籍的行為。如何取得一個國家的國籍,每個國家的規定略有不同,但最基本的要求便是一定要在該國家居住一定的時間,或是有血緣、地緣、配偶關係。台灣規定需每年合計有183日以上合法居留之事實繼續5年以上,也常見透過與本地人結婚放棄原國籍歸化台灣的例子,但只要通過「外國高專人才歸化」,對台灣有特殊貢獻的外國人士,便不用放棄原國籍及可取得中華民國國籍,如:藝人吳鳳、籃球員戴維斯便是比較有名的例子。

在二十一世紀以前,FIFA國際足總規定只要有該國公民的身分,就可以代表其國家隊出賽,然而為因應卡達、多哥等國家利用金錢和其他福利交易誘惑外籍球員歸化該國,國際足總在2008年針對歸化球員發布新的規定:球員欲參加新的比賽代表隊,須至少滿足下列條件之一:出生在相關協會的領土上、親生母親或親生父親出生在相關協會的領土上、祖母或祖父出生在相關協會的領土上、在18歲後連續居住於相關協會的領土上至少五年。

歸化台灣足球員 球迷怎麼看

台灣最有名的歸化球員便是比利時與中國混血的陳昌源,他在2011年第一次代表中華隊出賽,堅強的實力令人眼睛為之一亮,中華隊在他的帶領下也獲得了難得的幾場勝利,這段期間也締造了前所未有的觀眾入場人數。「我也因此開始關心台灣足球國家隊」海大足球隊隊員陳煒翔認為,歸化球員可以帶給台灣技術上的提升,對選手是非常好的磨練。交大足球隊隊員葉涵也認為歸化足球員的存在使比賽更精彩,當中華隊不再只吃敗仗,也會讓民眾更加關心足球,「大家開始關心足球、喜歡足球才是促進足球運動最重要的。」

徵召歸化球員為現今中華隊的一大政策之一,中華隊極力去尋找世界各地跟台灣有一點關係的足球員,從土耳其的朱恩樂、西班牙籍的殷亞吉,到年僅16歲的英國小將沈子貴,這些從小在外國接受訓練的球員,實力皆足以空降擔任中華隊的先發選手。「若可以因為那些外籍球員晉級,獲得更多更高層級的比賽經驗,其他球員必定可以有更多學習機會。」高雄大學校隊選手黃日昱以自身於大專盃與外籍生比賽的經驗作為類比,比賽對於球員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磨練,現階段以歸化球員來提升台灣足球代表隊的水準,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台灣、英國混血兒沈子貴目前效力於英超水晶宮U18青訓隊,因有華人血統成為中華隊的一員。(圖片來源/李哲君攝)

現役中華隊球員李茂在先前的訪問也曾說:「來越多越好!這樣我們才會更進步」,不論是職業或非職業的足球員,皆非常肯定歸化球員激起本土球員的競爭意識的作用,能夠促使自己更積極於未來的訓練。

歸化球員 合法開外掛?

其實在世界盃中許多有名的球員,如巴西出生的名將Diego Costa,在西甲踢了6年後取得西班牙籍,即使一直以來都代表巴西出征國際友誼賽,然而2014世界盃卻還是選擇披上了西班牙的戰袍。而上屆世界盃冠軍德國隊功臣之一Lukas Podolski 雖在波蘭出生,也決定效忠德國隊。日本更是在1990年代因幾位優異的巴西裔的歸化球員,拿下多次亞洲盃冠軍,並闖進世界盃。

名將Diego Costa於2014世界盃代表西班牙出賽,卻也曾在同年巴西國際友誼賽代表巴西。(圖片來源/Sportskeeda

這些球員被非自己土生土長的國家相中,無疑都是因為擁有優異的能力,而球員得到的便是雙重國籍、更好的居住環境、出賽和奪獎機會、優渥的薪資等等好處。然而世界盃的之所以為全世界瘋狂,便是因為四年一次球星紛紛回家為自己的國家爭光,全國齊心向同一個目標邁進。利用歸化球員增加國家隊奪勝的機率,難免讓人懷疑是否違反了國家隊的真諦,宛如職業聯賽的形式,降低了觀眾與國家隊的歸屬感呢?

對此以上受訪者皆認為只要球員為歸化後的國家全心全意地全力以赴,身為觀眾還是會很感動,並不會因為他們與自己來自不一樣的地方產生芥蒂。「而且也有許多(球員)留下是因為喜歡上台灣這塊土地的,像是籃球戴維斯或是足球員朱恩樂都是如此」若球員讓社會覺得他心屬台灣,那社會大眾自然會認同他,只要歸化球員是真正對台灣這片土地有熱情,那他們就是我們的一份子。

黃日昱也提到其實會造成大眾對外來球員的懷疑,一大部分也是來自對足球不夠熟適:「不認識自已的國家隊自然不會知道這些外國臉孔是誰,因而造成台灣代表隊都是外國人的排斥感。」增進國民對足球和中華隊的認識,便能降低民眾對歸化球源的誤解,更是足球發展很重要的一步。

即使中華隊中有許多不同種族的球員,只要全心全意的付出就是台灣的一份子。(圖片來源/李哲君攝)

歸化球員能夠促進球隊的競爭力,並且讓球賽更有可看性是無庸置疑的,但是日本足球的成功絕非只是靠幾個優秀的外國選手,而是因為優良國際比賽成績帶動了日本足球的風氣,並且在長期注重足球基層訓練、建設以及制訂嚴謹的制度之下,日本足球運動得以持續性地獲得完善的發展,時至今日才能成為亞洲足球霸主。

歸化球員的確提供了起步較晚的亞洲國家一個發展的捷徑,海外球員的加入對台灣足球也許是正向的開始,但在台灣足球越來越好的同時,如何真正提升本土的足球實力,並能使足球在台灣不再只是四年一次看帥哥的活動,才是台灣需要鄭重思考的課題。

記者 李哲君
台南的孩子,足球是最美好的初戀,籃球是忘不記的心上人,羽球是一輩子的執著。
編輯 嚴銘浩
讓洋紫荊永遠盛放,永遠是原狀,香港!
記者 李哲君
編輯 嚴銘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