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無窮 搜尋的背後
好奇心無窮 搜尋的背後
記者 蔡佳妤 文 2018/09/30
科技進步飛快,1996年後網路開始被大眾所熟知,人們接觸這項新科技的頻率也越來越高。而在2007年後,智慧型手機變得大眾化,使接觸網路這件事情變得更簡單及便利。

2013-2017年以來個人網路使用率,12歲以上的個人網路使用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圖片來源/蔡佳妤重製)資料來源:《106年數位發展情形》
由此可見,我們的生活和網路緊密地融合。而在網路使用者中,高達八成的人會使用搜尋引擎來查找新資訊,代表大眾透過它可以找到各式各樣存在網路這個虛擬空間當中的知識,而且經常會以此作為進行搜尋資料的工具。
我們為何依賴搜尋引擎?
在Nautilus期刊的提到人們產生好奇心是基本需求。當我們所好奇的是知道卻不太明確的事情,更能勾起好奇心。天體物理學家和作家馬里奧·利維奧(Mario Livio)在一次的專訪中提到知覺性好奇(perceptual curiosity)代表的是有事物帶給我們驚奇,且不符合我們原先所想,導致想要去找出答案或是一個說法,另一種知識性好奇(epistemic curiosity)則是對於知識上有疑惑,產生好奇去研究等等。
而利維奧也提到透過MRI(科學領域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的結果,大腦中驅使好奇心的部位與飢渴的部位相斥,但是得到滿足的部分卻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如果滿足我們的好奇心就像中獎一樣愉快。
由此可見,產生好奇心有很多理由,其中大眾本身的心理就是充滿好奇心,還有外在的環境也會影響人們的好奇心,讓人們產生知覺性和知識性好奇。近年來,許多國際上交流日益頻繁,讓國人更加重視自己國家內部的議題。不管是性別、社會風氣、環保議題甚至是國際上的外交關係,有太多問題環繞著我們,導致人們產生使用搜尋引擎去做資訊交流的慾望,並以此獲得滿足。搜尋引擎就像網路空間虛擬圖書資料庫的鑰匙,能打開充滿滿足慾望的門,而當我們產生更多開心的滿足感時,人們會更加依賴這把鑰匙。
網路資訊取得更加便利
搜尋引擎帶來了不少益處。它帶來的不只是資訊,更多的是生活的便利。首先,網路上的資料庫是最豐富的,涵蓋資料的範圍也是最大的,從網路初創到現在智慧型手機發達的年代所累積下來的資料,都存在網路空間當中,所以當使用者需要搜尋特殊事項時,會選擇用它來讓搜尋更加容易。再加上,快速的搜尋可以得到開心的感覺,也讓使用者可以將更多的心力投注在自己所關心的事物上,而不用總是耗費時間和精力在尋找這些答案。
再來,因為網路世界不受距離和時間限制,我們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使用該功能。在這個人手一機的時代,這意味著原本當下無法處理的事情,可以在任意一個地方馬上解決。此外,如今的搜尋引擎也越來越個人化。如最近Google搜尋引擎在20周年時也推出利用人工智慧計算個人喜好的個人化功能,找出最適當的關鍵字或是使用者感興趣的內容,讓搜尋引擎更貼近每個人的生活。
我們該顧慮什麼?
但同時間,搜尋引擎也給大眾帶來不少隱憂。首先,在健康方面,俄國卡巴斯基實驗室(Kaspersky Lab)在2015年的研究顯示如果遇到任何事情,馬上使用搜尋引擎的話會容易產生數位健忘症(Digital Amnesia)。我們以為這些資訊可以讓我們更快速地得到解答,反而讓大腦因為在長期的訓練下,逐漸習慣這個行為模式,讓思考減少,成為一個被動的接收者。
此外,我們認為搜尋引擎帶給大眾的是便利性,事實上它所擁有的龐大資料庫反而會占用電腦的空間。同時,在打開知識的大門的同時,大眾也很少去思考搜尋資料需要注意自己的資訊的安全性,對於可能有危險性的頁面也不太去注意,甚至在搜尋之後會將資料存在電腦裡,沒有特別去備分或是儲存在另外的硬碟裡。
再來,考慮到廣告也是搜尋引擎的收益來源之一。因此,不管是關鍵字廣告還是一般的網頁廣告,只要企業花錢買下廣告,使用者在做搜尋的時候,最先接收到的會是這些付費廠商的相關資訊,導致接收到的訊息未必是正確或完全符合期待的。所以在做搜尋時看到的廣告有很大的機率會去誘導使用者進行點擊,導致我們在找到真正需要的答案前止步。

搜尋黃金鼠會產生的推薦關鍵字。(圖片來源/Google搜尋截圖)
不但如此,網路資料的真實性或是正確性還有待商榷。其中,搜尋引擎的關鍵字可能會因本身的演算法造成偏見,如同Boaz Miller和Isaac Record在他們的研究論文所說,這些自動形成的搜尋關鍵字是靠著演算法去紀錄並計算大眾在搜尋時所期待的結果,進而某些人的偏頗會影響搜索者的評斷以及認知。如上圖中,搜尋黃金鼠產生的結果是大部分的人會搜尋的關鍵字,可能會導致其他使用者的誤解。代表搜尋一個問題可以找到不同的答案,造成使用者在處理這些資訊時產生矛盾甚至混淆。
與網路共存的社會
以現今的資訊社會來說,不僅大眾習慣使用的媒介是網路,再加上越來越多的資源存在在這個虛擬空間,因此人們的生活智慧將越來越貼近網路以及依賴搜尋引擎。同時,搜尋引擎也給網路使用者帶來巨大的便利,也加速了生活上的腳步,對於社會的進步給予很大的助力。
我們選擇使用搜尋引擎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它自身便利、快速和資料庫龐大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以外,還有我們自身的原因。我們大腦中的資訊有些會記得不清楚,甚至無法記憶太多資訊,讓我們產生好奇心,驅使我們想要去確定自己所想的事情是正確的,或是想要找到相關資料來獲得滿足。舉例來說:最近有關於同志婚姻聯署的事件很熱烈,而我對於同志這個議題有關心但我又不是很了解,這時我就會選擇用搜尋引擎來找這次的事件,而與此同時也可以與其他人在網路這個平台裡意見交流,來得到滿足。
我認為,產生好奇心是與生俱來且無法改變的,同時它也會隨處產生,而滿足給人帶來的快感也是令人陶醉的。這也是為何人們使用搜尋引擎不是為了搜尋,而是為了尋求一個解答,就像是去吃到飽一樣,越吃越覺得愉快,都不想停下來,產生心理上的滿足感。未來,科技會更加發達,而電子產品也會更加普遍,資訊的流通也會更加快速,導致大眾會更廣泛地使用搜尋引擎。因此當我們滿足自身的好奇心的同時,更應該去了解搜尋引擎本身是如何運作的,避免將自身迷失在電子產品,甚至是網路世界裡。我們也可以學習使用搜尋引擎的技巧,來提高找到正確資料的準確性和降低失誤率,並且在尋找資料的當下,保護好自身資訊的安全,讓使用搜尋引擎成為助力而不是阻力。
縮圖來源:蔡佳妤/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