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第299期
- 工地隱形手 不一樣的建築師
工地隱形手 不一樣的建築師
穿梭在工地中,一下拿起設計圖端詳,一下又俐落地使用著切斷機,這幾位建築師像舞者般在工地裡翩翩起舞,並試著讓建築與自然和諧共存。
搬運木材在工地內是家常便飯。(圖片來源/李欣秝攝)
大家仔細地確認木條的間距,距離必須分毫不差。(圖片來源/李欣秝攝)
因為不斷地切割、搬運木材,手上貼滿了痠痛貼布。(圖片來源/李欣秝攝)
建築師請同事幫她確認木條上方的斜切面是否有吻合。(圖片來源/李欣秝攝)
黃介二帶著同事到對面的山坡地,查看木條排列的間距是否美觀。(圖片來源/李欣秝攝)
從遠處看,建築的顏色和木條的點綴讓它融入環境裡,和諧地與大自然共存。(圖片來源/李欣秝攝)
旁邊的建築裸露在光禿禿的山坡地上,不禁令人思考環境建設和水土保持兼具的重要性。(圖片來源/李欣秝攝)
隔壁工地的怪手在鬱鬱蔥蔥的山林裡顯得特別顯眼,和整個環境產生明顯的對比。(圖片來源/李欣秝攝)
用量尺測量木條的長度,一絲不得馬虎。(圖片來源/李欣秝攝)
操作切斷機時必須全神貫注,且要花費很大的力氣。(圖片來源/李欣秝攝)
將切割好的木條拿到另一邊堆放。(圖片來源/李欣秝攝)
木頭暴露在外較脆弱,必須塗上戶外護木漆。(圖片來源/李欣秝攝)
工作的同時,大家也要不斷地互相確認設計圖。(圖片來源/李欣秝攝)
工地有許多小黑蚊,必須點蚊香驅趕蚊蟲。(圖片來源/李欣秝攝)
Previous
Next
工地隱形手 不一樣的建築師
李欣秝 報導 2018/10/28
許多人對建築師的印象就是坐辦公室,偶爾到工地走走。但也有一些建築師和別人不一樣,他們在工地自己動手創作,讓整棟房子更添生命力,呈現多層次的樣貌。
來到位於新竹山上的一個工地,建築師黃介二和他的同事們在為房子做最後的設計裝潢,為了使房子更貼近土地,讓大自然保持最原始的樣子,最初就以和環境較相近的顏色來蓋房子。
此次實際走訪工地現場,一睹建築師們用木條的點綴,讓房子更融入自然中。同時也打破了我對建築師既有的印象,其多重的身份,扮演著設計師、勞動者還身兼環境保護者,不得不讓人心生敬佩。
這群不一樣的建築師,用他們的手,打造出一棟棟有溫度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