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
鬱
翁邦晏 文 2018/10/28
這個故事的開端,是沒有開端。
總之,它是發生了,卻沒有人知道為什麼發生。
「你應該樂觀一點啊,又沒有那麼糟糕。」
「你是在難過什麼啦,又沒發生什麼事情。」
「你到底在想什麼?」
想什麼?不知道。
你們或許是想鼓勵,或許是要激將,不知道,可結果只是將他推入另一個更深的深淵。
這世界很黑、很冰冷。
摸不到邊,救命,想抓住什麼,什麼都沒有。
究竟在想什麼?不知道。
序章一初虧
那天,他告白了。
結果可想而知,完完全全地被打回票。
長相不夠出眾?不夠體貼?不夠熟悉對方,只能當朋友?沒有做事能力,被覺得沒有未來?
不知道,她並沒有給理由,唯一肯定的是,她拒絕了。
事實上,這也不是第一次對她告白,只是重複的品嚐著失敗。該說是專一、堅持呢,又或者該說是過度執著了?眼下能確定的事情,只有不停糾纏的下場,就是被討厭。緊接著後面幾次,連對方都聯繫不上了。
大概是恐怖情人的一種了吧?他也不知道,至少,還是不至於傷害對方的那種,他想。可他不夠體貼、沒有為對方思考到的是,糾纏不清,也夠折磨人了。
剪不斷,理還亂,思緒一瞬間纏在一塊。驚覺自己恐怖的他,面對錯誤的失敗,負面情緒的黑,透過一綹綹紊亂交織的絲,逐漸浸染了本來意氣風發而純潔無暇的白。
究竟在想什麼?不知道。
之一一食既
短暫的糾纏,不知不覺就到熱情如火的夏。
夏,燥熱如火燒。火在活力和夢想的引擎中燃,提供了奔向未來源源不絕的動力。不停地奔馳向前,時間從不等待任何人,源源不絕地邁向無涯的彼端,然而體力和耐心卻相當有限,就將在盛夏消耗殆盡。
「天乾地燥,小心火燭,星星之火,足以燎原。」火,延燒,一丁點星火,卻燒上了忙碌的生活,隨著焦頭爛額生活的引信,點上了爆炸的內心。
背叛,這個仲夏的課題。
並不是人緣不好,只是,他渴望身旁有更多人陪伴。夏的假期,原是結伴出遊的日子,卻一點邀約也沒有,本來假期前說好要一同出遊的夥伴,陪著他們的朋友離去了,久未聯絡的朋友,也聯絡不上了。一個人,不想出遊,待在家,孤單空虛的感覺填充了背叛炸裂的心。
年紀也不小了,一個人那就學習吧。學習,想學曾經對未來的夢想。未來,對未來的迷茫,夢想,也需要能力支持。正朝向未來衝刺之際,卻遇見瓶頸,自我學習,卻越走越偏,所學全部打掉重練;尋求外援,卻發現自己能力不足,無法吸收他人過量的知識。曾經被視作聰明,而今卻覺得所有的事物都超載。放棄,背叛了夢想。
暮夏,活力轉化為空虛,夢想形變成失望。現在,過去,未來,全都充滿焦慮。生活像是一個黑腔,一個黑洞,陷入,就逃不掉了,吸入的同時,周遭像是逐漸停滯了,什麼都不動,沒有時間。
在想什麼?不知道,也不重要了。

(圖片來源/翁邦晏攝)
之二一食甚
同情、憐憫
「你還好嗎?需不需要幫忙啊?」不需要。
「真可憐耶,好好的一個人卻變成這樣。」喔是喔。
「別一直那麼傷心難過嘛,還是有能讓你開心的事情啊。」嗯。
諷刺、責罵
「笑一下很難逆啦?」是,笑不出來。
「整個氣氛都被你破壞了。」抱歉。
「你就是這樣都不出門,才會變成現在這樣啦。」喔。
不解
「到底是什麼事情讓你那麼難過?」無解。
「你不要想太多,做出不好的事情耶。」好的。
「你平常都在想什麼呢?」不想說。
內心檢討
「到底怎樣才能變好?」
「可以趕快逃離這個狀態嗎?」
「會不會再這樣惡化下去啊?」
內心的黑暗,生活的壓力,無法做事,身體變得好沈重,手腳實在舉不起來。想休息,止步不前,可周邊的人都在前進。比較,不停地比較,自己不如周邊的人,想追上大家,不想成為累贅,可實在進步不了,好想脫逃,逃離這個世界。
無助,周邊好黑,伸手不見五指,渴望一點光點,可又有誰能施捨點亮呢?
援手
「要不要一起出來玩呢?或是打個電話聊個天呢?」啊?
在想些什麼?「。」

(圖片來源/翁邦晏攝)
之三一生光
「要不要一起?」看似平常的一句話,可好久沒聽到了。
孤單嗎?其實早就麻木了。減敏嗎?或許是吧。青春就是需要同儕的陪伴、認同,然而習慣了一直孤單,從而一直悲傷,最後又循環回大家不想接近,惡性循環的終點就是只想趕快脫離這個被綁死的圈子,離開重複的生活圈,完全無痛地離開這個從沒有起點的起點,不斷憂傷的世界。
多久沒有人伸出這隻手,明明就是咫尺之隔,到底,是這個世界過於冷漠,還是沒有人知道如何伸出援手。浸在黑暗中,或許不只看不到外面,外面也看不進來吧。一直以來耳機聲音總是調到最大,見到人眼神總是在逃避,難得與相識的人坐在車上卻總是閉眼假睡,也許也是一種對世界的拒絕吧。
「喔喔喔,好啊。」回答了。
說是拒絕世界,大概也還存有那麼一點渴望是,這世界還有人願意幫忙,還知道如何幫忙。黑暗的世界雖然不會再轉白,逐漸注入的白,卻也能讓不著邊際的黑,轉換為灰。不能減少悲傷,至少能轉移不間斷的難過,不再那麼在乎那些傷心事了。
在想什麼?更多更多吧,其實不知道,反正,能逐漸開心了。
尾章一復圓
生命片段中,不見四周的黑終於來到尾章。
這次有其他人的陪伴,就像六度分離的線,透過周遭的人終於能嵌入整個社會網絡中。一個人的黑,終究敵不過群體注入的白。活力和夢想的引擎再次修復,推動早已鏽蝕那名為進步的齒輪,不過不同的是,現在不再是單純燃盡所有精神體力,更多的還有,來自不同地方的助力。
不再是一個人盲目地向前衝,衝到周遭都被黑暗吞噬。在知識的草原上,結伴一同奔馳,在燃料耗盡之際相互補給。不再比較,與夥伴彼此截長補短,不快不慢,不疾不徐,不會追不上其他人的成長,雖然慢,總算趕得上。從望塵莫及到望其項背,總是需要一點輔助。
「欸,能幫個忙嗎?這個做不出來。」
「啊啊,這個啊,想想喔。」
「算了別想了,等等要出去哪裡玩啊?」
「蛤,我想先吃飯耶。」
「好喔,哈哈,那要吃什麼?」
「不知道。」
「那你還提。」
歡笑聲中,生活總算回到正軌,這次不是黑,也非白,更不只是灰,還有更多更多的是,七彩的世界。
這次,在想什麼?笑一個吧。
創作理念
我一直在想,自由創作做為媒體平台上的文章,該是什麼形式?一篇個人的小說?一篇雋永的知識?思考後,我決定寫一篇文。或許你是一個幸福的人,對你而言這只是一篇普通的創作,也可能你是一個哀傷的人,讀完後心有戚戚焉,而有所收穫。請小心參酌來自年輕人的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