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天后 彎彎邁入15週年
圖文天后 彎彎邁入15週年
卓瑋哲 報導 2018/11/11
在MSN和部落格盛行的年代,我和許多人一樣都曾經用一個光頭裸身的圖像當作大頭貼,等待她的部落格更新是每日的例行公事,簡單的畫風與貼近日常內容的圖文創作,「彎彎」成為我們的最佳心情代言人。
我原先想說配合彎彎的居住地,於是就跟彎彎相約在一家位於台北的甜點店,剛見面的時候,彎彎還對我從新竹北上表示不好意思,然而在採訪的尾聲,我才意外得知彎彎結婚後早已搬離台北,這次也是特地遠道而來,反而應該是我要為我的疏失道歉。彎彎的體貼與親切,不因為擁有百萬粉絲而因此高姿態,我想這就是她迷人所在。
誤打誤撞踏上創作之路
彎彎,本名胡家瑋,畢業於新北市私立復興高級商工職業學校美工科,從小就喜歡畫畫,創造了角色彎彎當作分身,讀書時期還曾經自己把圖畫裝訂成冊,向班上同學推銷,但一本也沒賣出去,不過彎彎並沒有因此放棄,即便畢業後成為平凡的公司職員,仍然持續用畫畫紀錄生活。
「因緣際會下開始設計了MSN的大頭貼,之後被出版社看到了,然後就開始討論出書的事情。」彎彎因為一次公司空調故障,在MSN上換了一張隨手畫出的「熱」大頭貼,引起共鳴,被許多人轉載使用,接著越來越多豐富表情的大頭貼漸漸在網路上受到歡迎,部落格的人氣也跟著上升。
不久後有出版社主動找上門,2005年彎彎發行了第一本書《可不可以不要上班》,原本仍只想把畫畫當作興趣,但很湊巧的公司倒閉,彎彎被迫放棄原來的工作,踏上全職圖文創作者的路途。

彎彎創作的心情大頭貼,寫實又帶著趣味。(圖片來源/卓瑋哲製) 資料來源:彎彎的塗鴉日誌
無時無刻記錄生活點滴
彎彎創作的靈感來源都來自生活中,舉凡寵物、家人、旅遊,只要是周遭發生的趣事,彎彎都會用圖文記錄下來。像是懷孕與剛生產後的那段時期,創作就多與新手媽媽的內心小劇場相關,例如把兒子小圓仔畫成大魔王,而自己是初級鬥士,要不斷地接受挑戰來提升等級,最後才能成功馴服大魔王。
出版社和編輯都給她很大的空間發揮,彎彎並不擔心創作想法受侷限:「大部分的編輯跟出版社都很尊重我的創作的內容,會依照我畫出來的東西去做整理,而不是給我一個框框讓我塞東西進去。」從日常的塗鴉日記、旅行日記、寵物日記到當媽媽後的育兒日記,依照題材的歸類發行成不同主題的作品。
「在時間比較沒辦法控制的情況下就是有想到甚麼東西就是要先寫下來,然後等到有空的時候再把他變成圖畫樣。」對彎彎而言,思考創作內容的過程最困難,必須很專注地去想編排與配置,平常一定要隨身攜帶筆記本與筆,將每天值得記錄的片段擷取下來。彎彎認為在畫的時候反而是最快樂、最輕鬆的,因為已經打好草稿了、劇本寫好了,作畫時能夠放空,還能一邊聽著音樂或是一邊看恐怖片。

彎彎介紹著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中的生活筆記。(圖片來源/卓瑋哲攝)

筆記(左)簡要的紀錄彎彎當下的想法,成品(右)內容較為豐富,圖像也比較精緻。(圖片來源/卓瑋哲製) 資料來源:翻攝自彎彎筆記本、彎彎粉絲專頁
彎式風格的創作
「其實沒有理念這麼偉大的東西耶,因為我內容都是一些比較生活化、比較輕鬆的為主。」彎彎表示在作品的發表上,都以正面、開朗的形象為出發點,希望為讀者的生活增添一些樂趣,或是覺得感同身受。例如彎彎有一篇在部落格發佈的文章,就是將健檢時脫光衣服灌腸被護士認出來的尷尬情況,不避諱地用搞笑的方式與讀者分享。
「我可能埋一些很小的梗,大家留言說那個好好笑喔,就覺得說:『哇!被看到了!』」對彎彎來說,能夠得到讀者正向的肯定,感受大家溫暖、善良的一面帶來的感動與成就感,就是最大的回饋,得到繼續創作的動力。
不過這樣樂觀的形象,也代表彎彎要更加堅強地自己吸收負面情緒,去面對每一個挫折並轉換低潮。像是從第一本書開始就陪伴著彎彎與讀者的寵物犬該該,在2012年底時就已經去世了,很長一段時間令彎彎不再繪畫與寵物相關的題材,而原先總是在彎彎身旁吐槽的該該也不再出現於作品中,讓許多讀者感到疑惑,一直到2014年發行的《可不可以一直在一起》最後章節,彎彎才道出該該過世的消息。
轉個彎 因應世代變遷
彎彎至今已陪伴讀者15年了,從2004年經營部落格開始,到MSN頭貼、書籍、周邊商品、LINE貼圖的發行,圖文發布的平台也擴及到臉書(Facebook)粉絲專頁、Instagram與LINE WEBTOON,甚至還得到拍電影的機會,這些日子帶給彎彎許多珍貴回憶,然而世代的改變也帶來挑戰。
「以前會覺得成功很容易,當初好像隨便畫就很多人來看,但現在好像不是這個樣子了。」彎彎感嘆,以前經營部落格,就像是開一家商店,客人會主動上前光顧,即使很長一篇日記、遊記或是開箱文,讀者仍看得開心。但如今經營粉絲專頁就像是發宣傳單,必須四處推廣而不一定有人買單,許多讀者閱讀習慣轉為速食型態,彎彎必須把長篇圖文漫畫變成單格或是一張圖片,讀者看過笑完就算了,也不像從前那樣珍惜。甚至隨著粉絲專頁不斷改制的觸擊率,作品得到的迴響已不如以往,有時候發佈新內容反而還要面對粉絲數的減少。
面對現實的數據,彎彎不免感到灰心:「以前部落格一篇留言可能七八百則,可是現在(粉絲專頁)能有個三四十則就不錯了。」反而在經營個人臉書及Instagram相對自在,不必受讀者是否買單的壓力拘束,發佈的內容也不需要侷限於圖文創作,心情札記或是生活照都無妨,想分享什麼就分享。

Instagram相較於臉書,可以看到更多彎彎分享的日常生活點滴。(圖片來源/截圖自彎彎Instagram)
可不可以一直創作
雖然創作是一條不容易走的路,不過如果光一直想著:「要畫甚麼、我要不要畫、畫又沒有人要看,一步都沒有前進的時候,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彎彎認為重點是要先踏出第一步,不管是好還是壞,畫出來、發表出來都好,慢慢去累積自己的經驗、慢慢去累積自己的實力,才是一個以創作為工作或夢想該抱持的態度。
這些年來,彎彎除了創作上的成就外,心態也成熟了許多,了解成功得來不易,在面對現實的社會環境,要不斷地精進而不能停滯不前,才不會被時代淘汰。彎彎表示未來想嘗試動畫或短片等影音媒材,除了希望能夠看到自己的作品動起來外,也可以因應當前趨勢,為讀者帶來不一樣的感官體驗。
彎彎開玩笑地說,也許有一天不紅了可以改賣手搖杯飲料吧,感覺比較賺,但其實只要還有機會,彎彎還是會盡最大的力氣,努力地做下去,如同彎彎常常掛在嘴邊的:「能夠一直做著喜愛的創作、持續畫畫,還能當作自己的工作,是一件很幸運、很幸福的事。」
縮圖來源:卓瑋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