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出大學城 我和新竹初相見
踏出大學城 我和新竹初相見
廖庭歡 2018/12/23
我並不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新竹人,為了讀大學,才來到這個不太熟悉的城市,新竹對我來說,就像飛往人生下一站階段的轉運站,我不會在這多停留。
作為一個轉運站,我其實一直對新竹不是特別滿意,因為它的交通不便利,讓沒有機車的雙腳族,只能透過搭公車來探索新竹,且公車班次也不多。身為假日總要回家的返鄉族,更沒有其他的時間在新竹玩耍,也就是說,我大可以四年就這樣安然地在我的大學城自給自足,等到禮拜五晚上,我再回到熟悉的台北,世界還是照常運轉。
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我加入了一個經營新竹在地粉絲專頁的社團,因為這個專頁鎖定的是新竹的粉絲,所以它需要許多有關新竹的內容,而當時就有了「新竹建築物古往今來」的主題,透過拍攝新竹現今的建築物,來比對之前的照片,吸引大家的注意。在拍攝照片和查詢建築物的古地名中,我發現一些有趣的事,例如新竹大遠百旁邊的停車場會叫作明志書院停車場,原來是因為它是清朝乾隆時期建立的明志書院原址,又或是新竹國小原來是一所擁有超過100年歷史的小學。而這些地方一定是我在讀大學這四年,不會主動去的地方或是知道的事,能透過經營粉絲專頁的機會,重新認識一次新竹,我覺得彌足珍貴。雖然現在還是會抱怨新竹的交通很不方便,但是我開始覺得在新竹的生活其實也不錯。
創作理念
曾經我也把新竹當作異地,但透過親自走訪新竹市各地拍照,感受到新竹市裝載的濃厚歷史背景,固有的心城也才逐漸打開,不管大家是以哪種身份成為新竹的過客,我希望可以利用照片紀錄新竹的溫度,以底片串連的方式,讓你的心與新竹的距離縮短。
老照片圖片來源:張德南。(1996)。《竹塹影像憶往》。國家圖書館。2018-07-19,檢自:臺灣記憶,出版者: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新照片圖片來源:廖庭歡攝
縮圖來源:廖庭歡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