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期

大雨過後 綻放野百合

一場風災帶走了所有的依靠,大雨過後,最怕下雨的林雨菁,卻搬進了最會下雨的城市。 人在生命的最谷底,應該以怎麼樣的姿態繼續往前?只剩黃土與砂石的山區,如何再開出隨風搖曳的花朵?

大雨過後 綻放野百合

記者 林宜芳 文  2010/10/17

場風災帶走了所有的依靠,大雨過後,最怕下雨的林雨菁,卻搬進了最會下雨的城市。

以「下一站,幸福」得到金鐘獎最佳導演獎的導演陳慧翎,用只有六集的小小故事,帶領觀眾走進災後荒涼空曠的災區,探討災後重建之餘,災後餘生的人們心靈療傷的歷程。人在生命的最谷底,應該以怎麼樣的姿態繼續往前?只剩黃土與砂石的山區,如何再開出隨風搖曳的花朵?


 

 


每到下雨,林雨菁總是立刻戴上耳機(圖片來源: 《那年,雨不停國》facebook社團)

 

 

特殊手法與樸實演員 

 本片與聲音有非常高度的結合。在影片的開頭就以抽象的拍攝手法,說明水滴聲與恐懼的關聯,並貫串全片。片中女主角林雨菁的父親生前的工作即是在葬儀樂隊為死去的人們吹奏薩克斯風。而林雨菁在轉學後新加入的社團也是管樂社。同樣的曲子在不同的心情下演奏起來也會有不同的表現,在影片中時常用這樣的手法來展現劇情的轉折。

影片的色調掌握分明。回憶鏡頭的褐色,雨天的藍色,災區的黃色,都用了較低飽和度的畫面,來對比家庭的溫暖,學校生活的繽紛,市集的喧鬧,愛情的甜。而在調色及構圖上也表現了攝影的高度功力,片中的特寫鏡頭不僅將人物的個性清楚的呈現,色調與人物當時的心境相符,表情也都非常生動,畫面也很有層次感,若將每一張特寫截取下來,它們都分別可以作為一張張出色的照片。

經歷過偶像劇的拍攝,導演在人物的刻畫上展現十分成熟的功力。片中多用特寫,畫面生動吸引人,而從造型和表演上可以輕易看出片中人物的鮮明性格。片中出現的藝人僅有飾演林雨菁母親的柯淑勤與飾演算命師的吳建豪,都只是片中的配角,他們的表演都令人印象深刻且恰如其分,不使劇情偏倚,也沒有搶走主角的風采。重要的角色皆不是職業的演員使影片看起來樸實真摯,而配角生動的表現也為影片加分。


 
《那年,雨不停國》全片有許多層次感豐富的畫面(照片來源: 《那年,雨不停國》facebook社團)
隊隊 

 

運用對比 凸顯女主角遭遇

「如果你現在真的是要上樓做作業,明天下雨就會下鳳梨」,姊姊講完拿起兩顆鳳梨在籃子裡擺好。

這是在片中對男主角家庭的一小段刻畫。男主角的家裡是賣水果的攤子,片中時常可以見編劇用水果做出的幽默橋段,讓人會心一笑。除了男主角的家庭之外,林雨菁寄住的叔叔家也是個溫暖的小家庭,在片中以這兩個小家庭成員間詼諧溫馨的互動,對比林雨菁失去家人的悲傷寂寞。

值得一提的是,與「下一站,幸福」相同,導演在片中用了很多小孩子當演員。小朋友的真誠很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也為影片添加了許多趣味,林雨菁的表弟芭樂的爆炸頭造型就讓人印象深刻,逗趣的表演好像廣告裡的張君雅小妹妹。他與媽媽的互動時常可以讓人發笑,傻傻的天真讓人回想自已童年與父母的互動,對於林雨菁的遭遇又形成了更強烈的對比。

 

  
林雨菁的阿姨與表弟芭樂(照片來源:《那年,雨不停國》 官方網站)
陪伴培  

 

你我陪伴創傷壓力症候群

人在最悲傷的時候該以什麼樣的姿態繼續往前進?導演試圖以本片探討災後的心靈重建,因此在片中加入關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STD)的片段。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遭遇突發的創傷後許多人會經歷的過程,從一開始的茫然、無法接受,到後期的過度反應、過於自責。在心理治療上最核心的方法是提供受創者適度的陪伴,在片中,這個陪伴者的角色即是男主角。

但男主角不是專業的治療師。導演有意呈現這一點,就像現實中可以陪伴受創者度過這一段低潮時期的大多也只是一般人。於是在片中,男主角過度的緊張甚至告訴媒體、同學們女主角的「症狀」激怒了林雨菁。這是一個極有教育性的片段,直接以行為呈現在觀眾面前讓觀眾知道,很多人平常無心的舉動可能會帶給受創者很大的傷害。

受創者大多不願被歸在某一個類型的心理疾病裡,他們可能沒有這麼嚴重,或是他們不知道他們自己有這麼嚴重。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並非逼迫受創者指認自己的症狀,而是提供「適度」的陪伴。受創者也是一般的人,他們只不過是受的傷比較痛一點,面對他們不需要太過緊張,只要給予安慰和讓他們知道他們不是孤單的,給他們一些時間,他們也可以走出傷痛。

在片中大部分的時間是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縮寫「PSTD」來稱呼這個症候群,使得這個症候群顯得很疏離,好像用鑷子小心翼翼的夾起疑似病菌感染的病人的衣物,放在顯微鏡下觀看。在台灣,心理治療並不盛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這個名詞,即使是用中文,對一般的觀眾也是一個陌生的詞彙。中文已是如此,在片中卻還用英文縮寫來稱呼他,加上會讓人們過度緊張、在背後偷偷討論的應該是疾病、傳染病,症候群實際上並不會引起那麼大的反應,也不需要有這麼大的反應。這些使得大多數的片段看起來刻意、生硬,讓症候群看起來很嚴重,一般人無法處理,這是比較可惜的部分。

不可否認的是,導演確實為創傷後的心靈重建提供了許多參考方式。在片中的音樂,還有林雨菁阿姨家養的寵物老鼠,都是常見的心理治療良方。音樂可以洗滌心靈,傾訴和轉移注意力可以使受傷的人更快有力量再站起來。林雨菁阿姨一家人對她的關懷和貼心的小舉動也是心靈重建的路上很重要的元素。可以見到導演對於心靈療傷歷程的用心。



正確的心靈療傷歷程可以使受傷的人再度站起來(圖片來源: 《那年,雨不停國》facebook社團)

人的一生無可避免的會遇見一些低潮,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再站起來繼續往前走。大雨過後,只要耐心的等待,荒僻的沙土上還是可以開出挺立的野百合花,在千縷微風的吹拂裡搖曳。

記者 林宜芳
總是用力的想要證明自己可以 但從來沒有改變過什麼 還是寫不出自我介紹 還是小朋友字體 還是膽小鬼跟愛哭鬼 什麼時候才可以長成大老虎呢 你好,我是林宜芳,叫我小貓
記者 林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