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期

金裝佛裝 不如給我「韓」裝 

【從衣到妝 韓式時尚滲透全台】專題

所謂「人要衣裝,佛要金裝」,時尚風格百百種,你喜歡哪一國的化妝品和穿衣風格呢?在台灣除了歐美風、日系風格,近年隨著韓國文化的流行,「K-Beauty」、「K-Fashion」也跟著風靡台灣。

金裝佛裝 不如給我「韓」裝 

許可晴 文  2019/04/07

「你今天看起來很韓耶!」隨著韓國電視劇、歌曲的流行,「韓」成為了一個形容詞,形容人們的穿著、妝感有著韓國的味道,除了「歐美風」和「日系」,「韓系」儼然成為了台灣近年來的時尚新趨勢。

有種風格叫「韓系」

在網路上搜尋化妝的關鍵字,可以發現台灣常見的妝容大約分成三個派別,分別為「歐美」、「日系」及「韓系」,歐美妝容偏向人們口中的「大濃妝」,強調高存在感的眼影、眼線及飽滿的唇色,修容也是發揮到極致,以突顯出臉的立體感,營造出氣勢;日系妝容則清淡許多,霧面底妝,配上清淡的眼影、自然的唇色,妝容的亮點在於明顯的腮紅、濃密的睫毛,以呈現出清新可愛的感覺。

而韓系妝容就介於歐美妝容及日系妝容之間,通常使用偏白的水潤型底妝,搭配纖長的睫毛,且較著重臥蠶(位於眼睛下方,微微隆起的肌肉)打亮和高顯色的唇妝,這樣的特色讓韓妝獨樹一格,成為了彩妝新趨勢,甚至「K-Beauty」成為了專有名詞,專門指從韓國發跡的化妝、保養風格。

韓國YouTuber——Daiya(다이야)示範韓系、日系、歐美妝容的差別。(圖片來源/截圖自YouTube

不如日系妝容般輕淡、可愛,卻也不會像歐美妝容一般招搖、厚重,「K-Beauty」也在台灣造成旋風,根據台灣時尚美妝網站「Fashion Guide」2017年的問券調查,在1000多名受訪者中,有76.6%的受訪者表示喜歡韓系風格的妝容,打敗日系、歐美及其他風格的妝容,另外,一些韓式化妝手法像是「平眉」、「咬唇妝」、「染唇妝」,也因為極具特色,在台灣造成一陣模仿風潮。

不只是「K-Beauty」,韓系穿搭形成的「K-fashion」也是近年的流行趨勢,走在街頭或是實體店面,常可以看到標榜「韓風」、「韓國空運來台」的服飾或配件,有些店面甚至把韓國明星當成活招牌,銷售與明星同款式或相似的衣著。除了服裝,「韓風」也延伸至人們的造型當中,像是「空氣瀏海」、「逗號瀏海」就是由韓國明星帶起的髮型風潮,「韓系」好像變成了一種招牌,代表著流行與受歡迎。

「韓風」怎麼吹來的?

無論是「K-Beauty」還是「K-fashion」的流行,都與韓劇的走紅有很大的關係,韓劇可以說是「窗口效應」運用的極致,「窗口效應」是指運用單一素材,產生多種商機。韓劇原本為單一素材,但從劇中衍生出來的食品、玩偶、化妝品、家電用品和服飾等等,都可以成為向外延伸的商品,除了可以激起額外的商業價值,更可以將韓國文化藉戲劇宣傳至海外。

近年最經典的案例莫非是2016年的韓劇《太陽的後裔》所帶起的口紅熱潮,劇中飾演女主角的宋慧喬身為品牌代言人,曾在劇中多次使用某韓國知名品牌的雙色唇膏,而《太陽的後裔》在台灣挾著平均收視2.24收尾的高人氣,使戲中宋慧喬使用的同款商品持續熱賣。

《太陽的後裔》第一集,宋慧喬塗上自身代言的口紅,準備赴約男主角。(圖片來源/截圖自愛奇藝

韓劇就像是一本動態的型錄,劇中男、女主角使用的化妝品和服裝造型,每一個都有可能是未來的趨勢,可別以為這樣的案例只適用於女性,2018年初席捲全亞洲的《孤獨又燦爛的神——鬼怪》的男主角孔劉就帶起了一波「中分」風潮,成為當時熱門的男性髮型。

除了韓劇的加持,韓國偶像明星的造型及代言也為韓系的美妝及服裝品牌增色不少,偶像們擁有精緻臉蛋、良好體態和大批粉絲,絕對是最佳代言人。以韓國三大經紀公司中的SM娛樂(SM Entertainment)為例,此公司旗下的藝人有少女時代、Super Junior、EXO等在台灣擁有高知名度的偶像團體,演唱會門票快速售罄,挾著高人氣,因此他們代言的化妝品、服飾品牌在台灣吸引了廣大消費者的注意和討論。

台人自營頻道 助長「韓風」

「韓風」熱潮並非只靠電視螢幕中的明星、偶像塑造。在台灣,越來越多人用文字或影音的方式經營自媒體,分享自己的生活和觀察,像是嫁到韓國的人妻所經營的部落格《太咪瘋韓國》,用文字和圖片記錄了她長期居住韓國的真實經驗,其中也不乏許多關於韓劇穿搭、韓國美妝推薦的文章;另外,也有些YouTuber往返台、韓兩地,整理並向觀眾介紹韓國時下流行的穿搭及妝容,像是YouTube頻道《一隻阿圓 I am CIRCLE》和《愛莉莎莎 Alisasa》,兩人皆曾於韓國留學,目前結束學業後仍定期前往韓國拍攝相關影片,影片點閱率動輒破30萬,留言次數也逼近一萬,可見大眾對於韓國時尚及流行的高討論度及關心度。

愛莉莎莎至韓國街頭拍攝影片,介紹最新的流行趨勢。(圖片來源/截圖自YouTube

雖然影響力不如光鮮亮麗的偶像明星一樣強大,但台灣的YouTuber和部落客以更貼近日常生活的姿態,觀察韓國現今的流行趨勢,並用大眾熟悉的中文製作內容,著實刺激了觀眾對「韓風」的買單程度,同時也讓韓商嗅到台灣市場的可能性。

代購時代已過? 韓牌紛紛進駐 

在韓國戲劇、偶像還沒在台灣興起時,進駐台灣的韓國品牌並不多,想要購買韓國化妝品和服飾大多是靠網路代購,或請在韓國的友人將想要的商品帶回,而現在多項商品皆可以在台灣輕易購買,且價差並不大,讓人不禁懷疑代購商在產業鏈中的現況。

隨著越來越多台灣人瘋韓劇、韓星,這波「韓風」也吸引了韓國品牌進軍,近年來可以看到許多韓系美妝產品陸續進駐台灣,從百貨公司的專櫃、美妝店的開架區,到專門店面都有韓國品牌。以美妝品牌Etude House為例,該品牌於2009年進駐台灣,原本由台灣公司代理經營,但在2018年轉由韓國母公司-愛茉莉太平洋(AMORE PACIFIC)直接經營,至今除了原本的8家專門店,將持續向百貨公司、線上購物網等方向擴展版圖,而少了代理商居中,該品牌的價格也比之前親民許多。

在服飾品牌方面,也有平價韓系品牌進駐台灣,像是SPAO和H:CONNECT,除了實體店,許多韓國網路服飾品牌也積極拓展台灣客戶,例如icecream12和Sonyunara等網站就推出繁體中文版的購物頁面,讓台灣顧客可以輕鬆消費。

韓國網路服飾品牌不只提供中文版的購買頁面,還專為台灣經營了臉書粉絲專頁,吸引人氣。(圖片來源/截圖自Facebook

雖然至今韓風當道,從醫美、化妝、髮型到穿搭都流行韓國風格,但可以停下來思考的是,究竟「韓」真的百分百適合台灣嗎?以曾造成流行的長版羽絨衣為例,對於韓國冬天動輒零度以下的氣候來說,長版羽絨衣是絕佳的保暖聖品又可兼顧修飾身材的效果,但台灣的冬天基本都在零度以上,長版羽絨衣在台灣真的實穿嗎?「韓」為何成為了一個正面形容詞,抑或是它只是個噱頭,以吸引人們購買,這無疑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文章縮圖:許可晴製

記者 許可晴
努力感受喀報的美好
編輯 蔡佳妤
努力成為自己的樣子 希望能有一個恣意地笑著的人生
記者 許可晴
編輯 蔡佳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