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薯市集ON AIR 喀人廣播節目
隨著時間發展,文化保存的意識抬頭,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投入自己的專長、創意、熱情來進行在地創生工作。是什麼讓他們回頭?「在地」對他們來說又是什麼?
蕃薯市集ON AIR 喀人廣播節目
李庭安 報導 2019/04/14

(圖片來源/李庭安製)
傳統市場風文青 蕃薯市集
「蕃薯市集」是2018年由桃園在地藝文組織桃園藝文陣線所開始舉辦每月的市集活動。不同於一般想像的白帳篷、乾燥花、小清新的「文青」市集,蕃薯市集用大花傘遮陽,用彩色菜籃當桌子,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本土式文青」風貌。
有趣的不只如此,蕃薯市集的名稱之所以是蕃薯而不是芋頭、或其他根莖類也大有來頭,在瞭解蕃薯市集同時發現,要辦好一個市集可不是那麼容易。怎麼樣才算一個好的市集,要怎麼跟在地結合、溝通等,青年返鄉選擇走在地文化創生這一條路,會面臨什麼樣的問題?對他們來說,「在地文化」又是什麼?
此次喀報專題與交大網路電台goto&Play合作,特別廣播節目【新一代 在地創生大使命】邀請到來自桃園藝文陣線的劉醇遠與李瑋,帶我們一窺「返鄉文青」們的工作,與對在地胸懷的熱忱、使命。

由左至右為:受訪者李瑋、記者李庭安與受訪者劉醇遠。(圖片來源/李庭安提供)
縮圖來源:蕃薯市集提供,李庭安重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