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校園流浪犬
你不可不知的校園流浪犬
洪蜜禪 製作 2019/05/12

校園流浪狗無疑是校園生活的一部分,不過你有多了解校浪呢?(圖表來源/洪蜜禪製)
在台灣,棄養問題至今仍層出不窮,無論是無良的繁殖場棄養、或是飼主棄養,都造成流浪犬問題無法根除。街頭的流浪犬們渴望有一個可以安全生活的空間,因此有些狗狗會選擇長期棲息在充滿食物的校園中。

校園流浪狗的常見來源。(圖表來源/洪蜜禪製)
許多大學校園中設有動物友善社團,會協助管理、照顧這些校園流浪犬。像是交通大學有汪汪社、清華大學有關懷生命社。清大懷生社的幹部表示:「有心人士棄養案例發生了很多次,去年寒假就有三隻小狗被丟在機車塔的事件。」如果撿到小狗的話,會希望能盡快送養出去,若無法立即送養出去的狗,社團成員則會照顧到牠們可以結紮、打疫苗並獨自在外生活為止。

許多大學校園裡有動物友善社團,如:「汪汪社」、「關懷生命社」、「動物服務社」等,都是由同學自發性組成的社團。(圖表來源/洪蜜禪製)
別擔心!我們都經過TNvR囉

TNvR四步驟能解決流浪動物源源不斷的生育問題。(圖表來源/洪蜜禪製)資料來源: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
TNvR為現今世界各國處理流浪犬貓問題採取的主要手段之一,對母犬貓施作子宮卵巢摘除手術,對公犬貓則施作睪丸摘除手術,透過絕育行動控制區域內流浪犬貓的繁殖速度,以人道且有效的方式達成源頭減量。而校園流浪犬也普遍經過TNvR手續,絕育後牠們便不會再有發情期,能減少攻擊行為。動物友善社團也會在捕捉的地點回放校浪,避免牠們因難以融入新環境而生病或死亡。
我也想要有個家
由於狗有「地域性」,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間,一個地區會有最大可以負荷的犬隻數量,而校園也是。像是清大已經有30多隻校浪,是接近飽和的狀態,再進來的狗若無法與原先的狗相處融洽,幾乎都會被趕出去,不會久留。然而,其實校園中的流浪犬隻跟一般收容所的流浪犬一樣都是可以領養的,只是在領養前需要先與校園中的相關單位洽談,並經過經濟能力與養狗觀念等評估後,才可以將校浪帶回家。

領養代替購買,如果想要養狗,也可以選擇到收容所領養犬隻。(圖表來源/洪蜜禪製)資料來源:臺北市動物保護處
你知道我在想什麼嗎?
雖然流浪犬隻在一般情況下並不會主動攻擊人類,但在某些情境下,牠們會感到焦慮不安,而有特殊的行為表現。透過了解狗狗間相互溝通的「安定訊號」,便可以知道狗狗現在處於什麼樣的狀態,並適當安撫牠們的情緒。例如有時我們拿著相機對著狗,牠會出現「撇頭」的動作,將眼神移開, 顯示出牠處於緊張不安的狀態。瞇眼、舔鼻、打呵欠等動作也表示目前可能正處在有壓力的環境。另外,我們時常會在公園內看到兩隻狗相互遇見時,以「繞半圈」的方式行走,這等同於「慢慢走」的意思,目的在消除自己緊張,同時也希望對方不要緊張,是不是十分有趣呢?
安定訊號等同於「狗語」,除了安撫自己的情緒,也用來降低對方敵意、化解衝突。當我們也初步了解安定訊號後,便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看懂」更多狗狗想表達的意思,藉此避免掉讓牠們不舒服的情境,與狗狗友善相處。

運用安定訊號來緩和浪犬的情緒,可以讓雙方和平互動。(圖表來源/洪蜜禪製)資料來源: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
其實狗狗不喜歡__

在校園中遇與校浪相處時,有些事情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圖表來源/洪蜜禪製)
人類的食物對來說鹽分和油脂過高,可能對狗狗的健康造成危害。許多人會想:「那餵罐頭應該可以吧!」,但罐頭對於狗狗來說就是像是麥當勞,含有較多添加物與調味料,長期食用也會不利於健康。
我們常常會覺得狗狗睡覺的時候好可愛,想要摸摸牠,但這樣的舉動可能會造成驚擾。比較好的方式是可以先呼叫牠的名字,確定狗狗沒有排斥你之後,再靠近進行觸碰。而「護食」可以說是狗狗的本能之一,尤其是流浪狗為了要生存下去,保護食物免於被掠奪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因此在校園中遇到狗狗正在進食,最好適時給牠們一些空間,否則牠們可能會低吼、吠叫甚至咬你一口。
雖然校園中的校浪偶爾還是會翻垃圾或對人吠叫,但牠們大部分都是有結紮、打疫苗、經過社會化,比較可以跟人和平相處的狗。由於犬隻的地域性,若有外來狀況不佳、身上有皮膚病的狗進入校園,校浪便會把牠們趕走。其實透過適當的管理,能讓流浪犬成為可親的「校園守護犬」,我們只需要多一點尊重與包容,就能讓浪犬有全然不同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