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期

幸運草小市集 鄒華貞的網拍夢

【網路時代「購」不夠?了解知識一起GO!】專題

透過實際經驗分享,讓你了解網購賣家的心路歷程。

幸運草小市集 鄒華貞的網拍夢

殷顗霖 報導  2019/05/19

幸運草小市集是一家樸素的網路小商店,由鄒華貞在2014年所創立。主打養生的健康商品,機能茶飲、冷凍素食,和遠紅外線產品都非常熱銷,深受不少主婦與上班族的喜愛。

由於沒有實體的店面,我們便約在附近的咖啡廳,鄒華貞大方地分享她這五年來的經驗,一路上經過不斷地摸索,市集才有現在的樣貌。在競爭激烈的網路拍賣中,如何持續獲利,並開發更多的客戶群,鄒華貞自有一套賣家經。

初踏網購領域 取得珍貴經驗

原本是保險業務的鄒華貞,因為個資法的規定,讓她產生了轉換跑道的想法。鄒華貞說,「打電話給別人時,你不能直接講內容,必須先自我介紹。講個兩分鐘後,人家也沒耐心聽了。」個人資料保護法第八條規定,進行電話推銷時必須告知公司的名稱,以及取得個資的來源。消費者也有權利拒絕,並要求停止使用個資。她覺得這樣的工作常帶來挫折感,加上自己也有賣東西的想法,因此決定在網路上販賣商品。

起初,鄒華貞選擇販賣的產品是冷凍手工饅頭,沒有相關經驗的她,花了兩個月從零開始學習製作饅頭,每天用小電鍋蒸出許多的試驗品。經過不斷調整口味和原料的比例,讓饅頭的製作流程更加標準化,成功率也逐漸增加。

「除了做饅頭之外,我也看了不少別人的產品,看他們是怎麼賣的。」鄒華貞表示,兩個月內她想了很多,例如價格、食材的搭配、販賣的主力商品,和預計銷售的客戶群等因素,有時也會在臉書上分享製作的成果,觀察朋友們的反應。

剛開始,鄒華貞在臉書個人頁面上販售商品,「我那時加了很多女生好友,有小孩和寵物的照片,我就判斷她是媽媽的身份。」她笑著說,因為一次加很多好友,常常莫名其妙地被臉書封鎖,她甚至辦了十個不同的臉書帳號來宣傳。「有些男生我也加,他們會稱讚我的饅頭看起來很好吃,能發揮襯托的功能。」

而客戶群一開始就設定是主婦的年齡層,所以比起創立粉絲專頁來發文,個人動態消息的親和力更高。這些好友們能看見實際的製作過程,了解鄒華貞對原料的堅持,也因此手工饅頭的生意順利地上了軌道。

網購賣家不只是年輕人的專利,鄒華貞用時間和經驗證明自己的能力。(圖片來源/殷顗霖攝)

開賣養生飲品 意外大受歡迎

在等待手工饅頭發酵與蒸熟的時間,鄒華貞趁著這段空檔,開發出了素食的冷凍調理包。客戶也增加了吃素食的族群,「這些素食客戶人都非常的Nice,他們的接受度非常非常高!」鄒華貞解釋,因為素食產品的選擇性較少,只要認真地介紹商品,就很容易吸引客戶,回購率也不錯。即使到現在,她已經沒有在做素食調理包了,幸運草小市集仍然有許多素食的客戶,就是從那時期累積至今。

鄒華貞以饅頭跨出網拍第一步,但她發現手工饅頭的製作與存放成本過高,於是開始轉型。「我其實一直都知道,賣飲料的利潤很好。」鄒華貞說,決定要賣飲料之後,她先試著做了黑木耳露。同時考慮到客戶多為小家庭,木耳露便採用一組二十罐的包裝來販售,再加上免運費的優惠,獲得不少的好評。

因為木耳露的成功,讓鄒華貞有更多的信心,想再推出更養生的產品——靈芝茶。她先調查市面上販售的靈芝茶,發現味道很淡,而且價格也不便宜,所以她決定開發不同於市場上的靈芝茶,於是跑去各地的靈芝農場,尋找適合且品質良好的靈芝,並加入甘草和靈芝一起煮,讓味道變甜。想不到這樣的靈芝茶更受歡迎,連木耳露都不賣了,讓她決定專心做靈芝茶。

一開始的靈芝茶是採冷凍罐裝,解凍後飲用的方式來販賣。鄒華貞說:「後來有很多人來跟我反應,說他們想喝熱的。」於是她又推出水煮和熱泡式的靈芝茶包,提供不同客群選擇的空間,靈芝茶也因此成為市集的主力產品,蟬聯多年來最熱銷的商品之一。

現在除了靈芝茶之外,市集也販售荷葉茶、菊花茶,與舒壓茶等養生產品。圖為荷葉茶的茶包。(圖片來源/鄒華貞提供)

當賣家不輕鬆 工作也是學習

鄒華貞和許多網購賣家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她從臉書起家,而不是從網購平台開始事業。「我比較不喜歡購物平台,因為我覺得有些商品,是需要解釋和說明的。」她說,透過親自回應訊息,比起罐頭式的回覆更溫暖。

像是顧客回應靈芝茶味道太苦時,她會詳細告知沖泡熱水的比例,或是加入其他配料等說明。鄒華貞認為即時的回覆,是讓客戶對品牌忠心的原因之一。「客戶會覺得這只是飲料,大不了就找別家店,或是乾脆不買。」市集的退貨率基本上是零,僅有因為地址寫錯而被物流退回的案例,顯示出她對經營網購的信心。

隨著客戶與銷售量逐漸增加,鄒華貞轉用粉絲專頁,以及Line的官方帳號宣傳,將客戶導流至官網。鄒華貞每天都會發佈貼文,五年來皆是如此。有時也會分享健康新知,以及客戶回應給她的好消息。她說:「一天之中花最多時間的就是想文案,還有看別人是怎麼在網路上賣東西的。」

做電子商務看似輕鬆,其實仍有許多瑣碎的小事情要做,例如商品出貨、回覆客戶的訊息、想出吸引人的標題、尋找適合搭配的圖片、學習架設網站與連結和關注網購賣家社團等。對鄒華貞來說,這些都是全新的領域,因為網拍的工作,讓她學到了更多新知識。

結合業務的經驗 打造一片天

想成為網購賣家,在開始之前就需要考慮許多因素。鄒華貞說,想要在這行業持續做下去,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潤,是重要的兩大關鍵。她舉例,很多人一開始做網拍,就請人架了很漂亮的網站,又買了網路空間,還有關鍵字廣告等開銷,反而比開實體店面還要花錢。而商品的設計、印刷和包裝也需要成本,印刷不能只印兩三份,一旦開模就要幾千幾萬份,做好之後還要找地方存放,光是這樣就已經花一大筆錢了。

「我一開始也去特製產品的包裝,訂購了很多份,結果不到半年又改了。」鄒華貞說,因為寄貨的方式,包裝常被摔壞,於是又回歸到夾鏈袋包裝,再貼上貼紙的方式配送。她持續調整經營方式,不將資金全都花費在同一處,當獲利開始成長之後,再開發新通路。

鄒華貞把自己定位為決策者,行銷市集的商品和制定銷售方向。最初販售靈芝茶時,她都逐一手工包裝,還找了自己的妹妹與母親來幫忙。但因為實在太忙,而且她發現自己不應該花時間在裝茶包上,於是她改請專人來做,自己則負責品管與出貨的工作。

「其實我覺得自己很幸運,才能做到現在。」鄒華貞感謝地說,網購對中年人來說,是很困難的領域。為了省錢,任何事都得自己來,也因此學到了非常多。「當你做熟了之後其實不辛苦,只是在調適心態而已。」身邊很多朋友對她的工作感到不可思議,鄒華貞透過業務的經驗來銷售,走出了屬於自己的一條路。

電子商務的世界瞬息萬變,鄒華貞會繼續在網購的領域努力學習,未來也可能跨足到其他平台,繼續賣出更多健康養生的產品。

記者 殷顗霖
Costco的牛:「好事多哞。」
編輯 呂奕廷
喜歡吃牛肉麵,但是吃不起只能吃沒肉的湯麵。
記者 殷顗霖
編輯 呂奕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