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大運單打冠軍 許玟琪
全大運單打冠軍 許玟琪
汪彥彤 報導 2019/05/19
108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以下簡稱:全大運)於108年5月1日落幕,在羽球公開女生組的個人單打賽中,來自國立交通大學三年級的許玟琪帶來冠軍捷報。在美麗成果的背後到底花費多少心血練習?而在有讀書進度的壓力下是如何安排練習時間的?身為球后,私底下的生活又是如何呢?本報邀請許玟琪現身說法,與大家分享她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

許玟琪於108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中,獲得羽球公開女生組個人單打冠軍。(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羽球之路 何處發跡
自國小二年級升三年級的暑假開始練習羽毛球,於五年級時許玟琪決定就讀體育班,一開始其實對這項運動沒有太大感覺,是越練習才越有興趣的,往後一路以體育資優生的身分打到大學。當面臨升學抉擇時,雖然她想繼續在運動這條路上發展,但考量到台灣體育圈的出路有限,且認為如果可以學業並行的話,比較有把握在社會上跟其他人競爭,因此沒有進到體育大學就讀。還在迷茫時的她聽從父母親建議,選擇進入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發展第二專長。然而,大一剛進學校時她在課業方面有點跟不上進度,深深感受到能力與同儕的差距,所以犧牲很多參與系上活動、營隊的時間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問到在這約十個年頭的羽球之路裡是不是曾想過要放棄,許玟琪很靦腆地說:「剛開始想說都讀一般大學了,因此不想再碰球。然而教練的一句:『一般大學也是能打贏體育大學的。』才沒有放棄前面的努力,繼續加強自己的能力。」除了球隊的練習,她還會安排自主訓練的時間,甚至連週末也沒有荒廢,靠著與台北球團簽約,督促自己持續進步。賽後都會再花時間看球隊幫忙錄下的片段,改進比賽時沒做好的部分,也會思考每一顆球夠不夠快、重、準,進而調整自己的姿勢和技巧。

許玟琪穿著台北球團衣服參賽。(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生活中的完美平衡
很多人一定會好奇,在這訓練滿檔的日程裡,到底是如何安插讀書時間的?許玟琪表示:「大部分時間除了打球就是讀書,兩者不衝突,反而像互補,當其中一項做累了就能交換,也能轉換心情。」她把握每一分一秒,在有限時間裡做最有效率的應用。勤奮學習的她,更在大三上學期時獲得全班第二名的好成績。
許玟琪偶爾喜歡看看YouTube影片、旅遊、唱歌來讓自己放鬆,高中時也曾幻想上大學後能加入熱音或熱舞社,但她提到:「其實沒有投注太多時間在其他興趣上,因為還是最喜歡運動時流汗的感覺。」在她炯炯的眼神裡,可以感覺羽毛球在她生活裡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其他休閒活動無法取代的。另外,她習慣了規律生活,早上6點半起床,晚上12點前就寢,一天的規劃不外乎健身、上課、吃飯和練球,日子沒有太大起伏,她卻怡然自得。雖然會稍微與班上同學有點脫節,但能夠在球隊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練球、參加比賽,她就覺得很開心了。
樂於學習 闢一條嶄新的路
在未來規劃上,許玟琪將在大四下學期到德國當交換學生,希望能拓展自己的視野,感受不同文化的同時也能有所學習。因為父母親在金融業的關係,耳濡目染下也發展出對財經方面的興趣,之後交換回國會希望就讀相關的研究所,持續深造自己,未來的職業也期望朝這方向發展。
最後,許玟琪對體育專長的學生建議:「如果真的想朝這方面走,那就盡全力去衝,不要怕累。」但運動員真的很難當一輩子,就打羽球的女生而言,能打到30歲已經是極限了,所以她也鼓勵在體育這條路上奮鬥的人們不要放棄學習,能鞏固另一個科目或專長都好,對自己的未來會很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