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期

學生自主學習社群 成長新動力

由教學發展中心舉辦的學生自主學習社群,鼓勵學生以跨越系所的專業與同伴知識交流,讓學生在課程以外的地方,持續性地學習成長。

學生自主學習社群 成長新動力

蔡佳妤 報導  2019/05/26

由教學發展中心舉辦的學生自主學習社群,目的是希望鼓勵學生以跨越系所的專業與同伴知識交流,針對不同主題或是議題的學習,在課程以外的地方持續地學習成長。因應不同的目的與型態,學生自主學習社群分成三種類型,第一種為主題式讀書會透過每次社課設定主題,針對每個主題有不同的負責人帶領進行活動,提升學生專注力與思辯能力;而專業興趣探索的向度能將上課所學的知識加深加廣,並探索專業多元的可能性,如NCTU-ICT工坊等;創新實作研究則是能透過跨領域的合作與討論產生創新的內容。藉由設定不同類別的社群,使學生們能夠對應其所需,更有效地運用資源。

NCTU+:「學校蠻挺學生的」

NCTU+──一個致力於提供交大學生一個好用、智慧的網路生活平台的社群,原本是由幾位資訊工程學系的學生成立的自發性小社群,現今發展成除了撰寫網站以外,還能進行教學和其他活動的社群。

因NCTU+並不是一個正式的社團,而是系上教授的支持下成立的社群,經費的來源並不充足,所以他們希望能夠有一筆資金,可以將社群活動辦得更好,甚至能直接回饋社群本身。在得知「學生自主學習社群」後,申請了創新實作研究類別,並成功爭取到一筆資金。

NCTU+每個月會進行一次大總會,討論及報告各組事項。(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NCTU+的公關組長蘇育紹說道,爭取到這筆資金之後,將它用在行銷宣傳活以及買書和線上課程,不僅讓社群的活動可以更加盛大,這些線上課程也減少了以往社團幹部需要親自教學新進人員的時間成本,讓整體的實力更精進,使成員可以更專注於技術,並研發更多網站的功能。在社群本身運作,以及學校資金補助的輔助下,NCTU+的創新得以發展壯大,蘇育紹表示:「學校竟然有提供這樣子的資源給學生,我覺得也是蠻『挺』學生的。」這是一個好的制度,讓社群得以運用自身所學的知識進行延伸外,也讓他們可以在課外的地方更有動力繼續學習,並順利發展。

無限數學科學研究社:「方便又感謝的設計」

當初應用數學系的教授發現,系上學生在畢業之後較少往數學方面發展,甚至對數學興致缺缺,所以想要給大家動機去做有關數學的事情,因此系上就撥出一筆經費,讓學生可以組成讀書會,聚在一起進行活動,做自己有興趣的研究題目。

無限數學科學研究社的每次活動,會讓不同組上台報告討論結果。(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然而,僅使用系上的經費及教授的個人捐款,在活動上仍有許多限制,在得知有「學生自主學習社群」可以申請後,考慮到這是一個可以充實社群的好機會,無限數學科學研究社申請了專業興趣探索類別,為社群增添一筆可以發展的經費。

無限數學科學研究社組長楊智凱提到:「多了這些經費之後,我們就可以考慮是不是要做些改變,或是提高我們的機會頻率,讓大家多做一些事、多學一些東西。」因此,除了將課程訂在相關知識領域的延伸思考、應用外,也能讓他們多補充所需的書籍以及社團用具,在學習上能夠有更深更廣的接觸。

同時,楊智凱也說道:「可以在零工作量的情況下,去運作社群,而且學校還提供經費補助,我覺得這是一個蠻方便、蠻感謝的設計。」對於無限數學科學研究社來說,這筆資金讓他們有更多動力支持社群前進,並有更多機會探索更多元的可能性。

幫助小社群 增進動力持續活動

學校裡有許多不同的小社群、讀書會等團隊,而這些團隊常常在自發性的討論外,想要更進一步發展,卻少了一筆經費的支持。「學生自主學習社群」這樣的制度,讓人有動機去嘗試更多不同的事物。這些資源讓這些小社群可以更進一步的鑽研、開發新的知識,使學生在課外之餘進行知識性討論,更有動力地去學習自己喜歡的事物。

縮圖來源:蔡佳妤重製(資料來源:教學發展中心網站

記者 蔡佳妤
努力成為自己的樣子 希望能有一個恣意地笑著的人生
編輯 蔡璨竹
蔡璨竹之武退秦師。
記者 蔡佳妤
編輯 蔡璨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