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期

宮鬥 禁不禁?

宮鬥劇的禁播議題在今年頗受關注,而造成禁播背後的原因與影響到底為何?其中又牽扯哪些面向?如果不禁播,又會形成怎樣的現象?本文將帶你一探究竟。

宮鬥 禁不禁?

記者 陳炘瑜 報導  2019/10/27

近幾年宮鬥劇的熱度在全世界不斷攀升,2018年中國電視劇發展風向標的報告顯示,古裝劇在這年的所有題材類型播放量中占比最高,而其中屬於宮鬥類型的《延禧攻略》播放量就達160億,遠超過其他前10名戲劇的20億平均播放量。

如此龐大的觀看量,間接影響社會文化和產業,發展出預期之外的效應,如電子遊戲公司—玩友時代從2015年先後推出《熹妃Q傳》、《熹妃傳》、《京門風月》等宮鬥型手遊,讓公司從原本的7億規模,在2018年手遊市場景氣低靡的時期,仍直接翻倍超過14億。在宮鬥劇風靡整個市場時,竟傳出中國將開始禁播,立即引起討論風波,究竟禁播宮鬥劇會造成哪些影響,我們又該如何因應?而如果不禁播,未來又會如何?

宮鬥劇大為流行,引起正負面的迴響。(圖片來源:如懿傳官方微博

關於宮鬥劇的「五大罪」

宮鬥劇剛開始在亞洲各地爆紅時,被認為是傳播中國文化的優良媒介。然而,近幾年大家對宮鬥劇的「過度追捧」,卻成為它受中國打壓的導火線。

中國的《北京日報》曾在網上公開發文,為「宮鬥劇」定下五宗大罪,包含「追崇皇族生活方式」、「美化帝王臣相,淡化今朝英模光輝」、「宣揚奢華享樂之風」與「片面追逐商業利益」、「惡化社交型態」等,前面三點主要抨擊劇中的皇室生活會使人民傾向追求奢侈的物質與格調,混淆民眾價值觀。對此,熱愛宮鬥劇,並長期關注中國影視文化的東吳大學陳羽瑄同學卻認為:「宮鬥劇吸引人的特點之一就是與現實生活距離遙遠,能讓觀眾充滿想像。」,因此,如果已經有「劇情不會發生在生活中」的認知,又何來混淆之說?然而「惡化社交型態」與「追逐商業利益」卻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中國開始全面禁播宮鬥劇。(圖片來源:陳炘瑜製/資料來源:vista看天下

宮鬥劇危害社會和文化?

因為宮鬥劇的熱播,劇中的某些情節會使觀眾潛移默化,不少人甚至誤將其視為「人生指南」。劇中常安排女主角靠著「很會說的嘴巴」成功上位,導致年輕人面對上司開始舌燦蓮花,對欺壓自己的人則想辦法透過爭吵來抗爭,而非冷靜解決。這種心態也促成現在流行的「懟文化」,加上各種媒體高頻率的播放,使不常收看的觀眾也能留下深刻印象,因而去學習模仿。偶爾會看宮鬥劇,但不到入迷程度的李金福同學也承認:「裡面展現的這些多少還是會讓我覺得,如果遇到我被欺壓的情況,也可以不用忍氣吞聲,要想辦法嗆回去。」

此外,劇中為了爭奪權力而演示的謀略情節,也會對人性有所影響。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的上海區總經理曾公開表示,如果過度將劇中展示的權謀學應用在自己身上,會使「鬥爭」變成一種習慣,放大人性中的陰暗面,養成「人性本惡」的心態。此外,中國知名編劇孫健也曾說過,名揚海外的宮鬥劇呈現的鬥爭哲學和非真實歷史的情節,容易讓外國觀眾對中國有所誤解,使華人的國際形象備受挑戰。對此,對禁播議題保持中立態度的簡士均同學認為:「宮鬥劇雖然熱播,但觀眾群並不廣泛,仍以女生居多,很難因此就毀壞華人的國際形象。」,而這一點恰好能從《中國電視劇發展風向標報告(2018)》中看出,即使是網路播放量大、人氣極高的《延禧攻略》,主要受眾也以19-34的年輕女性為主。

《延禧攻略》主要受眾以女性為主。(圖片來源:陳炘瑜重製/資料來源:《中國電視劇發展風向標報告(2018)》

失去社會價值 ?被宮鬥劇席捲的市場現況

「幾部熱播的宮鬥劇就可以席捲大半個市場,對現實主義題材和正能量劇在市場上造成衝擊。」所謂的衝擊,可由宮鬥劇在市場的實際交易價值來評判。

《人民網》整理近十年的版權交易數據可發現,宮鬥劇從2011年到2018間單集版權價格已翻轉30倍,最高可達900萬元,反觀來看,即使是評價良好的優質現實題材劇,現在的單集版權價格平均也不過在500萬元左右,差了將近一倍。

另一值得關注的是,現在人也喜愛透過網路平台追劇,因此對平台的影響也是一項重要指標。《延禧攻略》熱播後,使愛奇藝當季的會員收入增長了78%,創下驚人紀錄,並首次超越該平台重要的在線廣告收入。

愛奇藝受宮鬥劇影響,使會員訂閱的營收衝上第一。(圖片來源:陳炘瑜/資料來源:愛奇藝官網

從以上兩段敘述可看出宮鬥劇帶給市場的龐大利益,若業者因此過度追捧,將使更具文藝深度的優質作品無法被看見,產品的資本價值也將遠高過它的社會價值。

選擇「禁播」的秘密

從以上種種來看,雖然宮鬥劇確實造成某些負面影響,但並非沒有正面價值,為何選擇「禁播」?陳羽瑄同學解釋:「中國因五宗大罪來禁播宮鬥劇,實際上有點莫須有,因為它真正想禁止的是資本主義和階級制度在中國的崛起。」意思是,中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反對階級的存在,然而宮鬥劇不斷呈現的正是上位者壓制下位者,而下位者又用手段搏鬥來使自己上位。因此,當宮鬥劇過度受人民歡迎,極有可能顛覆中國的「國家思想」,不得不開始禁播。

雖然身為中國人的seven同學表示:「以中國過去的例子到現在的情勢來看,也許會限制播出,但不太可能會真正的禁播所有的宮鬥劇,因為還是會有人發聲反對。」,但無論結果如何,除了製片商,中國相關的產業也早已受創。中國古裝劇拍攝的熱門取景地—橫店影視城就因為這個禁令,與眾多劇組的合作延後或取消,業績大受影響。

從宮鬥劇看各國影視圈的未來

宮鬥劇被禁播,造成許多片商無法將完成製作的戲劇通過審核播出,已籌資拍攝的劇本也必須緊急喊停;民眾沒有宮鬥劇可看,一時也不知道能投入哪種別類型的戲劇,使中國戲劇進入近幾年來的低潮。
 
對海外的影視業者來說,若當初先以高價購入版權的戲劇無法在中國播出,就無法引起足夠的話題,即使在國外能播,收視也會受影響,利益將嚴重受損。此外,被公認「中國電視劇頭號粉絲」的越南,不僅曾引進中國300多部戲劇,占引進劇總量的40%,更因為當地人民過度喜愛宮鬥劇,使該題材在越南市場上被極度看重,當地片商甚至決定參考中國的故事架構,開始創作屬於當地的宮鬥劇。若宮鬥劇因禁播而退流行,也將影響當地市場的風向,也阻礙了兩國影視產業的交流。
 
由此看來,宮鬥劇如果持續禁播,中國與某些亞洲國家的影視產業動向將大幅變動,然而若解禁,卻又造成市場過度單一與利益化的問題。因此,如何在這兩者之間取其平衡,維持該類型在市場上的正向價值,是現在整個市場與消費者都該努力思考的事。
 
 
 
關鍵字:宮鬥、禁播、中國、影視、市場
記者 陳炘瑜
喜歡天馬行空的想像和所有「美」的事物,吃就是一件美爆的事(。・ω・。) #愛漂亮小姐的貪吃日常♡
編輯 李芝謙
我是大大方方愛台灣, 來自大肚王國, 正港的台中好女兒。 夢想是成為超級厲害的記者~    
記者 陳炘瑜
編輯 李芝謙